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展争议始末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1936年商务印书馆印制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争议始末

肖伊绯

1934年10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正式成立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并决定于1936年初将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体的古物运往英国,在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以下简称“伦敦艺展”)。这样一次高规格、高品质的国际艺术展,本是宣传中国历史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举,理应备受国人瞩目,值得世人期待。

然而,奇怪的是,此消息传出,社会舆论大哗,各种传言纷起,持反对意见者众多。1935年新年伊始,北平学术界与文化界人士,也群起反对此次国际展览会,并联名在北平《晨报》与《世界日报》发表了公开信,详细陈述了反对理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目录》,1935年筹备委员会印制。

28名中国学者联名反对伦敦艺展

不妨细读一下,1935年1月20日发表于北平各大报刊上的这封联名公开信,这一桩民国知识分子群起反对伦敦艺展的争议事件之来龙去脉,或将一目了然。在此,据《世界日报》原文整理,转录全文如下:

学术界反对

古物运英展览

列举三项理由希望政府慎重行事

英国政府为庆祝英皇加冕二十五周年纪念,要求我国政府,将故宫博物院及公私方面收藏文化古物一部,运往英京伦敦,开一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经费,在英国方面,由中国对英庚子赔款中垫付,会后再由售票所得归还。我国政府,已允所请,而英国突又要求对古物不必保险。故宫古物,皆世界希有之品,无价之宝虽以重金保险,一经损失,虽有保险赔款,亦无从购求。如不保险,则远涉重洋,出国年余之国宝,谁能保其万无一失。故吾国学术界闻人,对于此种办法,深表反对,特列名发表反对意见,希望政府虽不能根本取消运英展览之举,对运出古物,亦应严格限制,以重价保险,以防万一。兹誌学术界反对意见如下:题为“我们对伦敦艺展的意见”。文曰:

报载一九三六年初,将举行于伦敦之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由英国政府,邀请我国政府参加筹备,我国已允所请,展览范围我国包含故宫博物院与古物陈列所已南迁之各项古物及其他公私收藏,规模极为宏大。惟事关国宝,进行上有不得不深为考虑者,同人等兹就所见,愿为政府一陈。近年世界经济没落,欧洲各城市,竞相举行展览,藉资调剂市面。故各国政府临时减低火车票价,向各地旅行社广为宣传,招揽游客,我国古物,自南迁以来,收之库房,无地展览。今举以供他人之用,殊觉可惜。今闻英国政府首次送达我国驻英郭公使之说帖,极尽拉拢之能事,如请我国对于展览物品之价值,勿事过高,俾保险费减轻,词意固极委婉,及我国完全接受其提议,参加筹备,彼即要求免去保险,殊知一九三四年法国应美国之请求,将鲁佛博物院所藏名画家惠斯莱之母亲肖像一幅,运往美国展览,保险费一百余万美金,并有军警及便衣侦探随行保护,其慎重如此,他如法国艺术只运往英伦展览者,亦无不保险。而我国政府,竟然应允既免去保险矣,彼又要求选择范围,选择范围应以最重要者为准。并予以代表故宫刊物所影印样本之质量为选择根本,惟选择非仅以影印者为限,而特殊重要之国宝,中国政府自有免议送之权云云。其所以作此要求者无他,盖恐我国以既不保险,遂不愿送珍贵之品耳,且故宫刊物所影印之特品,大都国家仅存之重要国宝,皆当免予选送,又何能为选择根本。英国国家博物院所藏之物,无论巨细贵贱,一归院有,则永不能再出院门一步。故宫博物院为吾国立唯一之博物院,何得以其宝贵之收藏,选送国外,并保险而无之耶,此直戏谈矣,似此前恭而后倨,来意既如此不善,不能不使人怀疑,此应注意者一也。又闻英方将有选择委员数人来华,因彼等留沪,不能超过两月,故望故宫已装箱封存之古物,能于彼等到时,即行开箱,俾得从速选定。夫故宫古物,为我国所有,选择之权,应属之我,岂有开箱倒箧,任人挑选,以自示无能耶。此应注意者二也。并闻选择委员中有非英国籍者,如伯希和其人,此人向与英人斯坦因在甘肃敦煌,行贿当地道士,发掘古室,盗取无数唐代以前之古物,至今犹封存巴黎国家图书馆与英伦博物馆中,不知凡几。前岁斯坦因卷土重来,举国上下,监视其行动,一时彼竟无所措其手足。今若欢迎伯希和参加此项挑选工作,不免前后歧视,自贬其尊严。英国之推此人来华,或有用意。此应注意者三也。即此三点,国与国之交往,不复在水平,是我政府应付此事,殊有因时制宜之必要。望我政府,据理力争,如无效者,以道远为辞拒绝加入,未尝不可,否则消极应付,亦当严定国宝范围,如以书画瓷器言,则自元朝以上,以印刷品代替,不送宝物。一切由我选定,方为不失体度。至若故宫博物院与古物陈列所全部收藏,悉行运送,或择其至精无上之国宝,远涉重洋,即令重价保险,亦无人放心得下,况并保险而无之乎。举世界已有之国际展览会,不闻有此先例也。

王力、李碧芸、林徽音、侯宗濂、陈之迈、陈岱孙、赵诏熊、朱君允、沈性仁、金岳霖、秦宣夫、沈有鼎、陈铨、熊佛西、朱自清、周培源、金岳荣、浦薛凤、张荫麟、张真如、刘信芳、李健吾、林振纲、姚鸿翥、梁思成、李濂、张奚若、杨景任。

