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127期【原创】最后的九日山祈风石刻隐藏的惊天大案

【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系列之十

本文8228字 插图31幅 阅读13min

【编者按】根据系列大纲安排,前5期乡音君邀请建议作者聊了聊安平桥、八卦沟、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山川坛石笋,老君岩。上一期的老君岩引起很多热议,有看官认为关于老君岩始创的断代推论很有见地;也有不少看官表示,关于老君岩核心价值的描述还头一次看到,很有新意。作者委托乡音君在此一一谢过。
诚如作者所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老君岩其实是历史孤独的守望者,世上能以老子思想治国平天下者恐怕也只有吕惠卿了。作者认为,道教的世俗化到了宋元时期,已经渗透到泉州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先是民间而后官方的冬谴舶、夏回舶的祈风祀典,还是瓷窑点火前祭拜窑神,抑或是造船开斧、新船下水的三牲五果的供奉、海舶放洋前的喃喃咒语,无不贯穿着道教仪轨;也不论是九日山的通远王,还是真武庙的北极玄天上帝,抑或是天后宫的妈祖娘娘,都是道教神祇。然而,泉州道教体系的海神系列在宋元刺桐能为不同信仰的蕃商所认同,恰恰是刺桐“四海一家”特质的深刻反映。
作者将这些文化遗产归类在道教体系,正是为了试图阐述其核心价值。好,直奔主题,本期邀请作者聊的是九日山祈风石刻­­——

【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系列之十:

最后的九日山祈风石刻隐藏

惊天大案

 中世纪人类掌握季风航海唯一的石刻记录遗存——

九日山祈风石刻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武状元、福建军门提督马负书为承先哲表彰胜地之至意,特意补题刊刻”九日山“于石崖上,并附记于侧“。
(来源:宋元郎/摄)
九日山通远王
是从永春“迁徙”而来的山神
九日山最为著名的就是宋代祈风石刻,敬祭赐风的是泉州道教体系的第一代海神­­——通远王。而通远王最早并非是海神而是永春与南安交界的山神(今南安向阳乡),后来成了雨神,最后以海神名闻遐迩。
南安向阳乡五台乐山昭惠祖庙(来源:网络)
昭惠祖庙前的元至治元年(1321年)的“五台”碑刻(来源:网络)
通远王即是唐时显圣于永春山区的乐山王。“乐山王,古之隐士也。尝居台峰。俗谓白须公。升仙之后。人为立祠祀之。”[1]另说,乐山王即唐朝四川进士李元溥,著有《灵响》一书 ,官拜云南团练副使。为避战乱弃官隐居,唐·高宗时云游至南安、永春交界的乐山(今南安向阳乡境内,又称五台山),结庐于此,修行二十余载羽化而去,乡人称为乐山王。建庙祀之,后称广福王庙。
未有洛阳桥 先有昭惠庙  
“广福王庙在乐山,盖山神也。宋赐额昭惠。泉守蔡襄祷雨有应,以状闻,封善利王,累加广福、显济王号。”[2]“嘉祐(1056-1063年)泉大旱,蔡忠惠(蔡襄)祷雨辄应”。[3]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洛阳桥,工程浩大,蔡襄移此神至洛阳,建昭惠庙奉祀为海神,意在镇海造桥。“昭惠庙在万安桥,北宋·郡守蔡襄建。……《隆庆府志》载庙神即永春乐山白衣叟。” [4]可见,通远王由山神成雨神、海神与蔡襄之举有莫大关系。
洛阳桥北桥头的蔡襄石像(来源:宋元郎/摄)

蔡襄在洛阳桥北所造昭惠庙,历代均有重修。现址坐北朝南,占地400平方米,东西宽17米,南北进深21米,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为山门、过亭、大殿。大殿面阔五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山门设中门和左右偏门,单檐歇门式屋顶。

(来源:宋元郎/摄)

清末重修昭惠庙时,门额系系清光绪状元吴鲁手书。(来源:宋元郎/摄)

洛阳桥北昭惠庙大殿供奉福佑帝君李元溥和四海龙王(来源:宋元郎/摄)

