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皇帝列表】夏朝历史大事年表 夏朝的建立与衰亡介绍
【夏朝王系表 夏朝三皇五帝介绍】
夏朝王系表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三皇五帝
中国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于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意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运豆枢》为伏羲、女娲、神农。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皇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皇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徽》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汉代仍有天皇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帝”原指天地,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管子》《庄子》屡称“三皇五帝”,但都未指实人名。
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五为成数,于是在上述许多古帝王中,遂有罗列“五帝”的必要,并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①《五帝德》所说的皇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②《战国策·赵策》《易·希辞》提出的宓戯(伏羲)、神农、皇帝、尧、舜。③《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皇帝、少昊、颛顼。④伪《尚书序》以伏羲、神农、皇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⑤《通鉴外纪》《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皇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世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大禹治水和夏朝建立】
鲧治水失败
鲧治水失败是大禹治水的前奏。鲧是黄帝的后裔,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其祖先由西北戎人地区迁到伊水和洛水流域(今河南西部)定居。尧时鲧为夏部落酋长,尧封他于崇(今河南嵩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嶽皆曰鲧可。”于是尧听四嶽之言,用鲧治水。鲧认为共工治水失败是因为堵得太低,未能阻住流水,因而他继续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使洪水归流,但是鲧的方法不但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洪水更加泛滥。这时,尧让位给舜,舜是华夏部落的领袖,舜见鲧治水9年未成功,反而使人民不能安居而继续遭受损失,于是把鲧流放到羽山(今江苏赣榆县),最后又将他诛杀。后来舜举鲧之子禹,使其继续其父未竟之业。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治水成功的典范。禹是鲧的儿子,尧时被封为夏伯,18岁时娶涂山氏女娇为妻,自此,与涂山氏部落结为婚姻联盟。20岁时,禹负责治水,他深知要完成这一事业,非一人之力所能办到,因而他向舜提出请求,邀请契(商族始族)、后稷(周族始族)协助他治理洪水,后又邀请伯益(秦国先族)共同治水。禹请舜命诸侯动员大批百姓劳动,并划分各自施工的地域。禹治水与其父鲧治水方法不同,因势利导排除四处横流的洪水,治水和治理农田相结合,在可以耕种的地方,开出田间沟洫,用小水沟既能排除积水导入江河,同时能通水灌溉。“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相传禹一心为公,治水13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禹治水成功,发展了生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博得众多部落酋长的拥戴,所以禹能比较顺利地取得最高统治地位,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最终确立王权。
禹伐三苗