      1935年1月20日,北平《世界日报》发表,【學術界反對古物運英展覽】

在这封1500余字的中国学者联名签署的公开信中,包括梁思成、林徽音、朱自清、金岳霖在内的28名知名学者详细陈述了反对此次筹办伦敦艺展的理由。学者们认为,故宫国宝古物出国展览,应慎之又慎,孤品、珍品应以复制品替代。此外,对英方不为故宫古物购买保险、不做保险承诺之举也表示强烈不满,对英方还要委派专员来中国挑选古物,更觉不可思议;遂一致认定英方种种举动“来意既如此不善,不能不使人怀疑”。对于英方委员中有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法国汉学家),学者们更无法接受,直斥其曾在敦煌盗宝种种行径,并与前不久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英国探险家)欲再赴中国考古被逐事件相联系,大有如驱逐斯坦因一般,群起驱逐伯希和的激奋之意,申言“今若欢迎伯希和参加此项挑选工作,不免前后歧视,自贬其尊严”。

最后,学者们一致要求“望我政府,据理力争,如无效者,以道远为辞拒绝加入,未尝不可,否则消极应付,亦当严定国宝范围,如以书画瓷器言,则自元朝以上,根以印刷品代替,不送宝物。一切由我选定,方为不失体度。至若故宫博物院与古物陈列所全部收藏,悉行运送,或择其至精无上之国宝,远涉重洋,即令重价保险,亦无人放心得下,况并保险而无之乎。举世界已有之国际展览会,不闻有此先例也”。此即学者们最后的一致意见,请求政府坚决以主体姿态定夺此次国际展览会诸种细节,绝不能被英方反客为主、牵着鼻子走,否则宁可不参加。

国民政府的公开答覆

综上所述,可知当时中国文学、文艺、社科界人士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次伦敦艺展持反对意见。那么,国民政府对这种反对意见又有何反应与举措呢?28位北平学者联名公开信发表后4天,1935年1月24日,《世界日报》即报道了来自南京方面的政府回应,反应可谓极其迅速。报道原文如下:

陶履恭等发表反对古物运英意见后

伦敦中国艺展筹委会复函陶等

说明实际情形

关于展品安全及选择……已有慎重考虑

……如无切实办法……或终至罢议

【南京二十三日电】关于伦敦中国艺术展览事,平学术界陶履恭、熊佛西等,对于选择及保险等问题,曾发表意见。顷伦敦中国艺展筹委会复函陶等,略谓:顷从一月二十日报载,得阅先生等对伦敦艺展宣言,主张诸事应慎重,用意甚是,惟实际情形,或未尽悉,因择要说明如次:(一)缘起:此事原发动于英国学术界人士,联合英皇家艺术学院,向我国正式提议,以为中国艺术,其超越日常物质生活之精神,对西方人民,实具有针对之激刺性。近数年间,义法等国,在伦敦展览艺术,英与各该国间之关系,往往发现增进。中国为东方文化之祖,苟能在伦敦举行国际展览,其收效必大。我国政府,在此种考虑下,遂予以允诺,且为慎重起见,要求英政府联合主持,英已正式声明合作。(二)决定:此次艺展,在政府接受英建议前,首先征求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意见,该院决议赞同其原则后,汪蒋诸公,亦先后赞同此主张,嗣经提请政院,于中政会议决。(三)安全问题:此项问题,亦曾一再提付故宫理事会讨论,该会以为注重切实的保障,并不注重保险费,本会以兹事重大,呈政核定,政院议决,应谋切实保障安全办法,院议理由,因保险须费大宗保险费,并不能增加物品安全,政府重视物品本身之安全,本会照此决定,曾郑重晤英,谓如别无保障安全之切实办法,此事或终至罢议。因此为预防海盗及其他意外起见,英正式照会,愿派军舰护送。装运展览品之邮船,为减少入口时困难,及意外事故起见,英方并拟于物品到英时,不在海关查验,而在展览场所,会同中国代表验看。此外,英外部表示对于其他之安全事项,愿尽力协助,详细办法,已改定,将另发表。(四)展品选择权:展品之初选,由中国方面办理,英方委员,于初选后,将提出主张,但彼所主张,自非经中国同意,不能生效。中国方面,对于认为不能出国之展品,即不运出国,故展品选择之最终选定权,实属于筹委会。(五)展品离国期间:此次展品出国,在往返路途中,及在英展览所需时间,共计当不过十个月左右。外间以为须时一年半,或两年者,并非事实。(六)出国展品数量与质素:此次所拟选之故宫古物,以故宫古物馆存沪古物之极小一部份为限,连同此外征求之品,总共不过千五百件而已。诸凡历史上经专门委员会认为有特殊价值之国宝均不出国,此层已经故宫理事会及本会一再议决,并已正式告知英方委员会。总之,政府及本会处理此事,实未尝稍涉苟且云云。

【南京二十三日电】伦敦中国艺展筹委会,现决定租用沪外滩前中行行址三楼,为预展会场,下月十五日开始布置。

1935年1月24日,北平《世界日报》报道,【倫敦中國藝展籌委會復函陶等說明實際情形】

报道中提到的陶履恭即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1887—1960),时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在先前发表的28位北平学者联名公开信上,并没有他的签名,但已有他妻子沈性仁的签名。陶履恭可能是在公开信发表之后才签名,或者这封公开信是由他本人向当局有关方面呈递之故,所以当局覆函才冠以“陶履恭等”的说法。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参与反对意见的中国学者之众,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专业门类的一流学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公开信上联署签名的学者群体。

1935年2月2日,《世界日报》又报道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1881—1955)对此次伦敦艺展的基本立场与操办策略,算是对众多学者反对意见的一次公开回应。报道原文,转录如下:

