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气质很南宋

假如有一架时光摄像机,回放800年来八字桥上走过的人和周边景物的变迁,那该是何等的震憾!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我以为,眼下能代表绍兴传统文化而留传下来的古建筑、古街道已所剩无几,八字桥大概是绍兴老城区最有味道的老桥之一了。最近去了一次八字桥,走在这座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的古代“立交桥”上,看一看桥下的三河四路,望一望桥四周的老房子老街,除了感慨先人的智慧,更多的是一种被时光雕刻过的历史存在感。

八字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南宋时期的绍兴,鉴湖水位高于城内运河,为防止湖水倒灌街市,官府兴修了都泗堰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都泗堰正是调节古浙东运河与鉴湖的一个重要的水利枢纽,也是古城东部运河水运货物的的重要集散地。今天的八字桥和它周边的街区正好就是南宋都泗堰所在的位置。

驻足桥上,抚着刻满了历史皱纹的石桥栏杆,就像撩起了南宋的历史帘幕。当年,作为城市交通要道和货运集散的八字桥街区,曾是多少学士、官宦、富户聚居和交游之地。人们在这里可以南望会稽山,西眺大善塔,在南宋的《嘉泰会稽志》中,此景被称为“河梁风月”,有河、有桥,有船,有人家,无限风光入画来。想像一下,当年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大宋汴京城里的清明上河图似乎在这里得以重现。

漫步今天的绍兴古城,南宋留下的遗迹星星点点,比如沈氏园,见证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名园,是南宋园林的建筑风格,那个镌刻《钗头凤》的词碑就是用800年前的宋砖所砌。再比如,绍兴城市广场旁的大善塔,最早建于佛教鼎盛的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后屡兴屡废,今塔重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明清时得以重修。再比如,城北的古小江桥,位于城区萧山街口,是一座南北横跨浙东古运河的单孔半圆形石拱桥,也始建于宋代,因金紫光禄大夫、著名文学家的江文通故居所在,故名江桥。这座桥还是古时山阴、会稽两县的重要分界桥。

关于小江桥和大善塔,绍兴民间有一副对联曰:“小江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可见,古小江桥与古大善塔相映成趣之美。

绍兴,一个南宋皇帝留下的地名,绍兴,一座古风古韵犹存的城市。

最近,听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说起,想了解中国的历史,唐朝看日本,民国看台湾,南宋看绍兴。我说,对,但不算全对。南宋最后定都在当时称为临安的杭州,但绍兴确实是南宋王朝最后的归缩。宋六陵埋葬的不至是六个皇帝和他们的后妃,埋下的还有一个王朝一百五十多年的繁华和梦想,屈辱和抗争。

绍兴和南宋究竟有多少渊源?

是历史给了绍兴一次向世界亮相的机会。

在南宋之前,绍兴在历史上也曾经是繁华之地,越王勾践在这里构建山阴小城和大城,史称越都。勾践从这里出发,问鼎春秋霸主。后来秦始皇一统中国,会稽改名山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朝代的更替,中原的战乱往往让北方士族和豪门把它当成南渡的首选之地。但是,无论是被叫做会稽、山阴还是隋唐时的越州,其规模顶多只相当于今天的二三线城市,与中原的六朝古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是谁让绍兴在一夜之间成为一线城市?

靖康元年(1126年),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遭受了一次几乎灭顶的灾难,随着汴京城的沦陷,数以万计的北方官吏、将士和成千上万的北方移民大量涌入越州,使当时地处江南的一座小城立即变得热闹起来,历史上出现了继西晋末年“永嘉南渡”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移民潮,当时的越州与杭州、苏州等地一样,“号为士大夫渊薮,天下贤俊多避地于此”。陆游曾经说过:“予少时犹及见赵、魏、秦、晋、齐、鲁士大夫之渡江者。”大宋的士大夫争相来到越地。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一个朝代的更替,大多会有一个女性执政者被推到历史的前台。靖康二年(1127年),大宋几度被废的元祐皇后孟太后出场了。那一年,徽钦两帝被掳而北去,大好河山顷刻被金兵的滚滚铁骑碾碎得一败涂地。

