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花一分钱!捡垃圾、吃剩饭、没车没房,却被万千网友羡慕:这个女人,太绝了

一人一箱,三餐四季,20年不花一分钱……

你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吗?

作为刚从6.18折扣中厮杀出来的我来说,在看到这个故事之前,确实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即便是有,想必他们过的也不幸福。

可事实上,世界上还真的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花钱也很幸福。

这样的群体叫:不消费主义。

这种不消费生活的发起人叫海德玛丽,一个「平平无奇」的德国女人。

1996年海德玛丽给自己立了个flag:

今年不花一分钱。

她身边的人都觉得她有病,是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她不花钱这件事一坚持就是20多年。

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在不花钱的前提下还游历了欧洲、瑞典、意大利等众多国家。

她是怎么做的?

带着满脸问号,我们一起看看她的经历。

不消费主义的海德玛丽并非是穷困潦倒的被迫选择,相反1942年她出生在东普鲁士,父母经营着一家咖啡长,家境优渥,有父母宠爱哥哥疼惜,更有保姆照料。

只是她出生的年代战火纷飞,二战的炮火落到了她家里,父亲被勒令上战场,为了活着,妈妈带着年幼的她和哥哥们踏上了逃亡之路。

至此,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在北德海滨小城艾克福尔德市,成了一无所有的小乞丐,一身破烂。

年幼的海德玛丽无法理解周遭人的冷眼旁观,她疑惑:

为什么钱成了衡量人的标杆?

有钱没钱的人生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悬殊?

就这样,海德玛丽带着对金钱的疑惑大学毕业了,她做了15年的老师,只是不甘平淡,辞职后她自学了心理学,摇身一变成了心理医生。

尽管身边的家人极力反对,但她依然选择坚持自己。

也正是这次坚持,让她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

问诊的间隙她偶然在广播中听到:

加拿大一家公司倒闭,当地失业人数暴增,为了活下去,当地人组织了互帮互助救助站。

简单来说就是:你帮我修房子,我帮你修车,我用家里多的土豆换你家里多的鸡蛋……

大家各自发挥所长互相帮助,不用花钱就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原始的生存方法让海德玛醍醐灌顶:

是不是可以把当地的流浪汉组织起来,搞一个利用自身价值维持的、不受金钱控制的生活圈?

只要你有等价交换的东西或技能,你就可以拿走你需要的任何东西,并且不用付钱。

这种纯粹的生活不就是自己想追求的么?

说做就做。

她每天下班之后就是奔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询问每一个流浪汉可以提供的技能,顺便记录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在奔走中海德玛丽发现,需要这种物物交换生活模式的人,不仅仅是流浪汉、失业者、老人这些弱势群体,甚至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同样需要。

搜集的资料越多海德玛丽越能清晰认识到: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之所以想要的很多,是因为在欲望的驱使下金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买买买才能满足无止境的欲望。

海德玛丽决定先从自己做起,拒绝购入新的物品,包括衣服、餐具等。

海德玛丽的朋友很难理解,按理说她的工资不低,何必逼自己过这种苦逼的生活,什么都不买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海德玛丽则回应道:

'这是自己返璞归真的一个过程,对贫富、物质和需求的认真思考”。

断舍离的意义不正是:清除购买欲、斩断杂念让生活越来越轻松。

海德玛丽的生活互帮互助圈做得越来越成功,4年后她选择了隐退,去寻找更加极简的生活。

她想彻彻底底摆脱金钱的诱惑。

不花一分钱,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海德玛丽退掉租的房子,把家具和用不到的东西捐赠出去,只留了一个行李箱和生活必需品。

在别人眼里,海德玛丽从衣食无忧变成了颠沛流离,连晚上睡哪都是问题。

但是只有海德玛丽自己知道,从下决定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戒掉了焦虑和恐惧,为了活下去,她只能不断突破自己。

她提供法语辅导课程,为了换取手机卡;

