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洋车
凡是读过老舍先生《骆驼祥子》的朋友也许对洋车还会有些许的印象,洋车在中国出现地比较晚,大致在晚清光绪末年,据说是盛宣怀出使日本带回来的,因此准确地说应该叫做东洋车。
没有洋车之前,早先有清一代的官宦商贾和有钱人家的内眷出行多是使用骡车或马车。这种交通工具动力来自于骡马,还必须有人驾驭。骡马车的档次和大小有所不同,内饰也有差异,较大的能乘四个人,可以前后对坐。当时的骡马车有两个很大的木制轮子,笨重且减震差,坐在上面难言舒适。当然,这种车在城市交通中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实在是有碍市容卫生,骡马毕竟是畜生,出行途中随意拉撒,以至于弄得满大街肮脏不堪。晚清光绪末年就曾出台骡马车的管理条文,其中规定骡马车出行必须装置粪袋,否则给予处罚或干脆禁止出行。
洋车逐渐替代骡马车是在清末,相对而言洋车轻便且卫生。洋车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作用,依靠后座客人重量与前面拉车人对车把的压力调节中间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很小,进而减小了摩擦,可以相对省力。另外,洋车的车轮都安装了橡胶的车胎(当时最好的车胎是英国邓禄普的),这样既减少了与地面的摩擦,又减轻了行驶中的颠簸。
洋车传到了中国,很快就在全国大小城市里发展起来,而且各地有各地的叫法,上海叫“黄包车”,天津叫“胶皮”,广东叫“车仔”,而北京多叫“洋车”,统称“人力车”(也是书中的文雅称谓)。
洋车最盛时据说光北京一地就有将近两万辆之多,可见已成为当时最主流的交通工具了。当时北京有大大小小的车场子(车行)六七十家,像老舍先生笔下刘四爷的“仁和车厂”算是中等的车厂。每个车厂拥有的洋车从十几辆到几十辆,车夫租用车厂的洋车无论是否有生意,都要上缴“车份儿”,如果车有损坏是要赔偿的。
拉洋车的盛年是三十岁左右,岁数过小有力气没经验,客人觉得不安全;岁数太大则没力气,客人会嫌跑不快,因此也是吃青春饭的。“拉包月”的自不必说,拉散座的生意“猫一天狗一天”的无法估量。在路上招手停的洋车固然有,但大多数还是车等人,可等的地界又大有讲究。火车站人来人往总是有活儿,像东安市场、西单商场等城里繁华地段以及有大宅门的胡同也会有生意。到了午夜则要到戏院、影院等娱乐场所揽生意了。
拉洋车的收入不高,城里跑一趟基本上就是几个铜板,一天下来除了上缴“车份儿”,基本上所余不多,也就是挣个“糊口饭”钱。偶尔生意好,弄个猪头肉,来二两散白也就算犒劳自己了。当然混到了自己有车,自然不用再缴“车份儿”钱,挣多少都是自己的,这该是“祥子”们最高的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