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钱越多越糟糕 | 赚大钱的逻辑
1
早上睁眼就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京东掌门人刘强东操着浓厚口音的Suqian English(宿迁英语,东哥语),回答主持人的提问。
废话不多说,大家直接看视频。
视频里,刘强东大概表达了这么几个意思:
1. 钱的确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但多数时候,只是钱越多越糟糕。
2. 钱的作用取决于你如何掌控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变得很有钱,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怎么用。(所以要懂点金融呀哈哈哈哈哈哈)
3. 钱并不能带来快乐。
4. 钱只是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副产品。
看完视频我的第一反应是,哈哈哈哈哈哈,有钱人真踏马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信你看:
普通家庭马化腾,悔创阿里杰克马,一无所有王健林,不识妻美刘强东、顺便挣钱丁三石…
但当我笑了没几秒,就转入了对以下两个世纪难题深深的沉思:
1. 为什么大佬们都说钱不重要,但偏偏又赚了那么多钱?
2. 为什么我天天都把钱挂在嘴边,但偏偏我却是个穷逼?
2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最简单的就是把大佬的成功归结于「运气」或者「时代」。这样的归因有没有错呢,没有错,但绝对远远不够。
为毛运气没砸中你?
为毛时代没有选择你?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逻辑,的确和普通人不一样。
比如,普通人都在调侃大佬们认为钱不重要,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我认为,大佬们发自内心,的确就是这么认为的。
所谓的钱不重要,并不是空谈理想情怀,也不是否定钱在生存层面的作用,而是不会把赚钱这件事本身当做很重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去追求。
「钱只是追求梦想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这一点,几乎是所有大佬赚大钱的共同逻辑。
梦想是个很虚的词,如果你把它替换成「一个远大的目标」则显得接地气得多。
追求远期目标与追求眼下利益的区别,是大佬和普通人思维模式最根本的区别。
3
这里面深挖起来,很有意思,大家其实要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机会才能赚大钱?
让我引用一下我上一篇文章结尾提到的那句不是很有名的话:
所有人都意识到机会存在之时,往往也就是机会结束之时。机会永远在怀疑中产生,在争论中壮大,在分歧弥合时达到高潮,并迅消失—秦小明。
一定是在机会刚刚起步时你就抓住了它,你才能凭此赚大钱。
当人人都知道它是机会时,机会本身就已经消失了。
这个后面的道理很简单,其实就是竞争,或者叫无套利均衡。
往往在机会产生时,绝大部分人都对之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在此阶段,人们甚至不屑于争论它的存在,因为根本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比如马云爸爸当年做电商↓
后来机会慢慢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反思之前对它的质疑,并尝试去接受。但此时主流舆论还是怀疑和否定,于是大家就开始争论不休,开始吵架,谁也说服不了谁。
比如京东在上市之前,市场上一直有质疑其高成本烧钱自建物流的模式难以为继的声音,包括马云。
再后来,当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判断后,大家迅速加入市场。而此时,进入的门槛已经足够高,壁垒已经足够大,所以大部分人再冲进去,就只能是炮灰。
比如微博一开始起步时,理论上新浪搜狐网易这些同是媒体出身的传统平台都有机会,但当新浪已经建立了明显优势之后,其他两家再跟进,就无论如何也搞不起来。
再比如,当2015年A股涨到5000点左右,绝大部分人都确信它就是如日中天的牛市,并冲进市场时,你面临的就是严重高估的价格水平,再往后的情况,大家都懂。
4
无套利均衡本身是金融市场非常专业的概念,指的是任何一个资本资产的定价,在两个市场不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比如白菜是一个资本资产,在A市场的定价是5块,B市场是4块。如果没有任何交易成本,这个价格差就会被套利行为消灭。人们会在B市场买,在A市场卖,最终均衡价格在4.5。
无套利均衡的实现,虽然会受制于交易成本,但它是市场里很底层的一种根本性趋势性的力量。这种思想,对于我们思考市场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把无套利均衡的思想放大来看,指的就是
