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七节3.7.1理性的相关概念
第三章 从需求到人生意义 第七节 人生的理性
3.7.1 理性的相关概念
理性是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大体指人类运用意识活动来处理概念关系的思维能力。相对的,感性是用本能来处理外部刺激并直接做出相关情感反应的感觉能力。理性的表现形式如思考、辨析、克制、有意学习等。一般来说,理性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向目标,并遵循确定的思维规律。理性是人的特有属性,理性的实质是人类文化意识高度发展的结晶。以上万年文化积淀通过大脑生理进化和无意识积累而形成。理性是一种先天潜质,并不是先天的现实能力,比如狼孩现象以及日常社会中因教育水平的差别所呈现的理性水平差别即是例证。这种先天的潜质需要外部刺激在合适的时间内来唤醒。
理性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严重的神经系统的病变必然影响理性思维过程,但是一个超常发达到一般人难以理解程度的大脑思维过程,也有可能被社会认为是“精神反常”。这是说所谓的理性,仍然是人在社会普遍性的基础上对大脑思维水平的一种规定,不会被理解,就不会被接受。所以作为一种行为智慧,人类只应否定自己经历过的非理性行为,而不宜贸然否定一切前所未有的新生的思维形式,除非这种思维已被实践反复证明是错误的。
人的大脑能不能保持良好的理性状态,还与外部刺激的性质相关。由于本能居于灵魂的核心部位,当本能发动且所携带的驱力大于临场理性驱力时,相应的理性即刻丧失,本能所携带的驱力是否大于理性携带的驱力,主要看本能受内外刺激的强烈程度。一般来说,对本能的最强刺激首先是食与性两大基本要素,其次是占有欲,再次是享受欲。通常情况下,本能发动决定于内,但起因于外。内在的生理机制很难控制,因而人们只能依靠控制外部环境来降低刺激烈度。个人修炼是如此,社会治理亦是如此。
理性不是一种固化的具体理论,作为一种思维形式,理性有规律但无法则,理性并不存在于他人的眼中,不以他人的判断而存亡,他人只能根据普遍认知来作出判断,但这种判断是以己度人,实际上并不精确。个体通过反省的形式,来确认理性,对某一想法、欲望,如果能够进行反省,则有理性,否则就无理性。一个人在产生了某种强 烈的欲望甚至冲动时,能在即刻意识到这是本能冲动但无法控制,则说明他是理性的,尽管最终还是选择了释放本能,但这种“释放”已受到了一定的时间限制。
理性是一种思维能力,各人的具体思维结构分别表现于不同的领域,因此不同个体之间并没有完全相同的理性结构。在某个方面的理性力量可能强些,在另方面则可能差些,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面都会受到较大的非理性因素影响。一般的说,生理方面的欲望愈小,则该方面的理性相对强大。心理方面的好强欲望愈小,则相关方面的理性相对强大。理性力量大小主要是与自身该方面的感性力量比较而言,综合地说一个人理性能力强,也是指该人相对他人的理性涉及面较广而已,并非在彼此之间进行理性驱力大小的比较。
理性有两类表现形式,一是对象思维,二是万象思维或无象思维。对象思维指对单一的,有具体形态的各种存在实体的思维,如具有自然,社会具体内容的各种具体问题的思维;无象思维指对无具体形态的,针对所有存在实体的思维,如数学,哲学思维等。对人的行为功能来说,前者是操作,后者是定向;前者是将已确定的事情办好,后者是将未确定的事情选择正确。就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大都是重复性的内容,按习惯与常例进行,因而主要涉及操作,很少涉及定向,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高层次的数学哲学思维很少进行,很少对人生方向进行特意反思。
理性的最主要标志指逻辑思维形式,而不是特指“正确的”逻辑思维,就是说,理性本身并不保证思维的正确性,也不要求一定要遵守权威的或社会主流的思维逻辑;理性只须保证个体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为什么而想和根据什么在想即可。但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许多个体实际上只是在浅层上而不是深层上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就是说不知道自己表面上的“逻辑推理”暗中正受到生理因素或潜意识的支配,所以,社会中所谓“正常”的理性其实都是不完全的。
所有的理性形式都被限制在一定的逻辑规则中,规则就意味着有限性。但宇宙之大之复杂,以我们人类目前的认知能力来说,只能认为是无限的。以有限去把握无限,必然挂一漏万,对此哲人早有总结:形象永远大于思想。理性思维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知领域,但自身的规定性又限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使得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思想革命都非常艰难。尽管我们可以用所谓的“科学态度”来为这种艰难性进行辩护,但实际上并不能否定理论规则内在的保守性。
