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贝言】鹦鹉螺的前世今生!

提到鹦鹉螺 Nautiloidea ,相信很多人并不觉得陌生。它们是一类从几亿年一直走到今天的神秘生物。我们几乎都是通过在海洋馆或纪录片中认识的它们。当我们在海洋馆中见到它们时,通常这些家伙都是在缸底的某个角落安静地待着,并不游动。这与在纪录片中那些海底游动的鹦鹉螺似乎有些差别。其实,鹦鹉螺是一种夜间活动的海洋生物,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洋几米到几百米深的水域。而在白天,它们便会将触手握在海底岩石上,把身体固定、歇息,直到晚间才会进行觅食等活动。

鹦鹉螺白天大多依靠触手将自己固定在海底岩石上  图片源于网络

鹦鹉螺的身体左右对称,背上有一个和海螺类似的石灰质外壳。白的底色上印有靓丽的红褐色条纹。虽然成分差不多,但鹦鹉螺壳和海螺壳从结构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海螺,即腹足纲动物的壳是左右卷曲,而鹦鹉螺的壳则是从背面向腹面卷曲。所以,鹦鹉螺的壳两面都是一样的。这个特征也可以帮助我们与一般的海螺明显区分开。

现生鹦鹉螺的外壳 王弋辉摄

我认为鹦鹉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它壳的内部。从壳中心到壳口,由一道道的弧形隔膜分隔成很多个小空间,其数目随鹦鹉螺的生长而增加。最外侧的空间体积最大,它的躯体居于其中,所以叫做“住室”。而其它空着的小空间共有30多个,体积较小,可贮存空气,叫做“气室”。每个隔膜中央有小孔,由一个叫“串管”的结构将各个空间联系在一起。气室中空气的调节,能使它在海中漂浮。最新的研究则认为鹦鹉螺是通过串管的局部渗透作用,缓慢地排出壳室中的液体,使身体的重量减轻而上浮。随后,周围的压力又将海水压回壳室,使身体的重量增加而下沉。现代的潜水艇与鹦鹉螺内部结构完全一样!因为人类其实就是根据鹦鹉螺的结构发明了潜水艇,所以当初第一艘核潜艇就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将鹦鹉螺壳剖开,可以清晰看到里面被隔板分割出来的气室、住室以及气管  

王弋辉摄

鹦鹉螺通过调节气室内的水来调节在水中的沉浮,这其实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当鹦鹉螺需要运动时,更多的时候是利用触手之间一个漏斗状的结构进行收缩喷射海水,以反作用力来推动身体前进的。那个漏斗也可以向下或向上喷水,从而快速地帮助鹦鹉螺上升或下降。这也是头足类动物主要的运动方式,使它们成为了软体动物中运动能力最强的一个家族。

从正面观察鹦鹉螺可以看到一个用于反向喷水的漏斗开口  图片源于网络

如今,鹦鹉螺家族在地球上只有两属六种,算是生物中很小的一个家族,但在历史上却曾经是一个很庞大的家族。它们也曾拥有过辉煌的历史!这个家族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鹦鹉螺亚纲。在这个亚纲里包括了:直角石超目,内角石超目,珠角石超目和鹦鹉螺超目,大约3000多个属8000多种。

鹦鹉螺化石  王弋辉摄

鹦鹉螺亚纲曾经繁盛在整个古生代,从晚寒武纪出现到奥陶纪早中期的大发展,这个时期的鹦鹉螺凭借庞大而快速灵活的身躯,游走在世界的海洋里。那时我们脊椎动物刚刚出现,还只是一些原始无颌类鱼,海洋中并没有什么大型的猎食动物,因而鹦鹉螺几乎就是海洋世界的霸主!著名的中华震旦角石 Sinoceras chinense 就生活在这个时期。

著名的中华震旦角石  王弋辉摄

而到了志留纪,刚刚经历了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鹦鹉螺家族成员,发展就变得有些停滞了。其类群多为奥陶纪就已经存在的家族。泥盆纪之后,鹦鹉螺则开始了出现了衰退;而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更是让这个家族雪上加霜,导致大部分种类灭绝。最终,在经历中生代和新生代后,这个曾经繁盛的类群就只残存下了今天宝贵的这六个物种了。

中华震旦角石是奥陶纪鹦鹉螺家族的代表成员 王弋辉摄

最后,要体型大家,目前鹦鹉螺所有种都属于国际保护动物。因此,以后如果我们看到售卖鹦鹉螺活体或者它们壳体时,切记不要进行买卖哦!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地球记忆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7月。秉承“延续地球记忆,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与国内多家博物馆、学校及企业广泛开展自然博物教育。着重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兴趣,启迪科学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统收集各类标本万余件;以及几十万幅动植物生态图片服务于典藏研究及教学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