    马衡谈伦敦艺展

        过分贵重物品不选送

        故宫协办人员即南下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刻已引起学术界注意,记者为明了该会实际情形起见,昨特往访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因事务纷忙,特派秘书赵儒珍接见,由记者书面提出问题,经赵氏转达,兹将马之谈话大意录次:此次伦敦艺术展览,系由中央组织筹备会,办理一切。本人并无任何意见。至于选送办法,系由本院选定千五百件,再由筹备会挑选,最末由英国派专员来华选择。选送范围,约以古铜、瓷器、字画等物,但过分贵重者,概不选送。将来本院派人赴英,只负照料责任,人员尚未选定,古物馆科长庄严,定日内赴沪,协同办理云。

陈寅恪等激烈反对伦敦艺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反对故宫古物南迁的陈寅恪(1890—1969),此刻也对故宫古物赴英参展发表激烈的反对意见,他指出:“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一睹而不可得,今英人一纸,遽允所请,厚人而薄己,所谓国宝者,亦不过政治家一份寿礼而已,于国何有。”(刊载于1935年1月27日北平《晨报》)

这样一来,批评矛头所指便不是什么古物运英的安全问题,也不是国际展览惯例与中国政府国际地位问题了,而直指国民政府的政治意图——不遗余力向英方示好,以期拉拢国际力量援华。无可否认,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政府当时在对日作战中的被动局面,与故宫古物大举南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当年强烈反对故宫古物南迁的陈寅恪,此时又激烈反对伦敦艺展,他所反对的根本已不是展览会本身,而是直接的反对国民政府当局了。

诚然,陈寅恪一针见血,一反到底,其胆魄与识见可佩;但更多的国内学者还是寄望于政府当局切实担责履职,及时改变筹展策略与参展办法,毕竟故宫国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脉精魂,牵扯着太多为之关注焦虑的目光与思绪。

再来看上述南京方面的答覆,可以说部分的解决了众多学者的疑虑,澄清了一些传闻中不实的信息,在古物运英的安保问题上表明了一致态度,对学者们的一些建议与要求也大多采纳与接受。但赴英参展这一决定,确实无可改变,且已进入倒计时状态——筹委会的相关运作,上海的预展准备,都已列入日程表中。政府当局覆函发表后次日,1935年1月25日,某文博界人士(应当即是故宫博物院内部人员)接受北平《世界日报》专访,透露此次赴英参展所谓“内幕种种”。报道原文如下: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内幕种种

故宫理事会……以政府决定在先……未便要求重议

……运英伦展品……约为千五百件或二千件……

平方派往上海提取人员……定废历年前后南下……

安全问题……尚在考虑中

【特讯】故宫存沪古物,运英展览问题,自学术界联名发表宣言,表示反对后(艺术家徐悲鸿亦发表文字,有所主张,见另条。)颇引起社会人士之注意。诚以故宫文物,为我国瑰宝,出国以后,设有他故,其损失将不堪计算也。办理此事之筹委会,昨虽将前后情形公布,然仍有外间所鲜知者,记者昨特访熟知内情之某君,畅谈一切。爰泚笔记如左:

起因

英国政府,为庆祝英皇加冕,二五周年纪念,拟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在伦敦举行“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并使西方人士,一睹中国数千年来历史之珍宝。故英国皇室,向我国驻英公使郭泰祺,提出此意。郭遂于八月中电京,向中央请示,并将说帖,邮呈政府。当局经审慎考虑,认为敦睦邦交,沟通中英文化,原则可予以允许。经中政会议决(未公布)复由行政院通过,交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讨论,提出该会第三次理事会议中商讨。当时理事长蔡元培,认为事体过大,应予充分时间之考虑。审议良久,咸以道途遥远,运输困难,且免外间滋疑,而有表示请政府重加研究,不必参加者。惟以当局决定在先,要求重议,未必有效,遂未再作表示。至去年冬间,渐成具体,而为外人所共知矣。

数量

出国展览之古物,故宫仅限存沪之一部,故宫理事会方面,前已决定两个原则:(一)出国古物件数,以最少为佳;(二)真正罕见之珍品,仅以相片代替,决不出国。闻出国者,约分四类:(一)字画。(二)磁器。(三)铜器。(四)玉器。已由理事会开具草单,交该院职员携沪,按单提出,再请专家审查,加以增减。最后由英方委员,会同指定,总数约占存沪古物十分之一,约为千五百件至二千件。闻派往沪办理此事之庄严、傅振伦等定旧历年前后,离平赴沪。院长马衡,亦将于最近赴沪,商洽一切。

途中

北平方面之人员抵沪后,即开始提取点选工作,并定四月中旬,在沪先举行展览,同时积极制造特种木箱,以便途中之装运。盖存沪古物所用之木箱,係二十二年南运时,临时仓卒所制,诸多不合长途运输之用。在沪展览后,即请包装名家装箱,八九月由该馆馆员押运出洋,抵伦敦后,即着手制作陈列所用之架柜等,为时亦须一月也。凡此种种所需之款,统由中英庚款部份暂垫,将来由收入票价付还。关于途中安全问题,为我方最慎重之点,最初英方允予保险,嗣后又谓故宫之古物,多为无价之宝,不能估价,故又提出,用最实际之方法,使途中得到最可靠之安全,然我方尚在考虑中云云。

1935年1月25日,北平《世界日报》报道,【伦敦艺展内幕种种】

徐悲鸿痛骂“中国烂污”

