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论述感冒

平时我们所使用的感冒药,抗生素不太适合用于治疗感冒。

经方体系治疗感冒,首先要有六经的概念。

每个阶段表现出来的主症、时间、病人体质都不尽相同,随证而转,根据患者当下的症候反应治疗感冒。

感冒不只是表证,经过退烧、输液、抗生素、激素等的使用,病人到你这里来看的时候,不完全是表证了。

感冒的首发症状是以表阳证为主,正邪交争于肌表,人一始得病,人体机能表现为亢奋的、发烧的、兴奋等太过的表现,为阳证。

而少阴病,表现为精神不振,阳气不足,正气虚弱,沉衰的、脉微细等不及的表现,为阴证。表阳证与表阴证是不同的,所以懂得六经才能治感冒。

临床中,我感冒用的比较多的方是: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加石膏),大青龙,小柴胡(加石膏),越婢汤,半夏厚朴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这些常用方证。

1.太阳病为表阳证

鼻塞、流涕、咳嗽、身疼、腰疼,太阳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如果有汗、脉缓就是桂枝汤证,同时伴有咳嗽,喘,则用桂枝加半夏厚朴汤。到了后期,汗出不明显,咳嗽日久,遇风咳嗽,用前胡止嗽散。

前胡止嗽汤的组成和主治

组成:荆芥5—10g,前胡10—15g,桔梗5—10g,甜杏仁5~10g(感冒初起,此味也可不用),甘草5—10g,枇杷叶5~10g,白前5—10g,紫菀10~15g,陈皮5~10g,天竺黄10-20g,贝母5—15g,芦根10—20g,全瓜蒌10—20g(用于痰涎黏稠垢腻,否则不用〕。

太阳病表实证挟私邪,咳嗽,鼻塞流涕,身体沉重,舌质淡,苔腻,用麻杏薏甘汤,属太阳太阴合病。

小孩子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发烧37到38.6,汗出,舌淡,苔白,脉缓,用桂枝汤即可。

中医爱好者一定要掌所致桂枝汤证。伤寒论第2条,第12条。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现在的人感冒,容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夹杂,很少有单一的症状,以合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都要在六经整体辨证下进行。

2.阳明病为里阳证

阳明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感冒中,以阳明外证的表现的比较多。没有成阳明腑实证,用白虎汤清里热,成腑实证则用承气汤类。

除了鼻塞、流涕、表症外,还有额头疼,头疼,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口干,咽红,盗红,是有阳明外证的表现。

阳明湿热证,实际是太阳阳明合病,如葛根芩莲汤证。感冒单纯阳明病少见,比如葛根汤为太阳阳明合病,麻杏薏甘汤为太阳太阴合病。

3.少阳病为半表半里阳证

感冒,最初表现为麻黄汤证的表实证和大青龙汤证(太阳阳明合病),经过布洛芬等解表后,留有尾巴没有处理,小孩没有发烧,但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好,舌红,咽干,有可能就是进入少阳。虽然表解,但发展为慢性咳嗽。

体会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mò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外邪从太阳进入半表半里,除了有表证,还有口干,咽干,舌红,脉弦,咳时头疼,不想吃东西,用的比较多的是小柴胡汤。表证未解,还有少阳证,就用桂枝柴胡汤。

如治疗本院一朋友,产后高热,出汗很多,鼻塞,流鼻涕,发烧,又合并有少阳,咽干,不想吃东西,口苦,就是小柴胡汤加桂枝汤,二剂退烧。

柴胡桂枝(石膏)(杏仁,厚朴),止嗽散加小柴胡,小柴胡加石膏),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这些方用的都比较多。

临床上,发热的病人,没有很明显的表证,白细胞不高,中性高为主,有少阳证的表现,用小柴胡加石膏,100%能退烧。

大家学习一下下面这个案例,加深对柴胡桂枝汤证的理解

【病例2】感冒

王某,女,45 岁,护理部主任,初诊日期:2007 年2月20 日

患者一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全身关节疼痛,就诊于某医院急诊科,服用中西药后仍觉不适,遂请冯老师诊治。

刻诊:汗出,恶风,四肢关节疼痛,口干,咽干,恶心,食纳差,二便调,无口渴欲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患者汗出,恶风,四肢关节疼痛为营卫不和之太阳表虚证;

口干、咽干、恶心、食纳差为邪陷少阳;

