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维之《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
东山:借指辋川别业。
向一年:王维以事母至孝著称,如果此时其母崔氏仍健在,王维当不至会有一年时间不回辋川省母,因此可推断这首诗作于天宝末期王维守母丧期满后又出而为官之后。
欲燃:语出梁元帝《宫殿名诗》:“林间花欲燃,竹径露初圆”。
优娄比丘:指佛教僧人。优娄,人名,优楼频螺伽叶之略称。
比丘:梵文的音译,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
经论: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部分,谓之三藏。经为佛所自说,论是经义的解释,律则记佛教戒规。
伛偻丈人:语出《庄子·达生》,此处意谓像伛偻丈人那样的乡里贤者。
倒屣:古人居家时,脱鞋席地而坐,客人来,急于出迎,将鞋子倒穿。形容见客的急切、热情。
解读:
这是一首写景言情的七律。诗人离开辋川一年后重回故地,正好赶上春耕的农忙季节。沿途所见之景十分迷人。诗人与乡间的人们相处无间,无论是僧人还是隐居乡里的老人,一听说诗人回来了,都披衣倒屣赶来相见,开怀畅谈柴门之前。足见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与尔虞我诈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颔联两句——“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为全诗名句。诗人以画家的眼光,诗人的手法,将红与绿这两种颜色的搭配得完美无缺,突出了春景的秾丽,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燃”来突出一个“红”字——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
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设色鲜亮,后四句写人和谐融洽,人景结合巧妙自然,诗人的愉悦、景色的美好、邻里的友善,此情、此景、此人,生活在其中,岂不美哉!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山西祁县)。后徙家蒲州(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排行十三。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维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玄宗开元九年(721)中进士。释褐为太乐丞。秋,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道光禅师。张九龄为相时,作《上张令公诗》。二十三年,擢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兼节度使判官。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赴桂州,知南选。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出左补阙。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后迁库部郞中。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郞中。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十四载,迁给事中。安史乱后,委任给事中。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以明心迹。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司六等定罪,王维以此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乾元元年二年(758),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次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王维信佛,学顿教。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故人称“高人”“诗佛”。《全唐诗》存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