看来,不单单是文学、文化、文艺、社会、史学界人士对此次赴英参展持反对意见,即文博界内部、故宫博物院内部,原本也是持反对意见的,以蔡元培为首的故宫博物院理事曾开会讨论,也“认为事体过大,应予充分时间之考虑”,且“审议良久,咸以道途遥远,运输困难,且免外间滋疑,而有表示请政府重加研究,不必参加者。”但最终仍不得不妥协,“惟以当局决定在先,要求重议,未必有效,遂未再作表示”。与文博界不得已妥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当天报纸同版的另一篇“重磅”文章,题为《中国烂污——对于中英艺展筹备感言》,作者乃是大名鼎鼎,且身兼此次中英艺展专门委员之一的徐悲鸿(1895—1953)。这篇文章,仍在激烈反对赴英参展,比之先前的28位学者联名公开信的言辞更为激烈,在批评要点上比之陈寅恪的直接痛斥政府又更为具体。原报所载文章,全文如下:

中国烂污

对于中英艺展筹备感言

徐悲鸿

编者按:北平学术界林徽音、陶履恭等,为反对古物运英,日前曾发表宣言,伦敦中国艺术展览会筹委会阅报载林陶等反对意见后,业已覆函林陶等,说明实际情形。上项消息,已见报载。本报昨又接艺术家徐悲鸿寄来其本人自撰一文,对此事亦有所主张,兹照录原文于后:

拆大烂污

上海俗语,称做不道地,不着实,谓之曰拆洋烂污。但恒指个人行动,即法人行动,类拆烂污者亦希。独如中英艺展将国宝远送赴英,而不保险,诚心拆个大烂污者,盖无先例。中国态度,笃信不疑,落落大方,真是天才之创造,到底与上海卖茶叶湖丝的出口商人不同。

大起疑窦

据我所知,英国鉴别东方文物权威者,为名诗人平阳Lourence Binyon 今为大英博物院主要保管委员之一。又叶此Yetts 精于铜器,现为伦敦大学教授。皆未与闻其事,而被派来华者,类皆商人之流,实令人大起疑窦。

奇谈奇谈

原来人家请我们送东西去陈列,在我们目的为宣扬文化(?)——我不承认。因为中国古文明,乃世界公认,用不着宣传。英国所要的,乃一千八百年以前之物,其意若曰:中国自一千八百年以后,即无文化,现代更无文化。用不着人家来选,让人家来选,即不啻宣告自己国内即无一识者。偏是来选东西的人,并不是那里的著名专家,其意何在,而我方只信他一张大英照会,听人家处置,寄运并保险亦无之,奇谈!奇谈!

得一协定

我忝为专委会之一,自然我向来不管人家闲事,我又目击此事之不妙,而政府又郑重其事,已予人以诺言,我以现代人的资格,不能不唤起人的注意。即价值千元的东西,亦必保险,并且要商量出一个完备手续,免万一之洋烂污。而我更希望贤明之政府,与驻英之大外交家,趁中国古物尚未起运以前,得一协定,要求英国在明年也到中国来开一个英国美术展览会,陈列三四百件绘画雕刊之类,我们并且声明要一千八百年前以后的东西,从Conrtable Tunuer 起,直到现代,我们并非不能选,但由他们自己选,我们很虚心的向英国文化请教,无一丝半毫作用的。易兄培基、李兄宗侗往矣,当时请他们来做故宫博物院长、秘书长时,也以为他们靠得住的很,必想不到拆这么大的烂污,可以说他们起先便有组织的。我们当局,类多君子,但君子可欺以其方,那些洋商,还了得起,别叫易培基等嗤笑。那些冤桶,等样的损失国宝,却完全自送,自己也没有享受得着。哼!哼!

1935年1月25日,北平《世界日报》报道,【徐悲鸿谈中国烂污】

这篇不到800字的文章虽不算长篇大论,却着实将国民政府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批驳得体无完肤。徐悲鸿的批评着力点,既非直接斥责中国政府当局的政治功利主义,也非全然指责英国政府当局的傲慢无礼,而是从专业角度毫不留情的嘲讽国民政府官员的愚蠢、无知与草率。上海话“拆烂污”本是吴越地区的吴语方言 ,意思是做事苟且马虎,不负责任,致使事情糟到难以收拾。徐悲鸿用上海话“拆烂污”来形容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可谓一针见血、戳到要害。

文中提到的“一千八百年以前之物”,实指英方要求参展古物年代下限为公元1800年,即基本要求古物年代至少应在清代乾隆之前。徐悲鸿认为,这本身即是对中国文化的污辱与蔑视,一则依际国际惯例,参展古物之年限及种类概应由参展国自行决定与挑选,对古物年限英方并无要求权,二则此要求即认为中国文化至清乾隆之后即断绝,是根本轻视中国现代文化的表现。而在面对英方包括古物年限、古物保险、古物挑选等种种不合理甚至于无礼的要求之下,国民政府当局竟照单全收、听凭处置,全无理直气壮的专业意见予以回应,徐悲鸿为之大呼“奇谈!奇谈!”最后,他还列出轰动一时的易培基等“故宫盗宝案”予以反讽,认为此次赴英参展,无异于“等样的损失国宝,却完全自送”。

1935年1月27日,继《世界日报》公开披露“内幕种种”与发表徐悲鸿“拆大烂污”激烈批评之后,《晨报》又同时刊发了陈寅恪的激烈批评,与《平市学术界第二次宣言反对古物运英展览》。北平学术界第二次联名公开信,内容与第一次联名公开信大同小异,只是此次签名者略有变化,为司徒乔、朱君之、朱自清、沈性仁、沈从文、吴世昌、李健吾、林徽音、金岳霖、梁思成、黄子通、许地山、秦宣夫、张真如、刘敦积、熊佛西、闻宥、钱稻孙、顾颉刚,共计19人。其中不乏第一次也签名者,后来增入的则有许地山、顾颉刚等文史大家。

