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超仿棉涤纶混纺花式纱生产质量控制分析
现代市场中对于新型纤维的开发偏向于节能环保、提升服装穿着舒适提升,超仿棉涤纶出现以其独特的中空截面设计,优良的易染节能性能,再与莫代尔混纺织物能够很好的兼容合成纤维和纤维素纤维的性能。超仿棉涤纶混纺色纺AB风格纱结合纤维性能和花式纱线的纺纱方式,可以将布面颜色呈现的更加丰满、清晰、立体,在维护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同时更能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服装风格的多样性。本文根据三个方面对新型纤维超仿棉涤纶混纺花式纱生产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一、纤维性能分析
1.1 超仿棉涤纶纤维
超仿棉涤纶为仪征化纤生产的常压易染阳离子(ECDP)改性聚酯短线纤维,规格1.56dtex×38mm,该纤维采用的是中空截面设计,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纤维在常压常温阳离子可完成染色,染色成本下降,具有较好的易染节能;相比于常规涤纶,超仿棉纤维更加柔软,织物服饰穿着更舒适;同款针织面料条件下,超仿棉纤维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可提升0.5级以上。
超仿棉涤纶与常规大化涤纶在物理指标上还是较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纤维物理指标的检验数据上分析,超仿棉涤纶纤维强力明显低于大化涤纶,超仿棉涤纶纤维伸长率较好,在整体物理指标的CV值数据上,超仿棉涤纶纤维稳定性差于大化涤纶。纤维性能在纺纱过程中表现为纤维易损伤成短纤维,牵伸过程中易形成飞花、牵伸吸花和成纱毛羽增多,可纺性不是很好。具体物理指标数据见下表:
1.2 莫代尔纤维
莫代尔纤维特点是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实用性合二为一,莫代尔纤维具有较高湿模量纤维,纱线缩水率较低,纤维干强接近涤纶,湿强力优于粘胶纤维,吸湿性能优于棉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和织造性。莫代尔纤维织物具有丝绸般的光泽,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悬垂性,服装显得更加柔软、滑爽、飘逸,面料服用效果更加,服装档次高。
超仿棉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可以改善产品的耐久性,降低成本,同时赋予产品鲜艳的色彩,能达到很好的替代作用,具有很好的经济和应用价值。
二、超仿棉涤纶混纺AB纱质量分析
色纺AB纱采用的是赛络纺方式,由两根不同颜色或不同成分的粗纱同时喂入细纱,采用双眼喇叭口分置,在牵伸区中平行牵伸,纺出具有独特效果的AB风格纱。超仿棉涤纶/莫代尔 40/60混纺AB纱通过对纺纱过程质量监控和后道织造、染色等使用和布面质量进行跟踪,主要为以下几点:
(1) 风格稳定性:色纺AB纱使用两个粗纱颜色对比强烈,车间生活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同时半制品质量控制、牵伸方式和设备锭差、台差等各方面都是影响着纱线风格稳定性。
(2) 布面质量:织布后布面棉结较多且明显,通过分析70%棉结是中深色B纱中超仿棉涤纶纤维毛羽在织造纱线通道中来回摩擦导致的棉结异常,其他为梳理状态不好导致。
三、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优化
3.1 生产流程
原料预处理→合料→FA002A自动抓棉机→ZFA035混开棉机→ZF1102开棉机→A076F成卷机→FA201B梳棉机→FA306A并条机(三道)→JWF1435粗纱机→JWF1510A细纱机→络筒、包装
3.2 配棉与原料预处理
该品种原料配置60%莫代尔40%超仿棉涤纶,原料规格分别为莫代尔为1.0dtex×38mm、超仿棉涤纶为1.56dtex×38mm,A纱为原液本白纤维配置的白色,B纱为原液纤维和染色纤维配置的中深彩色。在订单上线前考虑纤维特性和染色料的质量,确保订单可纺性在原料处理上需要重视,否则车间生活非常难做,建议原液纤维采用清水养生处理,比例10%为宜,时间控制在8h以上为宜;染色纤维采用抗静电剂配置油剂养生处理,比例为抗静电剂:水为1:10,时间控制12h以上为宜。合料方式为圆盘合料,为了保证原料均匀混合和养生后纤维回潮的均匀分布,同时便于控制清花棉卷的正卷率和提高梳棉可纺性,建议合料两遍后再进生产线。
3.3 清花