由于竞争的作用,市场不会存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如果存在,竞争会使得这种机会迅速被消灭。
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行业回报存在「周期性」,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赚大钱的机会,总是存在于机会萌芽初期。
在机会萌芽初期,绝大部分人都只会对其视而不见,或者看见了也不会相信。
普通人的思维是「看见了才相信」,或者「看见了也不会相信,除非它真的带来了实际的回报」
而大佬的思维是「相信了,才会看见」,并且身体力行参与其中,把看见的东西变成口袋里的钱。
这就决定了,在机会萌芽早期,抓住机会的是很少的一部分人,此时市场还根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竞争。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看到了先行者获得的回报,竞争就开始加剧。
此时再进入市场,要么因为先行者建立起的巨大门槛(其实是一种巨大的交易成本)无法进入,要么因为充分的竞争只能获得平均回报。
前者典型如腾讯对社交的垄断,后者典型如「微信公众号」这一自媒体平台。现在你开个公众号,和四五年前开个号,所能获得阅读、关注数的差异有多大?不言自明。
5
回头来说第一部分提到的最后两个问题。
大佬认为「钱不重要」,其确切含义是:
当下眼前的钱不重要,因为未来可以赚到多得多的钱。
梦想的商业含义,就是放弃眼前利益,转而追求未来大得多的收益。
因为他们的目标是长远的,是未来的,是带有不确定性的,因此天然地,大佬们就面临比普通人少得多的竞争。
更彻底地,
有大梦想的人,压根考虑的就不是竞争,而是格局。
所谓格局,即是「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望远镜看到的视野范围,不要说竞争者,可能连人都还没有。
普通人会怎么想呢?
从小学钢琴、武术、足球、画画…….
上学了报辅导班、请家教、住学区进好学校……
毕业了进大公司、搞金融、搞互联网、念MBA……
以上哪条路,不是充满了尸骨累累的竞争者?以上哪条路,可以为你带来赚大钱积累巨额财富的机会?以上哪条路,是大佬们典型的成长之路?
普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尽管他们时常会有「社会精英」的错觉(这一错觉在行业回报相对较高的环境里更为盛行,如投行),但最终也不过是获得一个竞争均衡下的平均回报。
削尖脑袋努力一辈子,终于变成了平凡人,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宿命。
行文至此,理应加入一首合时宜的歌了:
平凡之路 朴树 - 猎户星座
为什么普通人总会盯着眼前的利益,或者说,为什么普通人都会觉得「钱很重要」,更准确地,觉得「眼前的钱很重要」?
因为竞争者众。
竞争者众有两个副作用:
一是眼光变得短浅,你关注的对象,永远是身边的「竞争者」。
老子不能输给隔壁老王,我的小孩不能比不上班上同学,老娘背的包包怎么也不能输给单位那个阴阳怪气的老女人……
二是不知不觉随大流,你的选择,无形中会变成身边人集体「投票」的结果。
这一点你自己可能都不会意识到,但你细细去想,一定细思极恐。你会发现,大部分的选择,都是参考了身边人的做法,变成了大家集体意识在你身上的投射。而有意思的是,他们从某些维度,又是你的竞争者。
目光短浅和随大流这两点,已经足够让绝大部分人都只选择眼前的「利益」,因为那意味着安全感。
在竞争者众的环境里,安全感意味着拥有,现在、立刻、马上、百分之一百的拥有。
而那些牺牲现在来推迟拥有的人,则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愚蠢的,甚至是傻逼的。因为如下这个显然的事实:
心怀「梦想」的人,不少不仅失去了现在,最终他们也失去了未来。
别误会,我并没有鼓吹,也没有鼓励大家都去放弃现在,放眼未来。我们要接受「大部分人都是大部分人」这个社会运转的现实。
我要表达的只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拼命努力赚钱比谁都想赚钱,但最终却是穷人。而另一部分人,一直说(眼前的)钱不重要,但最终却赚了很多的钱。
竞争均衡背后当然不仅仅是对现在和未来的不同选择,它还有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对风险的理解,以及,更重要的,是对机会成本的理解。
对机会成本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采取的不同行动,最终将人们划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少数人,是引领者,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另一类,则是多数人,是追随者,是滚滚历史洪流最底层的泥和沙。
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