“洋顾问”的商业暗战

然而,正如先前28位学者联名公开信的反对意见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此次赴英参展一样,无论徐悲鸿等怎样的痛骂“中国烂污”,也无论陈寅恪等怎样的痛责“政治寿礼”,更无论学术界又发起的第二次联名公开信如何再次重申反对意见,统统都无法阻止已经进入倒计时的伦敦艺展了。

徐悲鸿的文章刊发之后数天内,中英专家商讨古物运输安全办法的新闻简讯开始陆续刊发出来,这一方面是政府当局在向学者们与民众示意,正在改进工作方法,竭力消除各方疑虑;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赴英参展的工作计划正有条不紊的推进,无可阻碍。1935年2月9日,北平《世界日报》报道了英方委员将来华挑选古物的消息,却又进一步坐实了徐悲鸿的断言,即英方委员阵容是以收藏家与古董商为主,其挑选古物的标准多是从收藏价值而非学术价值着眼的。报道称:

英收藏家即来华

选择古物运英

与台维特等共同办理

【中央社伦敦七日哈瓦斯电】本年十一月间,伦敦百林顿大厦,将举行大规模之中国艺术展览会。从古代起至一八零零年止,中国历朝珍贵古物,增多将遍加搜罗,陈列展览。中国政府亦已允将存沪故宫古物,运往伦敦陈列。此项运英古物,由英国派专员赴华,会同中国政府加以选定。著名中国艺术品收藏家欧摩福波洛士亦为专员之一,欧氏最近曾以生平所搜罗之东方贵重古物,出售大英博物馆。顷据欧氏宣称:谓已定于本星期六启程赴远东,与现在远东之台维特爵士,及赖发尔共同选择中国古物运英陈列。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保管员郝白森,亦将偕行云。

1935年2月9日,北平《世界日报》报道,【英收藏家即來華 選擇古物運英】

报道中提到的“台维特爵士”,今译大维德,即著名英国收藏家斐西瓦乐·大维德(Percival David 1892—1964) 。据大维德夫人回忆,大维德首次到北京是1924年,“那时紫禁城里的皇家珍宝正被打包在箱子里杂乱无章地放置着,没有人想到去展览。大维德成功地说服了故宫官员,挑选合适的宫殿陈设出一些珍宝,向一直期盼能看到先人遗产的市民们开放。一个合适的宫殿被选出,但需要彻底维修。大维德又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这个展览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版了展览图录,观众远远超出了预期……”,此后1927、1930、1931、1932、1935年大维德又多次往返于中英之间,参与了故宫各个宫殿里文物登录以及展览和图录的策划工作。(详参Rosemary E.Scott:《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A Guide to the Collection》)。

Percival David,大维德(1892-1964)正在鉴赏中国古物

据故宫博物院的档案资料显示,1929年7月24日,大维德爵士曾捐款5000余元,用于修缮景阳宫后院御书房及购置宋、元、明瓷器陈列馆的陈列柜;1929年8月10日,故宫聘请大维德为故宫博物院顾问。位于景阳宫御书房的宋、元、明陶瓷陈列馆,从展品遴选、展览设计甚至到说明标签的撰写,基本上都是在大维德的指导下进行的。作为可以自由出入故宫,并登堂入殿指导实际工作的博物院“洋顾问”,大维德在此次伦敦艺展中的份量也可想而知。

事实上,此次故宫国宝赴英参展,也是由大维德发起和策划的,他本人也以故宫博物院顾问与英方委员的双重身份来中国遴选展品,其地位之特殊,可以想见。他在中方提供的初选清单中,共选出铜器、书画、瓷器等1022件参展,其中有735件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精品,其余的则是来自古物陈列所与中研院史语所所藏珍品。

1936年5月,商务印书馆印行《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之广告说明书

在这些英方委员选中的中国文物精品之中,中国学者一再呼吁不能选送的孤品、绝品,国民政府覆函中也曾响应“决不出国”的“真正罕见之珍品”,占有相当数量。仅就书画一项来看,唐宋元时期的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如唐代李昭道所绘《春山行旅图》、宋代米芾所绘《春山瑞松图》、宋徽宗所绘《红蓼白鹅图》、元代黄公望所绘《富春山居图》等。此外,为了迎合西方观众审美观,英方委员还不顾中方委员的专业建议,特意挑选了清代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的两幅画作参展。可以说,无论从国宝安全性考虑,还是艺术代表性考虑,英方委员都没能让中国学者满意,国民政府先前对中国学者乃至公众的回应与承诺,在实际行动中也都大打折扣,没有切实践诺。

与此同时,以大维德为代表的英国收藏家的中国藏品,以卢芹斋为代表的海外古董商的中国藏品,以及伦敦本地的文博机构也趁机举办各种名目的展览会。这些海外藏品与主体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中国文物精品,同时在此次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期间亮相,激发了英国民众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古物及其艺术的浓厚兴趣,确实也间接推动了海外收藏中国古物的热潮,促进了海外收藏家与古董商的商业利益之实现。虽然伦敦艺展期间,同期展出的这部分海外中国藏品本身的文物与收藏价值也相当高,并不亚于中方送展的文物精品,但掺杂其间、若隐若现的种种商业考虑与筹划,而非始终立足于纯粹的国际文化交流,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就徐悲鸿等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中方此次赴展一方面不但有降格示好、卑躬屈膝之嫌,更有为被洋商钻营、从中牟利之失,当然是得不偿失之举了。

