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煎包

人生苦短,再来一碗。

美食底蕴

上海自宋代设立以来,历经更朝换代,县衙地址也多次搬迁,从史料上看,生煎包这一特色美食,有考证资料的出现在乾隆年间。

”乾隆十六年二月,苏州至上海,县衙带一行抵祥云饭庄,尝本地风味,尤以生煎馒头味独特,赐名包大祥,传宫中御厨学制。”

乾隆年间也就是1736-1796年间,六次下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第一次下江南,2月到苏州后,路过上海县,当时县衙设在曲家湾(后来的南市光启路县左街口)。

一日兴致好,让县衙带领品尝一下地方美食。问县衙此地可有民间美食?于是县衙带乾隆来到上海镇来榷场(今称为十六铺),也就是元代的县衙地址,附近的一家老店,叫祥云饭庄,饭店经营的本地菜味道上乘,长为接待官府客人使用。其中的点心生煎包更是一绝。县衙觉得生煎包北方地区少有,所以作为特色美食推荐给乾隆,乾隆品尝后,觉得肉质鲜美,喊来饭庄老板包氏,特赐名包大祥,并希望能将生煎包带入北京宫中。

据民间史料记载,包氏后来特地入宫传授生煎包制作工艺,还被赐黄马褂一条,这就是后事了,也无从考证。但是生煎包起源于上海,确是不争的事实。并且有史料记载的就是乾隆16年,也就是1751年,距今至少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上海生煎包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特点为由于上海人习惯称“包子”为“馒头”,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称为生煎馒头。

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上海生煎包外皮底部煎得金黄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葱。闻起来香香的,咬一口满嘴汤汁,颇受上海人喜爱。成品面白,软而松,肉馅鲜嫩,中有卤汁,咬嚼时有芝麻及葱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对它的评价是:“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头靠烘烤,鲜馅汤汁满口来,底厚焦枯是败品。”不仅介绍了生煎馒头的优点,也提醒食客,凡是“底厚焦枯”的可以不买,其至“罢吃”。

下面我们来看看上海生煎包的做法吧
所需材料:
面皮、肉馅、皮冻、蟹黄干贝植物油、特制料包、其它辅助调料等。

美食做法

具体做法:
1.馅料的配方:五花肉末,特制料包,盐,味精,白糖,冷水,姜末,香油,胡椒粉,老抽少许,熟猪油,皮冻。

2.皮冻的做法:肉皮,去油去毛,焯水后加入冷水、葱、姜,大火烧开,用小火煮至皮酥烂。将肉皮、葱、姜取出,弃葱、姜不用,肉皮入冷水中浸一下,入绞肉机绞碎,再放回原汤中重新烧煮,边煮边撇去浮沫。当汤汁呈稠糊状时,即可离火,撒上胡椒粉,让其自然结冻,最后出皮冻。用时入绞肉机绞成碎末即可。

3.将面粉,酵母,糖,盐,与水混合揉成发酵面团备用。

4.姜末,虾米,韭菜,猪肉馅和所有的调料拌匀成馅,包入面皮中。

5.锅内放油,摆进包子,放少许水煎至金黄色,再翻过来煎,直到两面全为金黄色,装盘即可。

(注:煎包子时要用小火,大火容易造成包子外部烧焦而中间未熟透的现象,加入面粉后要盖上锅盖,这样更益于包子熟透;生煎包可以煎一面,也可以煎两面,随个人喜好而定。)

隆冬时节,吃上刚出锅的生煎包,更有利于驱走寒气,嚼出香味,吸收营养。包子顶部收口处的黑芝麻,还有开胃健脾、顺气和中、平喘止咳的奇妙作用。

每一份独特的美味,就像是被神明眷顾的你。
带着理想和爱,奔赴诗和远方

关注我们

公众号ID:神明在人间

谢谢你的每一次在看

图文:巨文荟

整合:楚悦

排版:熊双源

宣传:万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