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溯源】秦代王次仲的'八分书″,推动了书法字体的变革
艺术精品课堂/ 点画古隶,体骨雄异
王次仲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他从小就比较聪明伶俐,博览群书,学识相当渊博,并且特别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具有很远大的志向。到了十多岁的时候,他的学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对于一切事物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秦代人们使用的都是小篆,虽然相较于大篆已经简化,但是其结体颀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均匀,书写起来还是相当繁杂,于是官府书吏的公文堆积如山,非常繁忙,就因为书写的慢而导致工作的效率十分低。
面对这种情况,刚刚弱冠之年的王次仲就明白了文字改革的必要性。
于是他开始潜心地研究。首先他广泛地收集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将它们勾摹出来,然后按照不同形体的相同文字进行排列,相互比较分析,最后经过数百个昼夜的反复琢磨,终于研究出一种新字体。
这种字体带有波磔,并且字形呈左右分张之势,它就是“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种新发明的字体进献给秦始皇观看,秦始皇非常满意,认为十分简便,可以用来在紧急的时候使用。
于是他把王次仲传召到咸阳做官,专门书写法令和文章。但是王次仲十分清高,曾经三次拒绝了秦始皇的诏令,这就使秦始皇十分震怒,于是派人将王次仲关进监车押送回京。王次仲自己知道违抗了秦始皇的旨意必定会性命不保,于是便在狱吏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投河自尽了。
虽然他去世了,但是他所创造的八分书却开始蔚然盛行,逐渐被广泛地使用,给人们带了巨大的便利,从这一点来说,王次仲对于书法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转折性作用,推动了字体的演变。
艺术|文化|品牌|视觉|分享
@画家的朋友圈2021
谢谢阅读!欢迎留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