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大益(八):大益的两大“秘密武器”!--巴达、布朗基地
巴达基地 坐落于勐海县城往西约60公里的巴达山上,平均海拔在1700米以上,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所产之茶皆具高山品质;布朗山基地,建于有着“绿海明珠”之称的布朗山林场内,西邻著名旅游景区打洛,茶园周围数十公里均为材林以及阔叶林区,属典型的生态茶园。
1988年6月,布朗和巴达基地建成投产,前后历时仅仅三个月,据茶厂当时的党委书记余正才回忆,88年3月份,他下级调研,途经布朗山巴卡龙、巴卡囡村,眼见四周原始森林的护围中,大片荒地连绵起伏,山风吹过绿波翻滚,蔚为壮观,蓝天白云下,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图画展现在眼前。
(上图为88年茶厂当时的党委书记:余正才)
当时他就想: 与其让其沉睡,不如将其唤醒,为我们作出贡献,一个自己办基地的大胆设想喷涌而出,他当时把这个想法与同行的人谈及,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办法好。回到厂后,同厂长邹炳良、副厂长卢国玲详细交谈,达成了共识,同意开干,并在厂里面下达了每个职工种茶至少两千株的硬性指标,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从印度采购了CTC红碎茶生产线搬到了交通状况相对良好的巴达山,所以巴达山很长时间是不生产所谓普洱茶的,它长时间生产的是红碎茶,甚至一度供应原料给以后的宿敌立顿。
布朗和巴达加起来的总面积20894亩,但实际上从来没有满负荷生产过,迄今为止,使用的面积不到一万亩。
一者山上条件艰苦,交通落后,生活不便,年轻人不远久待,茶农以上年纪的人为主。
二者人手不够,就算现在,布朗山和人口稠密也远远搭不上边,到了茶叶淡季,山上甚是冷清,长待山上确是需要奉献精神,中国人都喜欢嘴上讲奉献,所以没什么人上去,基地的很多茶农来自于外地,普洱的墨江、镇沅,甚至缅甸,老挝人都有,都属于生活困难,贫苦之人,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没办法才会远走他乡。
两大基地枝干粗壮的茶树,长满了青苔
一度造成了生产上的浪费,尽管布朗山基地启用较早,但在普洱茶原料供应方面由于基地较高的生产成本,仍然采取外购的形式,这在改制前一直未曾有大的改变,所以有人质疑白菜班章不是班章料,那是没什么根据的,成本高下立现,何必自产呢!另一个基地巴达就更有意思,它在早期是作为重点建设对象的,因为交通条件不错,不像布朗,上一次山,没有两个月,想下山简直就是妄想,CTC红碎茶生产线就安装在上面,是领导视察和经销商上山游历的重要基地,另外人手不够导致的一个缺陷是,采摘制作只涉及特级、一级,其他的基本弃用了,简直就是浪费,这几年才逐步改观。
就品质而言, 巴达、布朗不下大树、古树,树龄都在三十年以上,并不像灌木茶一样采养几年就得重新挖掉再种植,据一些喝过的茶鬼证实,其品质超过了台地茶之王章家三队,这倒不出乎预料,大益不论是在改制后和改制前都在推行有机、绿色的采养理念,严禁农药、化肥的使用,巴达基地在06年之后就通过了有机认证,现在正在示范生态立体种植模式,从基地路过远远望去茶叶长势良好,不是没有道理。
巴达基地1号地茶园风光
雨中的布朗基地茶园
基地上,还有两个规模较大的初制所,历史久远,有较为先进的生产机械,理论上满负荷运载的话,两个基地加起来超千吨,不过是理论上而已,但从长远来看,两个基地的潜力无穷!
大益近些年更是加强了基地的建设:
1. 大幅度提高茶叶收购价格;
2. 逐步改善茶农的生活条件;
3. 大规模扩建初制所;
4. 扩大晒棚的面积;
5. 与大益庄园形成群体效应;
6. 将巴达、布朗基地囊括进了茶山游的范畴;
7. 加上历史的沿革、极佳的山头区位优势。
巴达、布朗基地仍将续写不朽的传奇!
责编: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