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宁古塔

我们看有关清朝的史书、小说或影视剧中里面常有“将某某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这样的语句或台词,这里的宁古塔不能望文生义,它不是一个“塔”,宁古塔是一个地名,它是清朝时期的一个关外流放罪犯场所。

具体地说,“宁古塔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即今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石玉新《清宫八大疑案》)清代的宁古塔其实有两个地方,相距25公里,分别称为“新城”和“旧城”。旧城是当年努尔哈赤驻军的地方,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古城村。康熙五年(1666),迁建新城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此外,宁古塔是满语的音译,在满语中,宁古的意思是“六”,塔的意思是“个”,所以宁古塔本身的意思其实是“六个”。因此,宁古塔是关外的一片广阔区域,并不是一座塔。顺治十五年(1658),清廷规定将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也就是说从顺治朝开始,宁古塔逐渐成为清廷流放人员的接受地之一,前往宁古塔的流放之路上犯人络绎不绝。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官吏、文人,也有工匠、战俘,来得最多的还是汉族的反清分子。

作为流放地的宁古塔,对于相当多的犯人来说绝对是个令人生畏的地方。首先宁古塔位于关外苦寒之地,地处偏远,流放犯人的交通工具又基本上靠步行。而清代流放宁古人的人,很多都是南方人,有的甚至是一直过着书斋生活的文弱书生,又或者是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年官员,对于这些身体素质一般的流放人员来说,走到宁古塔和走到天边去也没什么区别了。

其次,宁古塔的自然环境恶劣,冬季的气温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许多犯人并不能很快适应。曾经被流放宁古塔的吴兆骞在给他母亲的信里写道:“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第三,给宁古塔当地的披甲人为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谓的披甲人,最初是指各民族的降人,后来基本上就是戍守边关的守军。流放到宁古塔给这些人为奴,男犯人供役,女犯人处境会更惨。加上宁古塔距离北京十分遥远,就算发生了虐待犯人的事情,也不会传扬出去,这些流放犯人过的日子想来必定十分艰难。

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也有少数被流放的犯人也逐渐适应宁古塔艰苦的生活。像上文提到的诗人吴兆骞(在宁古塔生活了22年)他到了宁古塔后,发挥自己文学特长,在宁古塔开馆授徒,渐渐的名声大噪,成为当地官员的座上宾,巴海将军专门聘吴兆骞为幕僚,随同他一起陪宴陪饮,诗歌唱和。后来吴兆骞的好友找了权臣明珠帮忙,将吴兆骞纳资赎归后,吴兆骞反而开始想念起白山黑水间的生活,南归后仅仅三年就去世了,临终前还想着要是能吃上一口宁古塔的蘑菇就好了。还有像吕留良的孙子是个医术高手,针灸水平出神入化,到了宁古塔后简直成了稀缺人才,不仅犯人们喜欢他,就连当地官吏也时常请他帮忙看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