禹伐三苗是夏王朝诞生前禹加强统治的征伐行动。三苗是活动在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势力最强大的一个部落联盟,在尧、舜、禹做部落联盟领袖期间,曾与三苗部落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争夺战。三苗先族是帝鸿氏,他的一个不成才的儿子叫浑敦(四凶族之一),是苗族最有势力的一个酋长,在尧时被流放到嵩山,后南迁,主要活动范围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在江淮、荆州一带。禹在确立王权过程中征伐三苗,禹以奉行天命自居,率领众多邦国君长和5000人的主力南下,沿途又联合当地一些氏族、部落的兵力,直抵三苗根据地——江汉流域。战斗一开始三苗酋长被射死,经过激战,三苗被打败,部众纷纷四散逃跑,有的向丹、汉以南或其他崇山峻岭逃去,有的就地与诸夏之族融合,有的被掳掠为奴隶。现在南方一带的苗族,其祖先就是三苗。征伐三苗胜利后,四方归顺,禹开始称王。
涂山之会
“涂山之会”是禹为了巩固王权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举行的诸侯会盟。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今河南登封县郜城镇)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今河南禹县)。禹为了巩固王权,安抚华夏各部落,以天子名义巡视东南,禹沿颍水南下,当禹到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内),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公元前2070年,各方众多首领来相会,向禹朝贡,行臣服之礼,这些首领们成为王朝统治下的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这即为“涂山之会”。“涂山之会”是禹向四方宣告夏王朝建立的一个信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诞生了。为了纪念这次盛会,禹将各方首领献来的青铜铸了9个青铜鼎,鼎是夏王朝镇国之宝,象征着统一天下九州万国。所以,“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甘之战和启征西河介绍】
禹杀防风氏
禹杀防风氏是禹行使王权的开始。禹建立夏朝以后,原来开氏族部落会议时那种所谓“百兽率舞”,即各氏族载歌载舞、平等相处的局面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争夺权势和奴役下属。《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涂山之会后,禹把国都建在阳翟,禹成为高高在上的国王。数年后禹又一次到东南巡视,禹的这次东南巡视比前一次更加威严。禹来到越地的苗山(今浙江绍兴),在那里住了下来,并下令传谕各地诸侯、方伯于第二年春到苗山相会。相会之期,禹先在苗山的行宫接受诸侯、方伯们的朝见。就在记功封赏和庆功会之后,诸侯防风氏才姗姗来迟,他原想独霸一方称王,禹巡视苗山时,防风氏有意在苗山会期之后才到。“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参加会议的诸侯要执玉帛,迟到的遭杀戮,为了警告各方诸侯,禹下令杀了防风氏,并暴尸3天。禹杀防风氏是禹行使王权的开始,也是禹第一次以天子的权力诛杀诸侯。这表明禹已经由部落联盟首领蜕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
甘之战
甘之战是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夏军在甘(今陕西户县境,一说今河南郑州西,或说今洛阳西南)与有扈氏军的一次交战。禹建国后,选定伯益做自己的继承人,但禹死后诸侯们拥护禹的儿子启,即“益干启位,启杀之。”启击杀益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统治机构,获取中原各部族首领的承认,使子承父位及君主专制合法化,并在钓台(今河南禹州境)召开首领大会,将首领转化为诸侯、贵族,以巩固其统治地位。西方大族有扈氏(今陕西户县),对夏启的夺权及改变制度甚为不服,起而反抗。启遂调集配属战车的王室卫队及诸侯族军数千人,西渡黄河,讨伐有扈氏,双方对阵于甘。在交战前,启对军政六卿及部队下达动员令进行誓师。借口有扈氏犯了“威侮五行,总弃三正”的罪行,宣布“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规定作战纪律:“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御非其正”,即为“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有命,戮于社”《尚书·甘誓》。夏军初战小胜,后又经多次作战,方彻底击败有扈氏。夏朝的军队把有扈氏的军队打败,夏军直打到扈地,杀了有扈氏,这就是我国古代史上最早的著名战役——甘之战,甘之战以夏军的胜利而结束。甘之战后,夏启排除了各种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世袭制度,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
启征西河
