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长绍伊古倡议“迁都”,俄战略重心转向远东的背后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今天的工作日程十分繁忙,媒体报道他会见了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科学界人士、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机器制造厂工作人员,分别就国家重大经济、政治、军事及抗疫事务发表了意见。

尤其是他在会见前者时表示,国家应当迁都西伯利亚,并在这里建造3—5座人口至少30—50万人的大型科学、工业和经济中心。

这是不同寻常的。

俄罗斯国内政治正在经历剧烈变动,尽管普京的总统地位稳若磐石,但他继续连任在国内外已面临巨大压力,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其所在的权力结构在最近一年多来也进行了重大调整。

去年初,普京突然解除了其老搭档梅德韦杰夫的总理职务,任命纯技术官僚、前联邦税务局局长米舒斯京为新任总理。

年轻的老领导、比普京整整小13岁、曾担任总统和总理两大显要职务的梅德韦杰夫转任微妙的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用中国的传统思维来看,这一职位显要,但并无实权。

随着“统俄党”新一届领导机构改组进程的启动,梅德韦杰夫不再列入新一届统俄党领导人名单中,意味着其将从俄罗斯权力中心逐渐淡出,甚至可以确定,他将不再是普京的继任人选。

与此同时,普京的另一位重量级老搭档、俄紧急情况部创设部长、现任国防部长绍伊古的地位变得更加突出。

与梅德韦杰夫从统俄党领导层退出相应的是,绍伊古受到普京提名,成为新一届统俄党最高领导层前5名候选人之一,而且排在首位,可见其在普京心目中的分量。

具有象征意味的一个事态是,普京今年为数不多的外出度假活动——前往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游览,绍伊古是唯一的主要陪同者,和普京一起,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中。

这些都显示出,在梅德韦杰夫实质退出普京政府二号人物角色后,替代者是绍伊古。

根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3月中旬的一项民调,俄罗斯人认为普京、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和国防部长绍伊古为保留苏联最佳领域做出的贡献最大。

从中可以看出,绍伊古与普京在政治上更有默契,相同点更多,而且民望甚高,在俄罗斯所有政治人物中,是最有资格成为后普京时代的领衔人物的人选。

上述分析是要表明,绍伊古的政治角色在当今的俄政界至关重要,其公开倡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普京的想法,或者说,他的建议能够从普京那里得到很大的支持,除此之外,它将相当程度上能够在今后多年里得到实际落实。

普京稍早前的公开观点略微与绍伊古的倡议有点距离。他在2021年6月的“热线”节目中说,把政府迁往西伯利亚不能解决地区问题,但部分联邦部门和大型公司总部可以从莫斯科迁往那里。

即便如此,不能就此说普京否决了绍伊古的建议,相反,这些表态说明,他在认真考虑这一建议,并支持先落实一部分措施。假以时日,随着远东地区对俄重要性增强,绍伊古的“迁都”主张未必不会成为现实。

退一万步来讲,根据普京的意见将部分联邦部门和大型公司总部从莫斯科前往西伯利亚,再加上绍伊古创建若干个区分功能的大型城市的建议,也是非同小可的——将可能成为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彼得堡欧洲部分的政治、经济还有军事中心,甚至可能在未来超越欧洲部分。

有关军事中心的建设早已在进行中。

路透社在2020年9月报道,绍伊古在9月17日表示,俄罗斯正在增加其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建立东部战略部队,以应对更广泛地区的紧张局势。

但他没有具体说明所谓的新威胁是什么,以及其军事力量部署的具体方案。

从历史到现实,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对其南边最大邻国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

从绍伊古到普京转移俄罗斯的重心到远东地区的设想和具体步骤,不仅仅像普京及绍伊古早年所说的那样,主要是疏解首都的压力,放在今天来看,其地缘战略企图更为突出。

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战略中心从跨大西洋沿岸向印度-太平洋沿岸转移在过去十年加速了,美国及欧洲的战略目光纷纷转向这里,俄罗斯也不会例外。

过去十分保守、每六年更新一次、很少进行大幅改动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今年新版变化不小。

其中,它首次阐明了“大欧亚伙伴关系”概念,暗示“一带一路”等倡议不能在欧亚大陆占据垄断地位,必须与其他多边倡议相结合。相当含蓄地表达了莫斯科对印太地区正在改变的形势的真实观点及政策取向,而其过去多年致力于将其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的构思,与此不无相关。

由此观察绍伊古和普京有关将俄经济、政治和军事中心部分或逐步全部转向远东的构想,就可见其微妙的战略居心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