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唐诗解读——杜甫之《后出塞五首》(其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注:
献凯:报捷。
继踵:接连不断。
两蕃:指奚与契丹两国。
静无虞:指没有忧患。
渔阳:地名,属幽州。
辽海:即江东,因南临渤海,故曰辽海。
粳稻:稻米。
越罗:越州的罗绮。
楚练:楚地的白色的熟绢。
舆、台:古代二等人中两个地位比较等级。
崇:尊崇。位益崇,指天宝七载,封安禄山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平郡王。
凌:超过。
上都:长安。
“边人”两句:指唐玄宗宠信安禄山,言路堵塞,《安禄山事迹记载》:“或言禄山反者,玄宗缚送禄山,以是道路相目,无敢言者。”
解读:
《全唐诗》在这首诗后有个小注:“初,禄山逆节渐露,有言其反者,明白天辄缚送之,遂无敢言者”,足见安禄山在叛乱之前气焰已经十分嚣张。
整首诗大致意思就是,安禄山接边不断地派人送来捷报,说奚与契丹两国现在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边庭太平无事,渔阳到处击鼓吹笙,瓷意欢娱乐,东吴出产的稻米通过水运到江东,大肆封赏,就连舆台这样低贱的人也穿着赏赐的越州罗绮和楚地熟绢。安禄山的地位更加尊崇,气势更加骄纵,几乎快要与皇帝比肩,而此时边地之人又不敢多加非议,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
整首诗主要描述的是边将安禄山通过谎报军情得到朝廷大量赏赐,从而使反叛力量大大增强。诗人凭借诗人的直觉已经敏锐这一切,所以他作此诗的目的就是为唐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遗憾的是,此时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处处莺歌燕舞,哪里还能听得到诗人的呼声,叛乱的鼙鼓之声已经日举国上下敲响。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