有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我们可称其为“反理性”,“反理性”并不是与理性对应的概念,“反理性”指一种有意与自己的理性相对抗的“理性”,即明知某种作法,想法符合自身的根本利益甚至眼前利益,但是却用某种特别的想法予以否定,即用标新立异的“理性”否定常规的理性。这种特别的想法也有其“合理性”逻辑,但本质就是故意不讲后果的“反理性”,比如自虐现象,故意任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比如画蛇添足等。在社会生活上常见的为了否定某个人而否定本来正确的东西,为了推崇某个人而推崇错误的东西,都是心里明白但却因荒谬的逻辑故意胡思乱想,日久成习,竟真地以谬为正。“反理性”尽管也有自己的内在逻辑,但本质上是个体灵魂的畸形扩张,是意识的肿瘤,惯而成性,对人生遗害无穷。
理性与道德性并无直接联系,道德是特定文化意识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意义,理性是一般逻辑思维的体现,具有一般的心理进化意义。不同的道德观都具备各自的逻辑,对同一对象,不同的道德观之间没有比较意义,但对同一结论的不同逻辑推理却有比较意义,其高下之分,标志着思维水平的差异。于社会关系来说,不同道德观可能会使人们分道扬鏣,但不同的逻辑却可使人们相互启发并促进完善。对大多数个体来说,理性是道德性进步的动力,理性水平的提升必然促使道德观的完善。
有一种理性思维是与其所处时代的道德规范相冲突的,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对可预见的前景进行超前性思维,另是对不可预见的前景进行“反社会”思维。一般来说,当时社会对于前者的价值易于肯定,对于后者的价值易于否定。但是,这个观点涉及到理性的彻底性问题,不能以与世俯仰地随声附合。任何理性思维,其产品必有理性的价值,但理性的价值与人类某种特定文化的价值并不等同,因为特定文化观念只具备特殊性,没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因此对思想理论的道德性批判是徒劳无益的。
知识本身不是理性,但因为理性是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对理性有强化作用。这是就一般科学知识而言,特殊的知识类型,比如宗教知识,甚至于有关迷信内容的“知识”,虽然就其知识运用的形式来说,也会显示为特定的“理性思维”过程,但就实质内容看,则是反理性的,是理性的扭曲或变态。就是说,一切反科学的“知识”对理性都有弱化影响。
理性是人具有的特性,其作用范围甚至可延伸到人的梦中。人对外物的认知,并不单纯是本能的选择和感官的觉知,而不可避免地伴有利益判断的成份以及彼我关系分析的成份。因此在人际情感中,理性也就成为一个独立的感知成份,也许其瞬间作用不及感性,但在短期内与感情同功同值,在长期时限中,理性将处于优势地位。理性对感情的影响比与情感的影响要复杂得多。感情是双方或多方的情感互动,但理性判断也是互动的,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相谈甚欢而引为知己,也有一言不合就分道扬鏣的情况,都出于理性的判断。尽管这种所谓的“理性判断”从本质上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末枝细节。
人们把理性赞誉为“神性”,也正说明其与人性有所区别,就是说,人不可能有纯粹的理性,康德先生有纯粹理性之说,实际上仅仅是一种抽象概念之间的游戏,他忘记了任何抽象概念都是具象事实的概括,脱离了具象基础的的抽象是不可能的。所以康德先生用“纯粹理性”推导出的“绝对命令”仅仅是他自己的一种臆想而已,很难列出事实根据并进行验证。
由于人通过感知外界而获得最基本的概念,且理性活动的最终结果仍然需要感知来消费。所以理性不可能脱离感性而孤立存在。在理性活动过程中,也时时处处有感性对象不断浮现。因此我们不妨说理性是对感性的抽象或符号化结果按经验规律的推演过程。任何人只要有经验规律,就是有理性。一般而言,理性的强弱在性别上也表现得较明显,呈男强女弱状态,这种情况大约与两性大脑先天运行状况的不同有关,也与个人成长历史及生存环境有关,就是说,理性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一种思维习惯。
认可理性的非纯粹性,就是认可理性作用实现的两个条件:一是理性扩张的方向与感性具体方向一致;二是在不一致的情况下,理性驱力必须大幅度超过感性驱力。实际上也可以把理性视作人类本能的一种形式,因此要使理性本能强大,只有两途:一是大脑内理性思维的细胞非常活跃,这主要靠早期刺激教育获得;二是外部环境对理性扩张的正面激励即理性的即时利益明显超过感性利益,包括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
作为感性的对立面,理性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