孟太后原本是北宋哲宗皇帝(宋徽宗之兄)的皇后,端庄贤淑的她只因是哲宗的祖母高太后所选,为哲宗皇帝所嫌弃,大半辈子在凄冷的道观里度过。又因为孟氏多次被贬,不在皇室名册中,且居住在宫外,靖康之难时,幸免了被俘北上的命运。

孤独一生的孟太后做梦也没想到,世事流转,在她51岁的时候,这个世界突然想起了她,大宋的破碎江山这回攥到她的手上。

金军撤退后,汴京城留下了张邦昌为首的傀儡政府。张邦昌自量没有号召力,就招来孟氏撑腰,册封其为“宋太后”,出身名门的孟太后识大局,有担当,果然没有辜负高太后的重托,不但没有对宋室反目相向,而且竭力寻找宋室遗孤,以期光复。当她得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因执勤在外而未被掳北时,立即秘密去信劝说其称帝。

有了孟太后的诏书,21岁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年号建炎,是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如此,宋室王朝得以延续。

建炎二年(1128年)的那个冬天,在金兵的穷追猛击下,孟太后为首的南宋小朝廷在呼啸寒风中抵达杭州。面对内外交困,孟太后沉着应对。她一面曲意抚慰叛军,一面悄悄命令韩世忠、张浚等北宋旧将火速勤王。叛乱平息后,高宗复位,孟太后立即撤帘。

谁也不曾想,一个早就被北宋皇室遗弃的女人,一肩将宋王朝从北方挑到了南方。

自此以后,宋高宗对她十分孝敬,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无奈孟太后积劳成疾,绍兴元年(1131年),55岁的孟太后去世,安葬在绍兴宋六陵。

南宋王朝该在哪里安个新家呢?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又大规模南下,宋高宗赵构从杭州渡钱塘江来到了越州,驻跸在越州。金兵尾随而来,宋高宗只得从明州(今宁波)坐船逃至温州,次年四月才因金兵北撤再度返回越州。

回到越州后,他诏令天下,以越州为行都,以州治为行宫,并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1131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

越州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绍兴。

高宗为什么选择了绍兴?也许在无数次逃难之后,高宗最终看上了有“重江之险”又相对比较安全的绍兴。绍兴临海,一旦形势危急,可以从海上出逃,绍兴也靠山,面对金军的追杀,可以暂避深山老林。一心想让宋室活下去的高宗认定,这个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可以让大宋逢凶化吉,起死回生。

高宗选对了,是绍兴这块福地挽救了大宋,金兵暂停南侵,南宋在江南也渐渐站稳了脚跟。而赵构把绍兴定为行都,给了绍兴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原本的江南小城一夜间变成了举国的政治中心。

绍兴二年(1132年)初,南宋从绍兴迁都到杭州。绍兴作为南宋的临时都城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零八个月。但这一年多时间,却让绍兴成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整个城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等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对日后绍兴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即使后来定都杭州以后,宋廷也一直是把绍兴当作陪都来看待的,其地位明显要高出其他各府。绍兴六年(1136年),宋廷规定首都临安以外的全国大邑四十处,绍兴名列其首。

高宗之后的南宋,风景优美的绍兴吸引了大批的北方移民迁居于此,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绍兴府共有户二十七万三千三百余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人口一百三十七万左右,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到了南宋后期,绍兴的人口规模也一直较大。那时,绍兴开始普遍种植小麦,这是北方人大量南迁的结果。

移民的另一个结果,使绍兴原有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改变。

随着人口增加,荒地被大量开垦,当时,有大臣提出,如果废鉴湖为田,每年可得十万石米,可是此说遭到宋高宗反对,他说:“若遇岁旱,无湖水引灌,即所损未必不过之。”经高宗这么一说,九千顷的鉴湖在南宋得以基本保存。

