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连载(320)《子路篇》第3章,“名不正则言不顺…..”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yuè)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zhònɡ),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原文朗读】

【注释】

卫君:卫国的君王,此时的卫君有两个,一个是卫灵公的儿子蒯聩,流亡在国外。一个是卫灵公的孙子蒯辄,在国内登基。

待子而为政:如果卫君重用老师您管理卫国的政事。

子将奚先:您打算先从哪里做起。

正名:正其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该承认哪一个是名正言顺的卫君。

:迂腐,死脑筋,不开窍。

:粗野,说话粗鲁。

阙如:对疑难不明的事暂时缺而不言,不妄加评论。“阙”,缺失,空缺。

中(zhònɡ):适当,得当,恰当。

:苟合,随便,马虎。

【白话翻译】

子路问老师:“如果卫国的国君要重用老师您去帮他治理国家,您准备先从哪里做起?”孔子说:“那一定是先端正名分,要弄清楚到底谁才是卫国名正言顺的君王吧!”

子路说:“有这样的必要吗?老师您真是迂腐到家了呀!为什么非要正那个名分呢?”

孔子说:“你说话真太粗野了,仲由呀!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事情,一般都会存疑不言,更不妄加评判。为什么?如果名不正,说出的话就不顺理。说出的话不顺理,事情就办不成。什么事都办不成,如何谈得上重新兴盛礼乐?礼乐如果不兴,那就只能靠刑罚了,刑罚的执行必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也就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所以,君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师出有名,一定先定下一个名。这个名还必须要能说得出口,并看其正不正。然后,说出来的话还要保障能够顺利实施进行下去。仲由啊,你要记住!君子对他要说的任何一句话,从来不随随便便脱口而出,而要力求一丝不苟呀!”

【解读】
1、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

这段话比较长,哲理也比较丰富,要想完全理解孔子的意思,我们必须首先弄明白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14年,其中将近10年是在卫国度过的,所以《论语》中的很多篇章都跟卫国有关系。卫灵公的儿子叫蒯聩,因为受不了母亲南子的风流,想刺杀南子,事败后逃出了国。孔子进出卫国三次,前两次国君都是卫灵公。孔子师徒第二次离开卫国不久,卫灵公就死了,因太子蒯聩早已叛逃出国,所以国人立卫灵公的孙子蒯辄为君。而太子在晋国的支持下同时成立了流亡政府,也宣称自己是卫君。

这样一来,卫国在国内国外就有了两个国君。到底该认哪个卫君?因孔子师徒在卫国呆的时间长了,所以都非常关心卫国的局势,说不定回来的路上还要在卫国逗留一段时间。在论语的其它篇章中,对这段历史有好几处记载,我们参考一下。在《述而篇第七》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这段话展现了一幅什么场景?弟子们想要弄清楚老师对他们父子争位的看法,因此私下里一起商量,子贡口才好会说话,所以他自告奋勇去问老师,但他没有直截了当问,而是拐弯抹角问老师对伯夷叔齐的看法。为什么子贡问的是“伯夷叔齐”?因为他们的事比较相似,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而卫君父子却争得不可开交。孔子当然听出来了子贡的话外音,他也没有把话点破,只是简单地评价一下伯夷叔齐。孔子说,伯夷叔齐追求的是仁义之道,即使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也无怨无悔。听了老师的话,子贡马上就明白了,出来对大家说,卫君父子的这种不义之争,老师谁也不会支持。

听到子贡的传达,可能嫌老师没有明确态度,直性子大炮筒的子路坐不住了,马上进去质问老师,于是便发生了本章的这一段对话。

2、我们详细展现一下本章描绘的场景及过程。

为什么子路这样着急要老师明确态度?因为此时已经到了周游列国的后期,孔子师徒到处碰壁,只有卫国的君王和臣子们还算是善待孔子。孔子师徒这时候正从南方的楚国往回走,当年孔子一气之下带着弟子们辞职不干了,现在哪有脸面回到鲁国呀,唯一的选择还是卫国,否则真的没有地方去了。

这次子路问得好像也很聪明,没有问老师你愿不愿意在卫国为政,而是直接问“如果卫君要用您,你该先做什么?”,好像老师已经答应为卫君做事了。

不料孔子却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一听就急了,脱口而出埋怨老师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您非要这样做吗?之前有人说老师太迂腐,我还反驳他,现在看来,您真的是迂腐到家了呀!您为什么一定要首先正名呀?子路口中的“是”字,有两层所指,一是指孔子所说的“必也正名乎”这句话,二是指别人曾经评论孔子“子之迂也”这件事。为什么子路如此失态,跟老师说话如此放肆呀?因为子路实在是着急坏了。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虽然你不认可这个卫君的合法性,但你以后要在卫国待下去,还要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你咋还能质疑人家作为君王的合法性呀?

孔子一听子路的指责,也急了,毫不客气地说“你太粗鲁了,仲由呀”,接下来孔子说了一大段话,告诉子路做一切事都要“名正言顺”的道理。成语“名正言顺”就是由此而来,这段话的哲理也比较简单,在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3、之后十几年卫国父子争国导致了卫国战乱,子路也死于这场动乱中。

子路当时觉得孔子的话是危言耸听,所以激动地与老师争辩。可是后来的发展结果不仅恰恰印证了孔子的担忧,连子路自己都死于卫国父子争国的动乱中。

卫灵公死后,他的孙子蒯辄在国内登基,蒯辄的父亲蒯聩在晋国成立了流亡政府,父子二人相互争权,都宣称自己是卫君,孔子对这种争夺权位的行为非常反感,所以说他们全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孔子接下来给子路详细分析了卫国接下来一系列的变化形势,最终会导致国家混乱。

果不其然,在孔子去世的前一年,卫国发生了战乱,一方面是在位的儿子蒯辄治国无方,另一方面是流亡的父亲蒯聩打回了国。儿子蒯辄被赶出了国,所以他的谥号叫“卫出公”。父亲蒯聩夺回了王位,称之为“卫庄公”。不管这对父子谁笑到了最后,但都造成了卫国的巨大混乱。

更不幸的是,子路也死于了这场动乱中。子路跟着孔子回国后,先在季氏家当差,后来去了卫国做事,蒯聩打回国的时候,子路正好在卫国,子路英勇奋战忠诚护主,被乱剑砍成了肉酱。当时孔子一得到卫国战乱的消息,便仰天长叹道“子路命休矣”。

4、这段话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本篇的第1章中,子路问政,孔子告诉他“先之,劳之,无倦”。在第2章中,仲弓问政,孔子告诉他“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两章说的都是具体的为政措施,到了第3章,孔子说的是为政的合法性问题,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这时的孔子虽然周游列国处处碰壁,真的有点心灰意冷,他也知道只有现在的卫君,也就是卫出公蒯辄有可能重用他,但他觉得卫出公蒯辄不应该与他的父亲蒯聩争夺王位。

那么,从本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我觉得起码有两方面。

首先,更加衬托出了孔子的人格伟大,体现出了他任何时候都会坚持原则。想想我们普通人,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当有一份丰厚的俸禄在等着你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先想想合不合理、合不合法,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被五斗米折腰的。

其次,可以从子路的身上得到教训。中国人有一句俗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如果当年子路听懂了老师的话,不去趟卫国这场浑水,是不是就不会惨死在刀剑之下了?

  •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