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如果不打鸡血,还能讲点儿什么?

长会,一不小心可能就弄成一个“鸡娃大会”。家长带着鸡娃的心理来听老师讲鸡娃的方法。有需求,有供给,焦点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

鸡血打得太猛,非常容易造成很多不良后果,轻则厌学,重则厌世。虽然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但是,大多数人总是觉得撞南墙,到黄河的那种事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不可能落到我自己的头上。可一旦真的撞了南墙,到了黄河,甚至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时,就悔之晚矣了。

有鉴于此,我很不喜欢在家长会上打鸡血。今天家长会,我讲了五分钟,讲了《论语》中的一则故事,讲了古代的一件器物。

《论语》中的故事是这样的: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歉收,国家备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说:“十分抽二,尚且不够用,怎么能去实行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用度足,国君怎么会用度不足呢?如果百姓用度不足,国君用度怎么会足呢?”

对教育的启示:教育也不能一直做加法,不能一味地增加学习时间,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着如何在保证精力充沛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教育要学会做减法,做减法的教育更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古代的一件器物是这样的:

欹器,这是一件放在鲁国宗庙中的礼器。又称宥坐之器,相当于君主的座右铭,可以参见《荀子· 宥坐》。

欹器的特点: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虚则欹”是说当它空虚不盛一点水时,就只能欹斜地放着而无法端正地放置,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就又歪斜在一边。“中则正”是说在这容器中注入中等数量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满则覆”就是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向另一侧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来。

对教育的启示:教育也要遵循“中则正”的原则,过犹不及。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张弛有度,才能可持续发展。

以上所讲,和教育有关,其实也和语文有关。语文虽然是学科教育,但是学科教育要从属于教育,不能只教了学科知识,而没有了教育,只有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教育,才能教好学科知识。

而且,唯有学会做减法,做到中则正。学生才有时间,有时间才能更多地阅读;才有精力,有了精力才能更好地思考;才有闲情,有了闲情,才能更好地品味语言。阅读,思考,品味,哪一样缺少了都学不好语文。

下面是本次家长会的录音,欢迎收听。

做减法与中则正00:0005:4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