启征西河是夏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征伐弟弟武观的军事行动。启是夏朝第二位国王。启灭了有扈氏后,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承认,启效法其父“涂山之会”的方法,下令各地诸侯前来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南,一说今河南登封)相会,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享”,这是继“涂山之会”后又一次重要朝会。这一朝会,“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到此完全确立了。这次朝会后,启弟武观见其兄启做了天子后,一改禹在世时的勤劳、节俭、朴实的作风,使武观产生了羡慕,觉得要是自己称王有多么威风!又认为自己是亲弟弟不必守礼,口出怨言。启感到弟弟武观不服管教,于是“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西河指今河南滑县和浚县一带)。武观被放逐到西河后大为不满,《逸周书·尝麦》记载:“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启命彭伯寿率师征西河,武观来归。”所谓“以西河叛”,就是拥兵自守,也可能是自己称王。启命令彭国(今徐州)的方伯寿前去征伐武观,武观被打败,只好投降认罪。彭国方伯寿把武观交给启,启最后杀了武观。“启征西河”是启为了巩固夏王朝的统治,用武力平定内乱的一件大事,也是启用武力巩固传子制,确立世袭制的举措。
【太康失国的原因和少康中兴的过程介绍】
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是夏王朝内部发生的内讧。启在位39年死去,他死后儿子太康继承为夏王,太康是夏朝第三位国王。太康即位后将国都迁到斟 (今河登封西北)。太康是个不恤民事的国王,整天游玩打猎,不关心国事,更不说关心人民生活和生产。他以为祖父禹一生艰苦奋斗,领导人民治水,建立了夏王朝,又经父亲启巩固了王位,王位继承制已经巩固,自己做国王就可以太平无事,安然享受,于是每天打猎游玩,导致人民有怨言,方国也开始产生离心,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5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这就使有穹后裔有机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当太康到洛水打猎,长时间不返国都,给地处黄河以北的穹国方伯后裔造成进攻的机会。后裔乘太康渡洛水畅游之机,拥兵占据夏都,以重兵把守洛水北岸拒绝太康返国。太康无奈,流落到东方,筑城住下来,叫阳夏,即现在河南太康县,这就是“太康失国”。“太康失国”是夏王朝建立不久的事,说明在夏朝时诸侯和大臣篡权就已开始。后裔篡位,开臣子篡权之先河。太康在阳夏住了约10年死去。后裔篡位后统治极为残暴,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自己善射,只是沉湎在打猎游玩中,“不修民事”。他身边一个亲信寒浞,后裔对寒浞言听计从,寒浞一方面对后裔极尽献媚之能事,拉拢后裔的亲信;同时又小恩小惠收买人心,欺骗一部分民众。后来,他乘后裔游玩打猎玩得高兴之时,勾结后裔的亲信将后裔杀死,寒浞篡夺了统治权。
仲康 相时期
仲康、相统治时期是太康失国后太康之弟及其子的偏安时期。后裔驱逐太康后,对夏后氏家族并未诛杀和驱逐,太康之弟仲康见哥哥久而不归,在部分贵族、臣僚保护下,在斟鄩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做了夏王,而且得到部分诸侯、方伯暗中拥护。仲康是夏王朝第四位国王。仲康没什么作为,不到20岁就死了,仲康之子相即位为王。相是夏王朝第五位国王。此时夏王室势力发展,引起后裔注意,于是后裔以武力逼相及其夏王室。年幼的夏王相在王室贵族们保护下迁到帝丘(今河南濮阳)。相自从迁到帝丘,依靠斟灌(今山东寿光县东北)、斟 (今山东潍坊市附近)等东方同姓诸侯帮助;同时,又有夏的贵族靡带领一部分余众来投。相积极准备消灭寒浞,并打败了居住在淮河流域的风夷和黄夷,引起寒浞的恐惧。于是寒浞命大儿子浇(后裔妻生)灭了斟灌、斟鄩两个诸侯,浇直抵帝丘,相孤立无援,结果被浇杀死。
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对少康恢复夏王朝统治的赞誉。少康是夏朝第六位国王。从少康开始夏朝进入中期,夏王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寒浞命浇杀相时,相的妃子后缗怀孕在身,从墙洞逃出,逃回娘家有仍(今山东金乡境内),不久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少康长大后,在有仍充当牧正。寒浞的儿子浇派人追杀少康,为了避祸,少康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诸侯虞思命少康做庖正,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又把纶(虞城东)这个地方分给他,少康在纶“有田一成(10平方公里),有众一旅”(500人为旅)。于是少康积极准备复国,积极召纳夏的余众,召集斟灌、斟夏朝的衰亡两个诸侯的残余势力组成一支部队。少康没受什么阻力便攻入穹国,寒浞未及躲避就被众军所杀,太康失国被后裔夺取政权,经过3代约40年的斗争,少康又重新复国。少康自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先依有仍氏做牧正,后归有虞氏,接触过平民,深知奴隶和平民的疾苦,他即位后恢复了稷官来管理农业生产,任命尚侯冥(冥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治水的英雄)为水正。少康在位21年,期间经济有所发展,社会恢复安定,夏王朝失去的政权又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中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兴之举。