紧锣密鼓的国内资源调配

英国国内的古董商们“暗战”迭起,中国的古董商们也没闲着。他们也要为伦敦艺展献计献策,只不过他们不是拿着自己的藏品去“发洋财”,而是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挣点“苦力钱”罢了。

1935年2月18日,北平《世界日报》刊发一则消息,称伦敦艺展筹委会正在北平雇佣古董商,让他们负责装置安放古物。报道原文如下:

中国伦敦艺展筹委会

在平雇妥古玩商人

赴沪装置古物

共计二十余人……今日下午启程

【特讯】伦敦艺展筹委会,前为妥善装置古物起见,曾在平觅请富有经验之古物商人,前往工作,以资熟手。闻现已在琉璃厂请妥古玩商人二十余名,薪金最高者为九十元,最低亦有三十元,并制妥装置古物之木质或锦穰囊多件,定于今日下午三时零五分,由古物陈列所科长庄严率领该商人等每次平浦通车离平赴沪云。

原来,为确保赴英参展古物的运送安全,艺展筹委会在北平就地雇佣经验丰富的古董商,由他们负责装置安放古物,以期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可能仍感送展古物不够丰富,品类还不够齐备,除了前述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精品,以及古物陈列所与中研院史语所藏品之外,艺展筹委会还要征调北平图书馆的古籍珍藏。

正在装箱搬运的中国古物

1935年4月7日,北平《世界日报》刊发一则消息,称北平图书馆的古籍珍藏也将赴英参展。报道原文如下:

北平图书馆

宋元明绝世书籍

亦参加伦敦艺展

昨日又有一批由平运京

【特讯】北平图书馆,内庋藏我国古版书籍甚多,此次在伦敦举行之中国艺术展览会,该馆亦选送宋元明绝世书籍约五十余种,前往参加。前选宋刻本《乐书》,及元刻本《通志》等二十余种,运往南京,昨日复运往南京三十余种,兹录其要者如下:北宋眉山刻本《册府元龟》,北宋天圣监本《文选》,南宋庆元刻本《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元至大刻本《宣和博古图》,明正德锡山华氏铜活字本《艺文类聚》,明嘉靖锡山安氏铜活字本《颜鲁公集》,明隆庆福建游氏铜活字本《太平御览》,明崇祯五色套印本《十竹斋画谱》,清康熙朱墨印本《钦定词谱》、《古文渊鉴》、《劝善金科》,清康熙刻本《耕织图》等书。经卷则有敦煌石室六朝写本《大般涅槃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及近代杭州雷锋塔出现之五代吴越国王钱椒时所雕之陀罗尼经,宁夏出土之西夏文《金光明最胜五经》,元刻本西夏文《经律异相》,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古椠旧钞。

从古物、古字画到古籍,此次赴英参展的中国古董可谓洋洋大观,空前绝后了。在政府当局的强力支持之下,曾经遭到中国知识界、学术界、文艺界多方强烈反对的伦敦艺展,正在紧锣密鼓的调配国内资源中,一步一步走向实现。筹委会曾于当年印发《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目录》,郑重其事的将此次赴英参展的中国古董名目一一公诸于众。此目录前序称: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国民政府行政院既决定选送本国艺术品于英伦,供国际展览。目的在使西方人士得见中国艺术之伟美,乃组织筹备委员会掌其事。筹备委员会同人以本会任务莫重于出品之征选,因选聘艺术专家若干人,别组专门委员会司征选之责。专门委员会自是年十一月成立,征集研讨,历时数月。中间复于英国专家交换意见,而甄选乃定。特编辑此册,以备参稽,资考证。此本目录所由成也。据目录载出品类别为铜器、瓷器、书画、玉器、剔经、景泰蓝、织绣、折扇、古书等。中国艺术之发展,自上古迄近世,略具梗概。出品机关为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中央研究院、北平图书馆、河南博物馆、安徽省立图书馆。而选自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为最多。此其大概也。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目录》序言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目录之书画部分》首页,此页载有唐代李昭道画作两幅。

英国皇室参观伦敦艺展

伦敦尽吹中国风

1935年7月25日,满载着来自中国皇宫的铜器、绘画、陶瓷等诸多珍贵古物的英国“萨福克”号军舰,缓缓驶进了朴次茅斯港。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英国皇家艺术院伯灵顿展厅中,隆重展出了这批中国古代瑰宝;故宫里的珍藏的顶级古代艺术品及其所彰显的中国古代物质文明,首次跨出国门,接受西方世界的观瞻与注视。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目录之书画部分》

曾亲临会场的中方人员庄严(1899—1980,又名庄尚严),在《赴英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记》中忆述称,“展览期限,共十四周,观者统计达四十二万零四十八人……最后数日,观者拥挤,日有二万余人,开艺术院前此未有之记录。”(原载《美术论集》,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毫无疑问,此次展览会为20世纪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悠久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之国际展览,盛况空前,轰动一时。

正在鉴赏中国古物的西方收藏家

1935年12月3日,北平《世界日报》特别报道了英国皇室参观此次展览的情形,报道原文如下:

英皇等前日参观伦敦艺展

绕行各室历一时半

对展览品欣赏备至

【中央社伦敦一日路透电】今日午后英皇与后,偕其媳康特公爵夫人,至柏林敦厦中国艺展会作私人参观,由郭泰祺,皇家美术院长鲁虞麟,中国政府所派展览会专员郑天锡在会恭迓。扈从者尚有鲁意斯郡主、维多利亚郡主、赖姆赛夫人诸人,步绕各室历一时半之久,对展览诸品欣赏备至。当参观时有郑天锡与李顿伯爵引导,著名美术家台维德,且向诸贵宾说明许多展览品之来历,英皇与后曾询及若何许多绘品,何以能由中国安全抵英。台氏告以曾在沪制特别之箱,以装运之。后要一视此种箱件,于是乃导以视之,对运法备感兴趣。英皇过各室时,曾数次称赞各品分配之妥善,与各室外观之悦目,英后亦称赞其所出各品陈列之得法。当英皇等乘车由白金汉宫赴会场时,一路上民众向之欢呼云。

