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反间计——金刀计公元367年,东...
千古第一反间计——金刀计
公元36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15万大军北伐前燕。
初期,桓温的攻击极为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邺城城下,危机之时,慕容垂临危受命领兵出征,迎击桓温,在枋头大败晋军,一时名满天下,由于他功高震主,回国后被宰相慕容评和太后所忌惮,二人准备除掉慕容垂。
得到消息的慕容垂只能举家逃往另一个北方政权——前秦
前秦的皇帝正是以“仁慈”闻名的苻坚
因此,当名将慕容垂此时来投,苻坚大喜过望。此人早已天下闻名,新近又击败了东晋桓温,如此人才,当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但苻坚的智囊——王猛却表示坚决反对。
王猛认为,慕容垂这个人要能力有能力,要声望有声望,既有前燕皇族的血统,又能礼贤下士,深得人心。
而且最为关键的,他是被逼来投,这样的人,对苻坚能有多少忠诚度,可想而知。一旦局势有变,风云际会,这样的人必定会“卷云成龙”!
(慕容垂最后果然创立后燕,并称帝)
因为王猛对符坚忠心耿耿,所以王猛的这番话并不是嫉贤妒能,而是立场使然,职责所在。
这个人既然永远都不可能变成“自己人”,而且能力还这么强。那就只能除掉他了,而且越早越好…但苻坚却不同意。
苻坚要塑造自己海纳百川,广招贤士的形象,所以必须对慕容垂青睐有加,奉为上宾
王猛一看,只能绕过符坚,自己动手,帮主公排雷了。但必须待注意影响,如果随意找个借口杀掉慕容垂,那么对苻坚的“仁君”形象将大受影响
王猛经常被后世拿来与诸葛亮对比,能力自然不是盖的,很快,他就想出来了办法。
不久,苻坚决定讨伐前燕。并命王猛督师,王猛开始布局:他向苻坚提出,希望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能随军出征
慕容令了解燕国,苻坚自然同意了这个合理请求。不得不说的这步棋,走得十分厉害。
既然想让对方犯错,那么就一定要让对方动起来,否则,慕容父子行事低调,整日足不出户,根本就拿不到把柄
圈套已经设下,王猛很快走出了第二步,临行前,他到慕容垂的府上进行拜会,两人虽然面和心不和,但如今王猛主动前来示好,慕容垂必须得盛情款待,二人把酒言欢,呼喝畅饮,耳热眼花之际,两人拜为了兄弟。
宴毕辞别前,王猛拿出随身佩戴的名贵玉佩送给了慕容垂,并说:贤弟,我如今即将出征,今日将此玉佩送于你,权做信物,以证兄弟之情”慕容垂收了玉佩,自然要回赠物品,互换信物,于是他取出家传金刀回送给王猛,然后,两个心怀鬼胎的人依依惜别…
王猛要的,就是这个。
回去后,王猛立刻找来早已买通的慕容垂亲信——金袭
让他带着连夜出发,带着这把金刀,马上去前线见随军出征的慕容令。
金袭带着金刀找到了慕容令,并且向他“转述”了一番“慕容垂”的话:“如今王猛猜忌于我,带你出征正是以你为人质。燕国已经对我出奔的事有所悔悟,我已经开始潜行回国,特派人来跟你说,你也马上归国,在燕国等我”
慕容令手里拿的是祖传金刀,耳朵里听的是父亲亲信的传话,再无怀疑,于是在阵前出走,奔入前燕一方。没过多久,长安城遍传慕容令投敌归燕。
慕容垂虽然还不知道儿子因何投敌,但他知道,再不跑,老子就要给儿子顶缸了!
但慕容垂并未成功,刚出长安不久,他便被截了下来
慕容令能够在阵前成功出逃,慕容垂却被精准拦截,这自然是王猛的安排……
而逃入燕国的慕容令左等,爸爸不来,右等,爸爸还不来,他还在纳闷“爸爸去哪”?的时候,燕国已经逮捕并处死了他,这彻底断了慕容垂的退路
至此,“金刀计”彻底完成:
慕容令的出走,是为了固定证据,消息传遍长安是为了逼慕容垂自行出走……
慕容令阵前投敌,慕容垂阴谋叛逃被抓,证据链完整!
但王猛低估苻坚的仁慈
苻坚跟慕容垂说,你是你,你儿子是你儿子,我并不怪你
随即赦免了慕容垂。
“金刀计”虽然未能杀掉慕容垂,但他从此变成了位重权轻的泥菩萨,被按在京兆尹(长安市长)的位置上,一按就是13年,直到淝水之战爆发……
如果没有后来的淝水之战,慕容垂这个绝世枭雄将被“金刀计”困在长安一辈子
这条计策妙就妙在一切都是合情合理:
1、前秦攻打前燕,让熟悉燕国的慕容令随军出征合情合理
2、秦国二把手,亲自登门打感情牌,交换信物,合情合理,,即使不是金刀,换来的是慕容垂其他贴身信物,依然能够达到最后效果!
3、大军已经出发,慕容父子消息沟通不畅,短时间内无法求证!
4、公开散布消息,迫使慕容垂出逃后逮捕,而不是私下逮捕,既坐实慕容家罪证,又顾全了符坚的脸面!
所以,在“金刀计”里,慕容垂不管是否意识到了陷害的危险,都不可能改变自己被陷害的命运。
因为所有步骤都合情合理,环环相扣,阴狠毒辣,这就是最无解的反间计!
一个标准的反间计,要有四类人:施计者(王猛),间谍(金袭),受计者(慕容垂),被害者(慕容父子)。
反间计的标准模型是:施计者通过间谍向受计者传达错误的信息,造成受计者与被害者产生误会,最终导致被害者出局。#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