她去商店打扫卫生,忙完能换到水果;

但是这样的物物交换不常有,于是她不得不去菜市场捡从菜叶。

最不愁的其实就是睡觉的地方。

朋友们外出工作或者休假,她会用照顾宠物收拾屋子作为交换暂住。

海德玛丽也会在不忙的时候提供心理咨询,而且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她的极简生活本想维持一年,验证没钱也能在现代生活中活下去。

没想到,她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非常好。

这种别人眼里难熬的生活,在海德玛丽眼里成了享受。

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受到了自由,挣钱压力带来的腰酸腿疼竟然也痊愈了。

不消费生活真的太爽,一旦试过,就会发觉自己以前错过了太多好东西,然后再也不愿回去过消费主义的生活。

不上班不消费,难道就是一个废物吗?

当然不是。

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再贫瘠,便不会寄希望于通过物质世界来弥补,而不被物质所奴役的人生,真的很爽。

不再为钱耗费人生,她给自己赢得了看世界的机会,也获得了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物物交换过程中,她结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经常会以交换的方式被邀请去旅行。

于是,一个女人,一个行李箱,一个信念成就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就这样,海德玛丽坚持了20几年,她从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枯燥,因为她很清楚每一天、每一个地方都有未知的朋友和风景等着她。

她是这样评价自己的:

“我不是惨淡的漂泊

也不是寄生虫

我用自己的能力生活

用自己的友善换来别人的信任

和别人用心沟通

走到哪都是受欢迎的”。

海德玛丽把自己10多年的经历,写成了自传《福从天降的实验》,一经出版,便畅销全球,被翻译成众多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发行。

名利双收后,她将收入全部捐给慈善机构,自己则依旧来去一身轻松。

她的事迹被众多年轻人追捧、被众多节目邀请分享自己对极简生活的看法。

她的经历甚至被拍成纪录片:《Living WithoutMoney》。

在这样的极简生活中,海德玛丽不仅更好地认识了自己,还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让更多人懂得了人生的意义。

不可否认,无论世事变化、沧海桑田,有一件事情永远无法改变,那就是我们在被“消费主义”裹挟,直到海德玛丽的故事出现才让我们明白:

人只有在简单的生活中从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而我们的自由和快乐也与金钱无关。

说起不消费主义,德国有海德玛丽,中国有丁红。

丁红,40岁,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35岁留学新西兰,不租房、不购物,靠着挖野菜、翻垃圾箱,维持自己的“极简生活”。

在国内,她全副身家只有一个大背包,晚上公司的员工都走光后,她就掏出背包住在公司。

吃住在公司解决,衣服都是朋友淘汰的旧衣服,出行基本上都选择步行。

就这样,她生活在一线城市,每月花销却很难超过500块。

丁红的故事,让很多人了解到她的生活方式,没有鄙夷更多的是向往。

在一个名叫“Freegan不消费主义者”的QQ群里,成员数已经增至1000人,其中一些人已经开始住在公司。

现在的年轻人身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现实的矛盾、心灵的隐痛、阶层的分化等,让我们纠结、焦虑、困惑甚至恐惧。

极简主义浪潮的背后,其实是我们渴望用简洁的方式,来调节精神状态,从而获得解脱和自由。

1845年,美国作家梭罗只身来到瓦尔登湖,自己搭建了小木屋。独居2年零2个月零2天后,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极简并不代表苦行,是真正了解自身需求的人。

他们不会因为在乎别人的目光而追求所谓的物欲,他们清楚什么是真正必要的东西。正是更加珍视生活中重要的东西,极简主义者才会减少周围物品的数量。

只有极简生活才能抵挡消费主义这条贪吃蛇。

这个世界残酷的真相不是工作压力大,而是: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跟消费主义厮杀,最后遍体鳞伤的其实是自己。”

缓解现代人焦虑和不安的良药不是多打几份工多挣一分钱,而是明确自己要什么,在舍弃中变得自由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