1935年12月3日,北平《世界日报》报道,【英皇等前日參觀倫敦藝展】

国宝归途曾遇险

国宝归国再展览

1936年4月9日,满载着在伦敦艺展上流光溢彩的众多中国古物的“兰浦拉号”巨轮,在英国军舰的护送之下,驶向归途。5月17日凌晨,“兰浦拉号”抵达上海,所有古物完整无损的归来。上海《立报》记者,迅即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公诸于众,次日的报道,原文如下:

参加伦敦艺展古物归国

昨平安运抵上海

九十一箱毫无损坏

郑天锡等监护回国

今晨专车运京展览

我国参加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之古物一千零二十二件,共装九十一箱,已于昨晨六时半,由大英轮船公司兰浦拉轮,运抵上海,停泊公和祥码头。监护古物之郑天锡、庄尚严、唐惜芬等七人,亦随轮归来。昨晨前往欢迎及照料者,计有教育部司长雷震,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及郭莲峰、喻德辉、舒楚石等二十余人,水上公安局及公共租界捕房,均派大队警员,到场保护。

运抵北站,今晨驶京

所有古物,除十箱因体积过大,装放行李舱外,共余八十一箱,均装在保险库中,因照例须先将邮件,运送登岸后,始可驳运其他物件,故古物至九时许,开始驳卸。雷震、马衡等先行登轮,略加视察,全部无恙。然后由中国旅行社行李车运赴北站,装入专车,沿途仍由探捕驾车,随后护送。北市方面,则由市公安局,派大队警察,驻守保护,此项古物专车,定今晨开驶赴京。郑天锡已于昨晚离沪晋京。

六月一日,在京展览

古物全部于今日运抵首都,暂存考试院地窖,即将在院开始陈列,计书画展览室二,铜器玉器展览室一,瓷器展览室一。玻璃陈列橱已布置就绪,六月一日开幕,门券定大洋五角,星期日一元。

英派军舰,护送来华

英政府因兰浦拉号轮载运我国希世无价之艺术品还国,为策途中完全起见,特派军舰,分段护送。自伦敦到直布罗陀,由驱逐舰“司各脱”号护送;直布罗陀到玛尔太岛,由驱逐舰“佛特伦”号护送;自玛尔太到波赛,由驱逐舰“佛理德”号护送;自波赛至亚丁又易一驱逐舰;自哥伦比亚至沪,即由巡洋舰“邓勒士”号护送。航行时,各军舰离兰浦拉号仅二三百丈,每抵一埠,即派水兵一队,上船保护。邓勒士舰抵沪后,日内即将驶汉口。

据《立报》报道可知,91箱、1022件中国古物安全无恙归国之后,迅即又被运往南京展览(这部分文物精品就此滞留于南京,又转存于上海,“七七事变”后纳入文物南迁计划,最终运往台湾)。诚然,这样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后,转为国内再次展出顺理成章,这一方面是国际惯例,是已有先例可循的通行模式;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国民政府的一次公开表态之举,即向公众表示此次赴英参展所有古物皆安全归国,伦敦艺展成功落幕,至始至终并无差池。

然而,当天的《立报》同版还刊登了一篇专访护送古物归国的郑天锡的报道,报道中透露,这批古物归国途中虽经多方精心守护,还是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曾经在海上遇险。郑天锡称:

展览会闭幕后,我方展品,由故宫博物院所派助理员傅振伦等装箱,由英邮船“兰浦拉”号载运,而以英舰分站护送。四月八日展品运船,存放特定仓库,外加印封。九日开行,唐、庄两秘书随护,本人于十七日,由马赛附乘该船,旋遇大风浪,在直布罗陀埠停锚后,被风吹移搁浅沙。当遇风浪及搁浅时,唐、庄两秘书,迭次下舱,启视古物箱,均极安全。本人在伦敦闻讯,即商同驻英郭大使,分向英外、海两部及该邮船公司接洽,并据情电报教育部长王部长,后经船长等策划,及直布罗陀英海军办事处之援助,卸去船货机油约三千吨,同时潮涨风轻,加派海军小轮,一鼓拖动,而船身毫无损伤,遂继续航行。本人由马赛附轮后,仍随时偕唐、庄两秘书,检视舱库古物箱,随时报告国内。计该船搁浅六十小时,终获安全出险,并能如期抵沪,展品各件,毫无损伤,诚属大幸。至于前后经过详细情形,另有报告书,不日呈送行政院。

《立报》专访的郑天锡(1884—1970),字云程,号茀庭,广东香山人。他是中国著名法学家,外交家。1932年1月,他出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常任次长;7月改任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1935年时,他又出任外交部顾问。伦敦艺展期间,他以国民政府特派委员名义,被派往英国全权主持展会事务。伦敦艺展开幕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玛丽王后携皇室成员前来参观,由郑天锡作陪讲解翻译。玛丽王后第二次又偕同挪威国王及王后、丹麦国王及皇室多人前往参观,仍由郑天锡陪同讲解。应当说,伦敦艺展现场之上及中国古物归国途中,在场的中方人士级别最高者即郑天锡。所以,他对《立报》记者描述的这次海上遇险经历,应当切实可信。好在最终有惊无险,海上搁浅60小时之后,所有中国古物平安归来。

