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为何被称为“国际庄”?
知乎有上有一道问答:有什么关于石家庄的冷知识?
其中有一条答案是这样的:石家庄是河北省会,单单这一条,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已经属于冷知识了。
包括河北人在内,多数人或许不会在意:今年是石家庄成为省会的53周年。除了1988年海南建省后的省会海口,石家庄是其他省、区中最年轻的省级行政中心。因为资历年轻,石家庄,经常被拿来跟老资格的省会保定对比,动不动就被喷:文化沙漠、缺少历史底蕴。
不知何时起,它有了“国际庄”的绰号,具体出处和时间点无法考证,但我们大体能揣摩出两层意思:
一是基于名称本身的幽默式描述:
“庄”一般是乡村名,作为大城市的石家庄,听起来十分另类,中学地理老师常常说这是“天下第一庄”。网红意义的“国际庄”,是对”天下第一庄“的另一种表达。
二是来自本地或外地人对石家庄的非恶意调侃:
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省会,石家庄一度存在感不高,在经济总量被唐山压一头、历史文化上被保定占上风,难免被人视为名不副实的省会。而民风淳朴、胸怀坦荡的本地人自称“国际庄”“庄里人“,颇有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观。
不管如何,在多数人眼里,这种“国际庄”并不是严肃的实指。在他们印象里,石家庄土里土气:第一,名字听起来土。第二,地理环境土,坐落在黄土地区(注意,是黄土地区,不是黄土高原)的石家庄,跟北方很多城市一样,不那么水灵。第三,位于河北重工业区,雾霾常常笼罩这里,加重了它的土气。
有媒体曾以自嘲的方式,来附和“国际庄”的绰号,最具代表性的是,列举石家庄市的一系列世界著名景观的模仿或山寨版。
于是,石家庄有了一个个魔幻的绰号:埃及金字塔景区石家庄工作站、悉尼歌剧院石家庄分院、威尼斯水城石家庄办事处、巴黎卢浮宫石家庄展区、哈利波特魔法学院石家庄基地……不出石家庄,可以假装游遍世界。
河北艺术中心:石家庄版的悉尼歌剧院
石家庄版的威尼斯水城:海悦天地商场
石家庄版卢浮宫:某影视城拍摄基地
石家庄版狮身人面像:某影视城拍摄基地
石家庄版布达拉宫:极乐寺
石家庄版哈利波特魔法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动漫城
天坛+白宫合体:北京与华盛顿的会晤
有人说,一个省会城市叫石家庄,就好像一个省委书记叫李狗娃,听起来就土土的。不过如果这个土土的“庄”字前面再加上“国际”两个字,巨大的反差之下,竟然有了萌点。
河北省省会变迁过程
若从民国时期省会变迁算起,到1968年石家庄成为省会,50多年里河北省会变动了11次之多,在这个过程里,北京、天津、保定都曾当过省会。后来因为铁路开始修建,当时的河北省政府认为石家庄将来会发展为全国重点工业城市,决定将省会定在此处。
没想到事情没向人们想的方向发展,没过多久,各个省市的铁路建设都相继开展,石家庄最大的优势不复存在。
名声比不过保定、历史比不过邯郸、经济比不过唐山……石家庄在城市建设上没能拼过省内更有底蕴的其他几个兄弟城市,这就显得非常尴尬,放眼全国,石家庄省会地位之不稳固、名气之不足,仅次于济南之于山东。
报纸上提到石家庄直接用“省会”代指
为了强化石家庄的省会地位和大家对省会的向心力,只能靠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来刷存在感了——
媒体在提到石家庄的时候,要么就会用“省会石家庄”称呼,要么就直接用河北省指代石家庄,总之,石家庄这个词几乎就没有单独出现过。
“我就是省会,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者”
哪怕是马路上跑的出租车,也要在后窗贴上“我就是省会,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者”。
后来,大概是河北省其他地方的人们实在是受不了新闻里天天无处不在“省会”,干脆直接送给石家庄一个名字“国际庄”。
其实国际庄的名字除了是一句调侃之外
更是石家庄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再说石家庄人口基本上已经够了国际级城市标准
这几年石家庄乘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很多变化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希望石家庄的这片土地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