【夏朝的衰亡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季杼东征
季杼东征是夏朝中期的重大军事行动。季杼是夏朝第七位国王。季杼在少康复国时就带领一支比较强大的军队,是消灭寒浞的一支重要力量。少康死后,其子季杼即位,继承少康遗志,积极准备征伐东夷。《史记·夏本纪》说“季杼作甲”,说明季杼为了战争需要发明了“甲”,表明在他统治时期有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从太康时,夏王朝的都城逐渐向伊洛一带移动。相传太康居斟 (今山东潍坊市附近)。季杼时将王都由斟鄩迁到黄河北岸的源(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东征前又迁到老邱(今河南陈留县北)。老邱在兖豫大平原中部,季杼在此彻底肃清寒浞的残余势力,然后出兵征东夷,顺利征服了东夷,一直打到大海之滨。后来,又还都伊洛之间。夏朝在季杼统治时期,不仅能“复禹之绩”,而且社会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夏朝中期的极盛时期。“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报焉。”由于季杼有“以劳定国”的功绩,对夏王朝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他死后举行隆重的“报”祭。季杼班师回朝后不久死去,是年27岁。季杼以后到孔甲以前,在这期间经历了5代6帝,夏王朝的统治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上保持着向上发展的趋势。
孔甲信鬼神
孔甲是一个“好方鬼神,事淫乱”的昏君。孔甲是夏朝第十四位国王。夏王朝到孔甲时开始转入后期。孔甲性情乖僻,父不降怕他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内禅给北扃,扃死后传位于子廑,廑死,才又由孔甲继位。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传说他是一种叫做“东音”的乐调的创始人。孔甲笃信鬼神,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孔甲统治时期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加衰落,逐渐走向崩溃。《史记·夏本纪》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史记·夏本纪》和《列仙传》载传说:“迷信鬼神、沉湎于淫乱,诸侯已有离叛之心,仍无所顾忌。”据说孔甲很喜欢养龙,某日,有雄雌二条龙自天降于黄河与汉水之上,孔甲视为天赐神物,欣悦不已,令人捕之,但无人能饲养。春秋晋太史蔡墨列举孔甲有“扰龙”、食龙等事,可能是玩弄鬼神欺骗群众而大肆淫乱的表现之一。孔甲的淫乱暴虐激起群众的反抗斗争,夏王朝的统治法度从此遭到破坏,许多诸侯开始叛夏,夏国事日趋衰弱。春秋卫彪傒说:“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夏王朝的统治从孔甲开始,逐步走上了衰乱的道路。孔甲在位9年死去,孔甲之后又3代是履癸。
夏朝灭亡
履癸就是夏桀,夏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即位后,面对江河日下,众叛亲离的局面,为加强控制,用残暴的手段镇压一切反抗者,以武力威逼东方许多邦国,在仍举行朝会,结果激起有缗(今山东金乡东北)等众多诸侯的叛乱。夏桀出兵征伐有缗氏,“桀克有缗而丧其国”,有缗氏虽败,但夏王朝也为之元气大伤,加速了它的灭亡。据《汤誓》揭露夏桀的罪状,主要是“率遏众力”(竭尽了众人的力量)和“率割夏邑”(损害了夏邑),广大群众以怠工相抵制。《史记·夏本纪》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又修理倾宫、瑶台,生活更加奢侈腐朽。这说明夏桀对广大人民群众是极其凶狠残暴的,从而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以至人民群众愤怒地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桀喜好美色,有施氏送美女妹喜给桀,桀日夜荒淫,不理朝政,言路堵塞。外有诸侯叛离,内部人民反抗,夏桀的统治已无力维持下去了,而此时,在夏东方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伐桀,夏桀势孤力穷,战败逃亡,死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朝灭亡。夏朝从禹建国到夏桀亡国,共传14代,17王,共471年。《竹书纪年》谓夏代“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