    尾声:中方赠送巨型古佛像

无可否认,在国内一片哗然的反对声中,在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及多种质疑之下,此次伦敦艺展还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毕竟,这是中国古代顶级艺术品的首次国际亮相,造成的国际影响力应当是深远的,至少在国际文化交流层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可以说,此次伦敦艺展,在整个欧洲乃至西方世界,的确是将“故宫文物首次正式作为民族艺术的再现”,并且展示了当时“国民政府寻求国际政治认同的尝试与努力”。

不到两年之后,1938年1月,美国政府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之邀请也接踵而至。而此时,“七七事变”已然爆发,日军业已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暂存上海的故宫国宝已转移至西南后方的贵阳。故宫博物院方面虽在贵阳也精选了历代书画卷册、清代档案文献等265件,编制了目录,准备参展。但同年10月,由于武汉沦陷,古物赴美的运输线路已经为日军所封锁,参加纽约世界博览会之事只得作罢。

随着抗战局势在日军强大攻势中急转直下,中国抗战正处于最艰难的危亡时刻,国民政府寄望于以英美为代表的盟军势力援华之心,更为迫切。延续伦敦艺展以来,取得的国际文化交流成果,并进一步将这种成果转化为切实的国际政治认同,成为当务之急。1938年7月27日,已经将总部迁往香港的上海《立报》,披露了一则更为惊人的消息,国民政府竟然将曾经参加过伦敦艺展的巨型古代佛像直接赠送给了英国政府。报道原文如下:

增进中英友谊

中国政府赠英古佛

六朝时代精美雕像

曾在英展览

【路透社伦敦十一日电】为增进中英友谊起见,中国政府购置巨大之云石佛像一具,赠送英国博物院。该佛像曾于一九三五年在伦敦举行之中国艺术展览会中,获得观众赞赏。佛像为六朝时代西历五百八十五年古物,其时正为中国最伟大之宗教文化时代。大英博物院得此,对于东方部方面将增加一极贵重古物,因对中国之赠品极表谢意。

大英博物馆中的隋代巨型佛像

报道中的这尊“巨大之云石佛像”,当年南京国民政府赠送给英方的巨佛,如今仍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之中。在大英博物馆内厅楼梯空隙之间,还矗立着一尊高达6米的隋代开皇年间阿弥陀佛白色大理石造像,这尊巨像,堪称这座博物馆中最为巨硕的佛像。

刊于《紫禁城》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0)

相关推荐

  • 故宫文物南迁资料简介 故宫文物南迁的起因与结果一共南迁多少文物[第2页]

    故宫珍物运抵上海后,上海各界纷纷要求对这些珍物公开展览,以饱眼福."即古物储存所方面,亦曾主张将抵沪古物,即在储存所内,辟室分批展览"③.但终因古物陆续运到,堆积如山,展览实有不便 ...

  • 琉璃厂故事⑫ | 厂肆间的黄宾虹(上)

    夏和顺 北京琉璃厂,又称厂甸.辽代为海王村旧址,元代曾在此设官窑烧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叶起,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商贾之家亦开铺设摊,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俨然京都文化中 ...

  • 明清档案迁台秘史

    明清档案迁台秘史 作者:伍媛媛 来源:中国档案 发表时间:2017-03-21 分享到: 文物播迁路线图 现今存世的明清档案数以千万件,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大也是最为完整系统的古代王朝档案.其上起明朝洪武 ...

  • 解读 | 故宫文物迁移始末

    近日,某知名演员于某平台上"发表"的一番大跌眼镜之言论,将故宫文物迁移历史又扯了出来. 今日,不妨就聊聊故宫文物迁移的前前后后. 匆忙南迁 九一八事变,平津受到威胁,故宫博物院决定 ...

  • 从故宫参观者到参与者

    一个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开放了.那时,我还是个少年,随着父母.哥哥.姐姐去逛故宫.票价银圆一元,是按照颐和园票价先例定的.当时的宫殿是溥仪出宫时现场的原状:寝宫里,桌上 ...

  •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哪里去了?(一)从热河到台北,历尽曲折!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感谢点击上面篮字,关注公众号老羊铲史. 1. 每次去避暑山庄博物馆,都会听到有游客问,这些文物是真的吗? 每次看到那些空荡荡的建筑,还有那些只剩下遗迹的景点,人们也会 ...

  •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哪里去了(三)含辛茹苦 苦撑八年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感谢点击上面篮字,关注公众号老羊铲史. 1. 从承德运到北京故宫的古物,一部分随故宫古物一起南迁,最后去了台湾.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哪里去了?(一)从热河到台北, ...

  • 寻踪《北平古物陈列所》——您真地知道“故宫”始于何时吗?

    您在故宫过大年,我在家里看故宫.泡杯浓茶翻翻重头文章"故宫早期刊物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都缺载的<文献>,还有这些"故宫导引"与"故宫简介& ...

  • 揭秘故宫文物南迁往事:珍贵文物如何运输?

    2021-02-07 00:46 华人号:中新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6日电(记者 上官云)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故宫博物院院史上曾有过一件大事,即"故宫文物南迁",马 ...

  • 民国媒体笔下的陈寅恪

    作者:刘克敌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中,相对于梁启超身份及兴趣的多样性,其他三位的学者身份更加单纯,而陈寅恪因很少介入社會活动以及回国之初暂时没有多少研究成果,更是较少出现在媒体报 ...

  • 国博科研 | 抗战时期历史博物馆文物南迁始末

    [缘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并虎视华北乃至整个华夏大地.中国的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社会各界纷纷对国家的命运产生担忧.北平文博界,各机构出于保护文物安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