辨证属太阳少阳合病。

处方:柴胡桂枝汤,方药如下:柴胡12g,黄芩10g,党参10g,清半夏15g,炙甘草6g,生姜15g,大枣4 枚,桂枝10g,白芍10g。一剂,水煎服。

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太阳表证。

群里讨论的案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光清热解毒不行。

这个病人有表证,恶风,怕冷;有少阳证,口干,口苦;有阳明证,咽红、舌红,有太阴证,特别怕冷,脉沉细。

因为有里虚寒的太阴病,所以用附子温补太阴。伤寒论很多方证都是这样用,比如小青龙加石膏,现代人很多合病,如果不一起处理,效果不好。

4.太阴病为里虚寒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寒饮内生,咳嗽,鼻塞,流涕,痰多,容易咳嗽,特别一些老慢支,处邪入侵,不单是表证,往往是太阳太阴合病的表现。肚子胀,不家吃东西,手脚冰冷,腹泻,脉沉细,就是太阴病。

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太阴病的治疗宜服四逆辈,附子理中汤,理中汤,四逆汤,六君子汤等,芩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太阴病在临床中和太阳病合并较多,外邪里饮,病人本身痰饮邪伏,出现外感表证时,容易激动里饮,可用到的方证: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半夏厚朴汤,射干麻黄汤等。

5.少阴病为表阴证

体质虚弱,精神状态不好,这样久病久虚的老人出现鼻塞、流鼻涕,怕冷,流清涕,手足冷,大便溏,腹泻,脉沉细,这就是有少阴病的表现。关于少阴病,建议大家看胡老冯老著作中有关少阴病的表述。

关于少阴病的治疗,无汗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汗用桂枝加附子汤,也可加根据病证加厚朴杏仁。机能沉衰的少阴病,解表的同时扶正,用附子扶正解表。少阴病与太阳病不同的地方,一个病位在表,一个病位在里,少阴病用扶正发汗的方式治疗,微微汗和之。

传统认为少阴是心肾阳虚,这属于误读传统,内经中的六经和伤寒中的六经不是同一个概念,大家一定要明白伤寒论中的六经。

6.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证

厥阴病表现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虚实夹杂,大家可以学习一下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泻心汤等方证的应用。上热表现为口干,口苦,舌红,想喝水,面疮,长痘;下寒表现为会怕冷,手脚冰冷,四肢冷,腹泻,腹痛,舌淡胖边有齿痕或水滑舌,脉沉细。

临床中感冒头疼、痰饮,水湿,用干姜,细辛,五味子这几个药治疗水饮。还有芩桂剂。

同事的父亲,感冒头疼,平时抽烟所以有痰饮,我用芩甘五味干姜半夏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

和大家分享了治疗感冒,六经病里常见的方证,桂枝汤的加减,小柴胡汤的加减等等,一般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善后,起到健脾化湿,温化寒湿的作用。

我们在临床及用给家人用经方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等外感,效果非常好。

胡希恕先生对六经实质的认识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

胡希恕先生指出:《伤寒论》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来自八纲。

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为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称为八纲。

疾病从病位而言,不外乎表、半表半里、里,从病性而言,不外乎阴阳、虚实、寒热,而虚、实、寒、热又可从属于阴阳,如此可知,表阳热实即为太阳,表阴虚寒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虚寒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为少阳,半表半里之阴虚寒则为厥阴。

如此,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

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毋庸置疑的。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但两者亦有相通之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说明外邪侵袭人体时,由表及里,从皮毛、肌肤、筋脉、六腑最后到五脏,无论是内经的六经还是伤寒的六经辨证,都在讲如何把病邪驱逐出人体。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病性的总结。

疾病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斗争,此消彼长,阴阳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

六经辨证无不是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纲辨证而来。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故临证时,只有理解掌握了六经病证的机理,才能掌握《伤寒论》的辨证要领,也只有理解了六经与八纲的关系,才能有效的进行辨证与治疗。

1.阴阳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纲领中的纲领。

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中,用阴阳这个名词来代表一切事物中所存在着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比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在中医学里,一切亢进的、兴奋的、发扬的等都归阳症,衰弱的、消沉的,抑制的都归阴证。

2.表、里、半表半里是病位

人体患病后,病邪或在表,或在里,或在半表半里,或兼而有之,绝不出此三者。

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表证。

里指机体的极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里证。

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二大腔间,为诸多脏器所在之地,则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3.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关键

寒的症状为口不作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无风恶寒,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苔白滑,脉迟等。

