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第二原则:爱
「个人成长」包括哪些内容?
之前有好多小伙伴问过这个问题。
我们的生活包括很多个方面,职业、身体健康、生活习惯、心理状态、感情关系、财务状况……我们在自己生活领域中取得的每一次小改进,都是一次个人成长。正因为这样,我们有时候觉得个人成长是一件有点散乱、不成系统的事情。
但是,个人成长是一件系统性的事情,这件事情有它的基本原则。
去年9月,我给几个小伙伴分享了“个人成长的七个原则”,内容来自Steve Pavlina的《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Smart People》。之后,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写七篇文章作为一个系列,把这七条原则介绍给更多的人。
于是当时写了第一篇《「个人成长」的第一步》,上面就是这个系列的开篇介绍。建议大家先读第一篇。
后来因为写其他文章,这件事就搁置了,但一直被我惦记着。一年了,决定把这个系列写完。
今天就讲个人成长的第二条原则:爱。
1、定义及三个主要方面
简单来说:“爱”就是和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事物建立连接。这一原则有三个主要方面,这里介绍前两个。
1)连接
“爱”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连接”。
你每天要做很多个选择——接近什么,以及远离什么。
你可以选择与人建立连接,或者选择疏远;选择沉浸在工作中,或者选择拖延;选择接近某个人,地点,物品,又或者与之保持距离。
选择去建立连接,这就是“爱”的基本要素。
为了实现成长,你必须拥有自由,自由地选择和自己想要的事物建立连接,以及和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断开连接。
去获得那些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径直走上前去,去与之建立连接。但我们成年人经常会忘了这一点,我们总是自己设定很多愚蠢的“规矩”,阻碍我们去接近内心真正的渴望。
我们不能创建自己的生意,因为“风险太大”;我们不能和那个真正吸引我们的人交谈,因为自己已经处于一段关系中了;我们不能探索其他信仰,因为我们的宗教不允许……
这些“规矩”根植于恐惧和孤立。如果你选择清醒自主成长的生活,那就要学会打破它们。
当你清醒自主地选择和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建立连接时,当你对自己所有的外部连接真正感觉良好时,就是就和“爱”这一原则保持了一致。
2)交流
“交流”是我们表达爱的途径。
在英文里,“交流”是“communicate”,而前半部分“comm”来自“common”,原意是“共同的”——当我们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是寻找双方的共同点的。找到共同点,这是我们建立交流的基础。
与人交流有关键的两步。第一步,是发现和分享双方的共同点;之后,第二步,是探索双方的不同点、从中得到成长。
紧接着,Steve说了一段话,我觉得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非常有启发,尤其是朋友和感情关系:
和你太过不同的人,你们很难建立连接;而和你太过相同的人,他们很难教给你更多,让你得到成长。最好的关系,是两个人有足够的共同点作为基础;同时,又能够有足够的不同,引导着彼此在新的方向上得到成长。
让我想起《少有人走的路》里说过的:爱就是共同成长。
最后,如果我们坚持“爱”这一原则,那就要学会保持真实、与他人建立高质量的连接,进而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交流。
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和其他人进行清醒自主的高质量交流。放下自我,放下偏见,放下各种“技巧”。彼此真正想要和对方建立连接,从而实现学习和成长。
这就是真正具备爱的交流。
2、阻碍
对于个人成长的前三个最基础原则,Steve都列出了一些阻碍因素。在“爱”这个原则里,分享三点。
1)孤立型思维
当你内心存在很多阻碍想法时,你就很难在外部世界建立连接。而最糟糕的一个想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个体,而不是和这个世界融为一体的,不是和他人相连接的。
这就是孤立型思维。
要命的是,孤立型思维往往会成为自证预言。内心的孤立思维会导致相应的外在行为:你往往选择退缩,而不是充满爱地去和他人交流;你选择机械式地握手,而不是给别人一个热情的拥抱;你选择被动等着对方迈出第一步,而不是主动创造交流的机会……
于是你最终真的变得越来越孤立。对,因为你就是这么想的,这是支撑你外在行为的内在假设。
所以,下一次与人相处的时候,试着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孤立的个体。在交流时,你会感到一些变化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2)害怕被拒绝
对拒绝的恐惧很常见,而这种恐惧常常让原本很小的社交阻碍看起来就像巨大的威胁。这种恐惧会我们你感到空虚,孤独,被孤立,阻碍我们与他人建立积极连接,进而也就让我们偏离“爱”的成长原则。
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巨大的威胁,而是我们的主观想象扭曲了现实。
走上前一步,和一个陌生人打声招呼、攀谈几句,这会有什么实际“危险”吗?没有。也许对方会本能地认为你“有所图”,但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大家重新各走各路。但最好的结果,你可能由此认识了一个终生的好朋友。
关键是,如果你能够你内心有爱,真诚地与他人交流,你往往会得到对方相应的反馈。
如果没有,那请先反过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存在着某种阻碍。
3)缺乏社交技巧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社交技巧”的书,但很多都只不过是“术”的层面的东西;而真正重要的是“道”的层面。
“道”的层面就是:回到最根本的出发点上,你摒弃了孤立型思维,你相信自己和外部世界是一体的,相信自己和他人是可以建立连接的,你能够心中怀有爱,能够保持真实。
如果建立在这些基础上,那往往只需要通过少量的练习,你就可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找到舒服的感觉。
当你能够完全接纳自己时,你通常那种过强的“自我”就会消散。你不再总是想着自己好看不好看,自己的声音好听不好听,别人会怎么看你,等等等等。当放下这些时,你就能够全心专注在与人交流这件事本身。
3、怎样建立更深度连接,更接近“爱”这一成长原则?
在“爱”这一章的最后,Steve同样列举了几个改进方法,我说说其中很有趣的一个。
“时空穿梭冥想”
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冥想,称之为“时空穿梭冥想”。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放松下来,闭上双眼,调整呼吸。想象自己在一个屋子里,中间有两把椅子相对着摆放。你坐在一把上,另外一边是五年以后的你。他知道接下来五年你会经历的所有事情。所以,你可以问他任何想问的问题,然后倾听答案。
之后,让未来的你离开,让五年前的你进来,还是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而此刻的你,就是对方的未来。花点时间回忆过去这些年的经历。想象一下,过去的你向你询问,这五年里都发生了什么。然后做出回答,带着同情,理解和肯定。告诉五年前的自己,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挑战,但最终你都走了过来。
最后,想象未来的你也进来了。一道光闪过,过去的你,现在的你,未来的你,三者合而为一。
这就是此刻真实的你。
尝试这样一次冥想,会让你找到一种穿越时间的自我存在感。当你拥有这种意识时,生活中暂时的担忧会在某种程度上消散,取而代之的会是一种与整个世界的连接感。
-------
这就是个人成长第二原则: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