那些年,绍兴的城市建设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绍兴城内的街坊合计三十二坊。但到了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绍兴府城内的厢坊骤然扩大至九十六坊。这充分说明,绍兴城市的范围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扩展。

南宋嘉定十四年到十七年间(1221-1224年),地方官员又在府城内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除了把罗城和水陆城门作了一番修缮外,对城内的道路、河渠、桥梁等也都作了一番新的规划和修建。绍兴城市的厢坊建置、街衢布局、河渠分布等,由此大体定局。此后绍兴的城市格局直到清末以至民国,都基本保留了南宋时期的格局。

到了南宋,绍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水城,城内城外水网密布,因此南宋时期绍兴大量建桥,绍兴府境内有238座桥,其中府城绍兴就有99座。桥上往往建有亭、屋,桥墩,栏杆雕凿精美。到绍兴二十七年(1157)时,绍兴城市的景象已与过去完全不同了。

当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状元,名叫王十朋,他在府城卧龙山顶俯瞰了城市全景时,大呼绍兴已是繁华大都市了,“钟鸣鼎食,邸第相望,舟车往来,烟水相接”。为此,王十朋发出了“栋宇峥嵘,舟车旁午。壮百雉之巍垣,镇六州而开府”的感叹。此后,绍兴更是号称“天下巨镇”,“荆、扬、梁、益、潭、广,皆莫敢望也”。

南宋时期的绍兴,都市经济繁荣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南宋绍兴的酿酒业、造纸业、丝绸纺织业、雕版印刷业、制盐业等都称盛于世。今日的绍兴酒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定型,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丝绸业也在全国占重要位子,当时绍兴的越州尼罗寺绫“名著天下”。而绍兴与徽州、成都一起并列为全国三大造纸业中心,出产竹纸和敲冰纸。

商业更是繁华,绍兴是当时著名的商业大都会。城内外商贾云集,店铺遍布,百物汇聚,酒肆林立,正如陆游在诗中所说的那样,“城中酒垆千百家”。

市场众多,仅绍兴城内的市场就有:照水坊市、清道桥市、大云桥市、江桥市等十多处。城外的市场更为繁多,南宋中期,会稽、山阴两县境内分布着二三十处市镇。众多的市场,组成了紧密的商业网络,加速了货物流通。而且自那时起就有了专门的商品交易市场。如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所在地区盛产茨(俗称鸡头)和杨梅。每当这两种土特产品上市时,当地都热闹非凡。

陆游的诗中对南宋绍兴的草市活动有不少具体的描述。如“三三两两市船归,水际柴门尚未开”等,都反映了当地农民赶夜市归来的情况。农民们白天在田间耕作,夜晚赶市出售自己所种的农副产品和采购家中所需的物品。

南宋繁荣的市场活动,主要是通过横贯东西的浙东运河等交通路线与外部市场发生紧密联系。浙东运河早在北宋时,就已是沟通浙东和浙西的重要通道。南宋时,经过地方政府一系列整治和疏浚,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萧山、上虞段可行200石舟,山阴、余姚段可行500石舟。官府纲运和民间客货运输极其繁忙。王十朋路过绍兴,说绍兴“航瓯舶闽,浮鄞达吴,浪桨风帆,千艘万舻”。通过这条运河,都城临安及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绍兴。而南宋空前发达的海外贸易就是通过浙东运河打开通往世界的路。

绍兴也是南宋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自宋以来,朝廷在城西北隅的鲤鱼桥和锦鳞桥之间兴办了贡学。此外还设有府学、县学和书院等。书院有著名的稽山书院和和靖书院。稽山书院位于卧龙山西冈,淳熙八年(1181年),理学家朱熹提举两浙,政余之暇,曾到稽山书院讲学。

