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哲理】人际交往的三个技巧,“大智慧”的人才会懂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人际交往的三个技巧,“大智慧”的人才会懂
听过一个寓言故事:
有个人拿着拖布去拖地,但拖了很久也拖不干净,地板依然是脏兮兮的。
拖布生气地对地板说:“你怎么这么脏啊,我拖了那么久还是拖不干净。”地板淡淡回答道:“你想让我干净,也要先把自己洗干净才行啊。”
拖布看了看自己,非常羞愧:原来不是地板拖不干净,而是自身本就是脏兮兮的。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像故事中的“拖布”一样,只看到别人的不足、指责别人,却很少回过头来检视自己。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说,能够了解和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而能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人,则更高明。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到《道德经》所说的这个智慧的人,少之又少。
很多人总是喜欢犯类似这样的错误:
某项工作不尽如人意时,就责怪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平时聊天时,会把他人的短处或缺陷作为调侃;别人失意、落魄时,就在背后议论或者冷语相向……
俗话说:未经他人事,莫论他人非。《道德经》之所以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是因为在很多时候,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知道说话的分寸。
聪明人的三个说话技巧
第一,不道人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人们也都不喜欢、不愿意自己的生活成为别人的谈资。那么推己及人,自己在日常聊天的时候,也尽量不要谈论他人的是非。
况且,民间有句俗语:“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喜欢道人是非的人,不仅会给别人一种“爱八卦”的印象,还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报复和祸端。
第二,不说人短。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谁是完美无瑕的,再优秀的人,也一定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但即使如此,不代表人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短处公之于众。
很多人在生活中之所以被评价为“情商低”,就是因为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把他人的难堪之处讲出来,使得他人脸上无光。
第三,不言人过。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真正的圣贤,也一定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可见,过失和过错本就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常态。但对待他人的过错,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首先,可以旁敲侧击地提醒,而不是将别人的过错大肆宣扬;其次,大多数人都有羞耻之心,如果别人犯错之后,你还抓着不放,容易让对方恼羞成怒;最后,过错也好,功绩也罢,那都是别人的生活,议论别人不如过好自己。
【结束语】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所谓“知人”,就是要知道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喜好和厌恶;所谓“自知”,就是要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反省自己,并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
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闭嘴的本事。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场合与什么对象面前该闭嘴,是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