日本的“武士”与“浪人”
早在日本平安时代(794年)之前,除了奴隶以外,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有义务成为天皇征兵的对象。一旦被征,当兵期间所需必须自己提供,如果不想去服役,可以通过交纳重税来代替,因此底层农民成了天皇军队的主要成分。他们战斗力低下,以至于在与本州北部土著作战时很难取胜。所以当时的恒武天皇开始提出,谁能帮他讨伐谁就可以被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于是,自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组建自己的私人武装,一则用于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二则可作为觊觎征夷大将军的资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士兵这一职业变得相对专业起来,也就逐步造就成了武士这一阶层。
平安时代的日本士兵
在12世纪末,由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并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要事,这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自此,日本的军事首领大多袭用“征夷大将军”这一官职实施统治。这一期间,日本的武士地位得以巩固,他们完全脱离于生产者,有的以主人供养为生,高级的靠领取国家俸禄为生,直接对其领主负责。武士和其主人的关系,类似于欧洲的封建领主与骑士的关系。说白了,你拿钱养我全家,我尽心尽力练好武力本领,为你效忠。那对于那些那些失去主人或封禄到处流浪的落魄武士,就是后人所谓的浪人。他们四处惹事生非,即便是在日本国内,也是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只是统治阶级为了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就常常默认或怂恿浪人的种种劣迹,尤其是对外武装侵略、四处掠抢等行为。
镰仓幕府时代的日本武士
直到江户时代,即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它的时间跨度为1603年到1867年,相当于我国明代的万历年间到清朝同治六年期间。在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将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统称“四民”,其中的“士”就是指武士阶层,属于统治阶级,而其它的农、工、商则属于被统治的平民阶层。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武士
武士阶级也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幕府将军是这个阶级的“老大”。将军下面是诸侯,也叫“大名”,他们就像我国民国期间的军阀,依靠自己的武士割据一方。他们的领地叫做“藩国”。大名的家臣叫藩士,藩士也有自己的家臣和武士。这样,从将军到士卒所形成的一个庞大武士阶层体系就得以形成。
不知道他是武士还是浪人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其中一项改革就是废藩置县,也就是废除诸侯的封建领主统治权,把他们的领土收归国有。同时,改革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阶级吃国家俸禄的特权。这一改革造成的影响,使得武士阶级迅速瓦解了,他们中的少数级别较高的变成了大地主、大资本家和银行家,中层的变成了商人、自由职业者和高利贷主,而人数最多的下层武士则大量破产,变成了无产者。于是,日本社会上浪人数量骤然增多,据说当时有10余万众,这就在日本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具有新的阶层——浪人阶层。他们精神上以天皇的武士自居,物质上却已经穷困潦倒,又放不下架子出苦力,除了打打杀杀也没有其他技能,因此很多人不务正业,到处惹事生非,很多浪人为日本军部所用,或征招入伍,或被派到其它国家从事谍报、侦察和特务等角色,充当着日本侵略扩张的先锋,在亚洲各国四处从事非法买卖,组织黑社会,极尽作奸犯科之能事,犯下累累劣迹罪行。但有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将他们描绘成为武功高强,行侠仗义的类似中国武侠的形象,这一点我们要知道其中的本质区别。
很多当年的日本浪人都变成了侵华的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