在宋代一以贯之的“重文教,抑武事”国策的推动下,绍兴人读书风气大盛。因为京城近在咫尺,所以绍兴读书考科举的人很多。南宋时,绍兴考取进士的人数达350余人,考取状元的有4人。南宋一朝共有状元49个,如果以187个州郡平均,每个州只有0.2个状元,而绍兴却有4个,由此可见南宋对绍兴文化的影响。

在绍兴历史上,还出过一个土生土长的南宋皇帝,他就是宋理宗赵昀,在位四十年,曾联蒙灭金,发兵收复中原,报了“靖康之耻”的家仇国恨,然而积弱难返的南宋唇寒齿亡,面对日益强大的蒙元帝国,当时就留下了被灭亡的隐患。埋宗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回头再说,南宋宁宗弟沂王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亡,命宰相史弥远寻找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王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给了其幕僚余天锡。余天锡坐船途经绍兴城西郭时,看到几个小孩正在河中游泳。他眼前忽见有一条龙环在一个小孩的四周,忙叫船家停船。一打听,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第九世孙,叫赵与莒,其家族与皇室只是远亲,且已几代定居在绍兴,一直过着平民的生活。

“赵家后代,就这么定了”。史弥远当时正当道,其权势如日中天,他应该是有心扶持这位平民出身的王子。宁宗之后,史弥远废宁宗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与莒为新帝,改其名赵昀,是为宋理宗。

后来,绍兴城西郭的那座桥被叫做会龙桥,意思就是会见真龙天子的地方。

后来,蒙元铁骑以势不可挡之势入侵了偏安江南一百五十多年的南宋,“崖山之战”后,南宋从中国版图上彻底消亡,随着临安之战的结束,南宋在绍兴留下的雅致和繁华随着元军的到来,无情地烟消云散。

宋理宗这个来自绍兴民间的皇帝赶在亡国之前驾崩,葬于绍兴宋六陵,史称永穆陵。

元初,西藏佛教僧人杨琏真伽到绍兴盗掘南宋皇陵。理宗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拖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理宗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统治者,其躯干则被焚毁。

这是宋理宗生前万万没有料到的。

理宗的头颅直到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被找到。明太祖得知此事,叹息良久,派人找回理宗的头颅,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帝王礼葬于应天府(江苏南京),次年又将理宗的头骨归葬于绍兴永穆陵旧址。

很多人说,今天的绍兴人性格中已经没有了古越人的特点,我以为不尽然。

古越人的特点是勇悍、忠义和敢于冒险,这貌似对于今天的绍兴人来说,确实已经不太常见了。但是在关键时刻,绍兴人就会有这种个性突现,鲁迅以笔书写民族脊梁,秋瑾演绎巾帼英雄传奇,徐锡麟以热诚捐躯革命……在推翻满清、复兴中华的路途中,绍兴可以说是贡献了成千上百个富有冒险精神的革命志士,宁做刀下鬼,不走平常路。

但是,普通的绍兴人,仿佛更多了南宋的真传。在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南宋时代,大量移民的涌入,绍兴仿佛完成了一次基因转变。即使到如今,绍兴人总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读书出仕是第一正道,而务实经世则是第二条出路,经商办厂、市场发达、安居乐业成为绍兴社会的显著标识。可以说,南宋的特色是文和柔,在文弱中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

高宗皇帝当年带着一班文臣武将驻跸在绍兴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让一个王朝活下去,活下来以后怎么活得精彩,到最后还是传承了祖制。

文弱的南宋早就过往,然其精神生生不息。

走过南宋留下的点点遗迹,我总在回味,绍兴的底子是古越的,绍兴的气质却是南宋的。从今天绍兴的城市规模来看,她不是大城市,也不能算小城市,她早已从南宋那些年重回二三线城市的行列之中,但是无论是文化的基因还是文化的张力,绍兴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城市,绍兴一直都流传着南宋气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