热的症状为口渴饮凉,潮热,烦燥,小便短黄,大便闭结,面红目赤,舌苔黄糙,脉数等。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与用药的关键。

4.虚和实

虚指人虚,实指病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机体的反映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即称之为虚证。

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并亦不虚,机体反映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证者,即称之为实证。

你也可能感兴趣

  • 小儿外感发热验方
  • 小孩反复感冒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是关键
  • 谈谈常见感冒中医治法
  • 风寒外感、风热外感的鉴别
  • 特效感冒灵
  • 图解感冒的问诊和辨治思路
  • 治好感冒,中医才算入门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附子汤治疗经期感冒头痛
  • 五积散加减治疗太阳太阴感冒
打赏赞(1)分享
(0)

相关推荐

  • 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

    <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146条证属于太阳与少阳并病,太阳表证当愈, ...

  • 奇怪的表证(讨论很精彩)

    作者:王海龙,张子彬,庞汐澄,郑筠,等整理讨论 医案:亮亮,男孩,6岁,慢性咳痰喘病史3年 6.21日一诊 主诉: 1.昨天夜里短时间出现喘憋,一度无法呼吸,需要很大力呼气: 2.咳嗽 刻下证:打喷嚏 ...

  • 伤寒论  越变越明。山东小伙

    越辨越明了 : 太阳病表证怕冷 麻黄汤或者桂枝汤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一会儿怕冷 一会儿怕热 小柴胡汤 温病(比少阳病热重,比阳明病热清 )口渴 不怕冷 桑菊饮 阳明外证(里热证,全身怕热与口渴一症相比 ...

  • 六经治疗感冒(一)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邓文斌医师讲解如何运用六经治疗感冒(一)的视频 //v.youku.com/v_show/id_XMzIzNjYwOTU4NA==.html 治疗感冒 ...

  • 伤寒六经分治感冒(验方)《伤寒论》这部著...

    伤寒六经分治感冒(验方) <伤寒论>这部著作以'六经'统领人体十二经络立说,伤寒疾病可以从'六经'进行辨治,刘渡舟伤寒经方大师在他著作中也提到过,说:'过去我们民间的老人,在问别疾病时,病 ...

  • 小儿夜啼之讨论 兼六经论述

    在百度吧 有位网名叫绚丽紫色的母亲,发帖闻讯其1岁小孩夜啼之事.引来众多交流讨论,发这里,大家不妨说下看法. 很巧合 本人小女也刚满一岁,也发生同样情况.而且啼哭时间也一样 半夜12点 2点 4点   ...

  • 感冒六经辩证整理

    太湖中医学堂伤寒研究2021-03-09 09:01:00 六经可以更好地分析疾病的传变与转归过程 六经可统一脏腑 卫气营血论 阴阳运化五行 五行运化六气 功能性的疾病就变现为风寒火热燥湿六气的改变, ...

  • 感冒六经辩证知识整理

    六经可以更好地分析疾病的传变与转归过程 六经可统一脏腑 卫气营血论 阴阳运化五行 五行运化六气 功能性的疾病就变现为风寒火热燥湿六气的改变,与自然界 与人的风寒火热燥湿相沟通 人体是以脏腑为容器,气血 ...

  • 直播Day1:感冒的六经辩证及内针处理

    更新时间:偶尔更新,随意写写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全文字数:592 阅读时间:2分钟 点击蓝字关注经方日记 作者: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林佳明

  • 学习冯师感冒五案,兼论述六经辨证感冒治疗

    [病例1] 外感发热发热7天 钱某,女,52 岁,住院病例号50221,初诊日期:2006 年11 月6日 主诉:发热7天.患者7天前由于外感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7,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当日即入院 ...

  • 从六经角度论述张仲景的建中思想(二)阳明病和少阳病的建中思想

    在阳明病中,阳明经证,虽然中虚的表现不明显,但是,张仲景在用清热生津药时,仍然离不了甘草补中固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张仲景的竹叶石膏汤,首先用甘草固中,半夏.粳米补中,人参健脾升阳,把脾胃中焦的阳气保护 ...

  • 从六经角度论述张仲景的建中思想(一)研究张仲景的建中思想从桂枝类方开始

    有了这个以脾胃为轴心的建中思想在方剂组成中的作用,我们开始从六经角度分析张仲景的建中思想. 首先在太阳病中,从桂枝类方开始说起,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就是桂枝汤,在桂枝汤中,能体现张仲景建中思想维护中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