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师“对照条文”举隅(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想学好仲景之学,一定要在熟悉条文基础上,对某些条文进行比照,逐字逐句分析理解,并找到有意义的联系,进而领回到仲师的深意!
接下来的几天,我会利用自己薄弱的理论基础为大家试着介绍自己发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几个具有对照意义的经典条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喘而汗出”与“无汗而喘”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两个条文相映成趣,极具研究意义!首先第34条是讲本来患了太阳中风证的患者,医生治疗上没有坚持继续表解,反而用了下法,这就是误治,里阳大衰进而下利无度,此时,若见脉促之脉,脉促提示体内阳气上冲,说明此时患者表邪未尽,仍要从表解论治,而如果病邪入里,进而化热,热迫于内,其人则喘,热蒸津液,透表作汗,这个时候“热”正是造成“喘”的根本原因,而因“热”而“喘”又是造成“汗出”的原因,所以仲师告诉我们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内清邪热,邪热除则喘止,喘止则汗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对于第35条的理解则是:患者感受风寒邪气,风寒束表,腠理闭拒,则发热恶风、无汗而喘,津液不畅,则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此时我们用“麻黄汤”开达腠理,使邪从汗出,正是中病之法,而这里的“无汗而喘”正可与第34条的“喘而汗出”相互比照,“风寒”闭拒腠理是造成“无汗”的根本原因,而“肺主皮毛”,现在“皮毛”(主表)受风寒邪气,津液难出,所以无汗,外舍于内,故内作喘状,所以这里的“无汗”正是“喘”的直接原因,所以仲师告诉我们时要用“麻黄汤”解表驱邪后得汗出,进而愈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认为仲景在这里特意把两条编排在一起完全是刻意为之,因为他要让你学他的学问不能太过教条,看见“喘”就“麻黄汤”解表,看见“汗出”就用“桂枝汤”调和,这完全是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所以,仲师在这里要让你学会对照联系,让你脑子里时刻绷着一根弦,那就是要时刻要寻求针对造成病症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而不能看到什么就直接认为是什么,临床上一定要多想、多看、多分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