根据两种化学纤维的性能特点,清花需要降低打手速度,减少打击点,采取多梳轻打、少伤纤维、少落或者不落的原则,清花ZFA035混开棉机跳过豪猪打手直接往后喂棉,ZF1102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打手速度降为600r/min。为保证后续车间生活和梳棉质量,清花工序相对温湿度控制在60%~65%,清花棉卷米重为420g/m为宜。
3.4 梳棉
根据前面对这个品种质量的分析和A、B纱颜色特点,在梳棉工序主要注意适度梳理、减少纤维损伤、减少棉结。刺棍转速700r/min,降低纤维损伤,盖板与锡林隔距0.22mm、0.20 mm、0.20 mm、0.20 mm、0.22 mm,活动盖板速度为98mm/min,锡林与道夫隔距为0.125mm,强化纤维梳理转移。梳棉车速可以适当降低,生条订单以不高于19g/5m为宜,加强半制品质量指标的检验,梳棉生条棉结标准建议控制在1粒/米,其中中深色B纱需强化对大棉结存在机台的检验和设备调试维护,杜绝大棉结存在。梳棉工序相对温湿度控制在65%~70%为宜。
3.5 并条
花式纱线在车间生产过程中,并条、粗纱半制品订单控制要求比较高。对于该品种,并条工序使用三道并条生产,并合数采用8根并合操作,罗拉隔距偏大掌握较好,并条出条速度控制在300m/min为宜,关注A、B纱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吸花等异常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车进行问题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再开车生产。在半制品质量控制中,末并条干指标控制2.5%以内,并条条干眼差控制在0.5%以内,定量控制要求在合格范围内进行同向控制,降低定量的极差,保证后续风格的一致性,并条工序温湿度控制在55%~60%为宜。
3.6 粗纱
粗纱采用轻定量,合理设置张力参数,调整锭翼压掌卷绕圈数,减少卷绕张力对粗纱伸长影响,降低锭翼转速能更好控制条干、伸长。粗纱捻度设计偏大控制,防止细纱纺纱时出现粗纱脱节断头现象。半制品定量控制上注意定量控制范围内采用同向控制,降低定量极差。建议粗纱定量3.0g/10m~3.5g/10m,粗纱隔距为10mm×26mm×30mm。粗纱工序温湿度控制在55%~60%为宜。
3.7 细纱
细纱采用大隔距、大后区牵伸工艺操作,有利于粗纱捻回的重分布和减少损失,确保AB两个粗纱须条在牵伸区内的排列紧密,提高伸直度。同时可以采用在细纱中档增加中心距为3mm双进单出喇叭口,调小钳口隔距,可减小加捻三角区,有效控制边缘纤维散失,有利于改善条干和纱线的断裂强力,降低成纱细节,更好改善成纱指标。建议牵伸隔距加大为20mm×30mm,后区牵伸倍数加大到1.33倍,钳口隔距2.5 mm。
3.8 络筒
采取“中张力、中车速”的工艺原则,合理设计工艺参数,注重细节和大粗结的控制,降低切疵次数减少接头数量,注意捻接器状态保证接头质量和接头大小,同时强化对接头质量测试。络筒工序相对温湿度控制再65%~70%为宜。
3.9 操作及其他
(1)前纺值车工对于半制品接头质量需强化,对于粗细条等疵点的防疵捉疵工作需要加强,提高整体产品质量。
(2)B纱为中深色配置,做好合料的均匀性,杜绝合料颜色的包差、盘差、卷差等,保证颜色一致性,对于过程中可以加强并条蛛网搭配操作和织布面等方式检验颜色一致性。
(3)超仿棉涤纶混纺品种可纺性偏差,在混纺染色纤维比例较高的品种中变现较为突出,需要提前做好预控,做好原料养生、保湿和强化车间温湿度控制。关注生产过程中车间生活状态,做好生产机台、半制品存量和生产节奏安排,保证生产延续性,如发现车间生活难做时需要停线查找原因,核实后再做安排。
(4)超仿棉涤纶纤维性能导致纤维易损伤,导致短纤维较多,且易存在吸花等风险,对于整个纺纱过程中的牵伸区清洁需要做好,特别是并条、粗纱合细纱牵伸区清洁要处理好,杜绝大疵点产生后附着带入。
(5)细纱工序粗纱在喇叭口喂入的方式、顺序和牵伸区粗纱平行分布都是影响整体风格,同时在设备的选择和牵伸方式尽量采用同机型相同牵伸方式进行执行。使用硬皮辊,防止须条缠绕;注意钢领和钢丝圈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周期的掌握,减少毛羽产生。
(6)风格花式纱上线后要注意纺纱工艺的执行,可采用连织布片来减少台差,对于锭差可以采用逐个管纱挑拣的工作方式进行检验,对于异常管纱进行挑拣报废处理,异常设备问题进行及时跟踪处理。
四、结 语
超仿棉涤纶纤维独特中空截面设计,优良的保温性能和易染节能的性能,其混纺产品在市场前景可观。通过对混纺纱线质量分析和行为性能研究,做好原料预处理工作,优化合料方式和纺纱工艺,弱化纤维打击,强化梳理效果,做好车间相对温湿度的控制,提高纤维可纺性稳定车间生活,细化操作清洁工作,做好花式纱线风格的稳定性,综合各项工作开始形成一个良性系统管控,逐步提升和稳定超仿棉涤纶混纺纱线的生产,从而稳定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为企业创造利润。
作者:龙永生 鲁建波 杨光 张爱丽 郭永娟 汶上如意技术纺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