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注《老子五千言》171、恒知此两者
《老子五千言》第65节前面的大半部分,「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
这段话最无解的地方,是「恒知此两者」的「两者」,到底是两个什么东西。从古至今的解释天马行空。
承前省略可以说是《老子五千言》的惯例,不知道这个惯例,许多东西就只能断章取义。问题在于,此处的「两者」在哪里。
首先,本节其实并不能算是完全独立的章节,因为大凡以「故曰」起步,都是总结,而总结有的可以与前面的文字分开,独立成章,有的则连接得过于紧密,不能随便分开。例如本节,在分开解读的时候,就必须特别重视前后的衔接,时刻保持概念的统一,确保思想的完整。
其次,一般来说,能够贯串很多节文字的主题,都势必存在一个反复强调的共振,各节之间在同一个主题之下力往一处使,致力于解决同一个问题。
因此,找到这些章节之间的共振点,是明确其共同主题的捷径。
再次,正是因为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来展开讨论,所以如果不能明确这个共振点,而是分散来解读,可能会觉得这些文字松散,中心思想不够清晰,甚至不知所云。
以上三个特征,《老子五千言》第63、64、65这三节,可以说是典范。我们就是在总结这三节情况的基础上,得到上述的认识,所以讨巧了。
一、第63节提供的核心词,是「不为大」和「猷难之」。
这是用来引导产生主题的铺垫。同样是从普遍的原则或者说主导思想开始,来逐步剥离基础,暴露出核心。「圣人不为大」和「圣人猷难之」就是「圣人」两个日常的行为习惯,通过与「常人」的反衬,来介绍二者的定义,以得到一个扎实的事实依据,或者说前提。
二、第64节以其「松散」证明了文字之外另有统一的主题。
第64节应该是许多内容的集合,例如头一部分的「未有六卦」,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话题。
1、「未有六卦」本身是独立完整、自洽的。
统领这个世界的「乾」、「坤」二卦,分解表达形成了六个基本卦象,「未有六卦」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实际上就是介绍了整个现实世界关于「未有」的全部构成。
2、「未有六卦」紧承第63节的主要内容。
第63节前半部分所说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等等,乍看之下似乎不知所云。这是一方面,直接导致这些内容被杂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章节。
另一方面,这些内容的「一波三折」,「一波」仅仅是一线牵连,若即若离。而「三折」之间的联系,更是草蛇灰线,若有若无。
但这些内容,或多或少都与「未有六卦」有内在的、无法割舍的关联,展现了现实世界的多姿多彩。
3、「未有六卦」仅仅代表了「事实」的部分。
由于杂混的缘故,第64节内容层次丰富,头绪比较多,被放在开头的「未有六卦」说的是关于现实世界「未有」这一本质的内涵。这当然只是一个局部或者说片面的介绍。
一方面,「未有」同样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局部或者说片面,而且指向的是现实世界与原初世界的联系难分难舍的一个复杂情景。同样的,现实及其深度背景之间的联系,也自然应该包含在这样的难分难舍之中。换句话说,这样的「事实」,恰恰是事件或者说事件的表象,以及事件的本来面目或者说事件的本质,最含混不清的一个阶段。
三、「无为」、「无执」二者统领全局。
第64节的中间部位,「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不仅仅是前一节论述的落脚地,同时,也是本节的中心思想之所在,并且继续延伸,仍然是下一节所有内容所围绕的核心。
换句话说,第65节的全部内容,还是在围绕「无为」、「无执」这两个主题在做文章。
在「无为」、「无执」二者出现之后,第64节本身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论述。通过「民」之「无败」与「圣人」之「无败」的转换、过渡或者说对比,暗含了「圣人」之所以「无败」,并不像「民」那样,仅仅是慎终追远,或者深谋远虑的结果。而是另有原因,即「无为」、「无执」。
「无为」、「无执」与「慎终追远」的差别,可以粗略的被视为事件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分野。当然「圣人」并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的路径,不同于「民」。所以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差不多的行为模式,但是骨子里却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二者的目标有翻天覆地的区别。
四、「稽式」只能是正面的「治国之道」。
第65节关于「稽式」的重复介绍,表面看来可能有无病呻吟的感觉,但是实际上,《老子五千言》借助这个几乎看不到任何用处的表达方式,透露了语言之外的隐形的内涵。
1、作为「稽式」的方法,是长期沿用的惯例。
也就是说,《老子五千言》想说的,是目前所讨论的内容,究竟是不是「稽式」,需要读者自己去甄别判断,大概率当然不是,但是作者有不便于明说的理由,所以才借助了外力,即通过强调所讨论的对象是「稽式」,也就是赋予了一个独特的身份,来标明这种区别。
2、作为「稽式」的方法,是读者所熟悉的东西。
等于说只要指出这些东西是「稽式」,就已经基本上是明确告诉了受众,它们是什么,而没有必要再重复称名。
不过是由于时代久远,时过境迁,现在的受众已经不同于当时的受众,所以才会出现不知道「稽式」为何物的误会。
3、由于限制为「治国之道」,即使是现代,锁定「稽式」的隐形内涵也并非难事。
《老子五千言》显然并非故弄玄虚。因为作为「稽式」的「治国之道」,其实锁定的范围已经十分具体,具体到稍加思考就不难想到二者的真身。
「恒知此两者」的说法,也说明这在当时可能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