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维之《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
逐水:随着流水。
山春:一作“山村”。
去津:一作往来的渡口;一作溪流。
坐:因为。
红树:开满桃花的桃树,此处指桃树林。
隈隩:山崖曲折幽深。
散花竹:到处都生长着鲜花和翠竹。
武陵源:桃花源。
房栊:窗户,此处指房屋。
俗客: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人。
闾巷:街巷。
扫花:古人迎客的一种礼仪表示。
避地:避秦时之乱而寄居他乡。
桃花水:每年春天桃花开放,雨水多,河水涨,称“桃花水”。
解读:
诗题中所提到的桃源是据陶渊明所写《桃花源记》之桃花源。
这首诗作于诗人公元719年,诗人时年十九,风华正茂,所以笔下的桃花源令人无限憧憬。王文濡曾说“摩诘作此诗时年十九。姑无论其全首之格律谨严,风神淡古,意境超脱也。”
自从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在后人如刘禹锡、王安石有过同名作品。陶诗反映了他当时社会现实的厌恶及失望,但却苦于找不到出路,只好寄希望于这种所谓世外桃源的传说。
全诗的前十句为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将渔舟逐水、行尽登岸、幽谷潜行、豁然开朗、已入桃源的过程一一展现,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春山耸秀、红树成林,渔舟悠悠先进在深山涧溪上,两岸桃花漫天飞舞,渔夫沉醉其中,忘却了路之远近。紧接着“山口”二句过渡到舍舟登岸,进入桃源,至此桃源全景,展现在读者面前,“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点出了渔人的行迹,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渔人步入桃源村境内,见到了其间生活的人们,写出了渔人听到汉姓、看见秦衣时的惊奇,估计其间的人们看到渔人的装扮也是异常惊奇。
中间十二句为全诗的主要部分,详尽描述桃源景观。在诗人笔下的桃源,不是风餐露宿、没有烟火气的世外仙境,而是充满了恬静祥和、富于田园气息的世外人间——桃源的夜静谧、月光皎洁、树影婆娑、房栊寂静,桃源的早晨鸡鸣狗吠,热闹非凡。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充满了情趣。
桃源村中人,“惊”“争”“集”“竞”“还”“问”这一系列的动词把村中人迎客、待客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是表现他们淳朴、热情、诚恳的性格。
这首诗描绘的情节,与陶诗基本一致,显出了诗人对陶文的熟稔程度,同时也显示了其诗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从而展开了诗的新境界,构成了艺术的再创造。全篇结构紧凑,语言流畅,骈散相间,韵脚平仄交错,转换有致,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一贯特点,读来令人心醉神迷。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山西祁县)。后徙家蒲州(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排行十三。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维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玄宗开元九年(721)中进士。释褐为太乐丞。秋,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道光禅师。张九龄为相时,作《上张令公诗》。二十三年,擢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兼节度使判官。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赴桂州,知南选。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出左补阙。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后迁库部郞中。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郞中。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十四载,迁给事中。安史乱后,委任给事中。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以明心迹。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司六等定罪,王维以此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乾元元年二年(758),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次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王维信佛,学顿教。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故人称“高人”“诗佛”。《全唐诗》存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