昭惠庙主祀福佑帝君李元溥,四川乐山人,唐天宝年间(742-755)进士,官至云南团练副使,避战乱隐居于南安九日山,羽化成仙,九日山建祠祀之,屡显神应,系蔡襄太守亲自从南安九日山恭迎坐像至此。(来源:宋元郎/摄)
其后,便是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安海昭惠庙的建造。时安海已是泉州海上贸易的要港。其间,乡贡进土王国珍所撰《昭惠庙记》将通远王神灵之功表露无遗:“吾泉以是德公为多,凡家无贫富贵贱,争像而祀之,惟恐其后。以至海舟番舶,益用严格。公崇往业于烈风怒涛间,穆穆瘁容于云表。舟或有临于艰阻者,公易危而安之,风息涛平,舟人赖之以灵者十常有八九。时丁天旱,大泽焚如,守令忧之,为民勤祷,每用享于公之祠下,未终祀礼而雨泽滂沛。其社士民有祷于公,事无巨细莫是昭格,吾泉以是佥感公之威灵。”[5]
到了北宋末叶,奉祀通远王扩展到泉州沿海。宣和年间(1119—1125年)林献可《昭惠庙献马文》称:“公之肇迹,其原有自。庇庥之力,于泉尤笃,人各以归仰,方在以奉祀,而公无不通也,无不在也,未尝有违所愿,此海滨之民,所以获建行宫焉。”[6]这说明此时的通远王已经成为泉人“争像而祀,惟恐其后”的海上保护神了。
先有延福寺 后有通远王祠
  由于九日山摩崖石刻的缘故,人们往往将宋代祈风之所当作延福寺,实际上祈风祀典是在通远王祠举办。延福寺是佛寺,通远王祠是道庙。
九日山延福寺(来源:宋元郎/摄)
九日山延福寺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寺庙。“晋·太康年间(太康九年,288年)建,去山二里许。唐·大历三年(768年),移建今所,寺额欧阳詹所书。大中五年(851年)赐名建造寺”。[7]六朝·陈·天嘉三年(562年), 印度高僧拘那罗陀(真谛)浮海东渐挂锡该寺翻译佛经。这是文献记载最早到泉州的外国人。
延福寺后来不断扩建。北宋·乾德间(963—968年),陈洪进增建,复旧名延福寺,“支院故有五十余区”,僧侣亦不在少数。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将54院落、50余支院合为一大禅林,寺两侧建有通远王庙和二、三、四贤祠,水陆堂、墨妙堂、御书阁等,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从宋代遗下的数根石柱看,其空间不亚于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市舶司欢送、宴请蕃商常在此处举办。
九日山昭惠庙,亦称通远王祠。早在唐·咸通年中称神运殿,又称“灵乐祠”。(来源:网络)
唐·咸通年中(860—873年),延福寺重建时建“神运殿”,祀乐山王,故称“灵乐祠”。北宋时,朝廷勅封李元溥为通远王,灵乐祠改称通远王祠。所谓“神运殿”源于乐山仙翁助力水运木料重建延福寺大殿之传说。“九日山在县西三里……山麓有寺曰延福……一曰神运殿,唐·咸通(861-874年)中,僧初建取材于永春之乐山,遇一叟为之导,是夕又梦许护送。既一日江水暴涨,其筏自至,若神运状,故以名。一曰灵乐祠,谓指运木之叟,盖乐山之神焉,祠以祀之。水旱病疫,海舶祈风,辄见应。宋时累封通远王,赐庙额'昭惠’。其后迭加至善利广福显济。”[8]“唐·咸通中,延福殿基方兴斤斧,公降神于桃源驿之乐山阴,治材植沿游而下,人不劳倦。故殿宇飞檐,数百年而几既轮奂者,实公之力。公有庙于寺之东隅,为州民乞灵市福之所。”[9]
自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泉州知府和市舶司开始在昭惠庙(亦称通远王祠)举行遣舶回舶祈风祀典之后,道教俗神通远王后来居上,其名声远远超过早了几百年的延福寺。延福寺高僧对此亦有看法。
九日山昭惠庙(来源:乡音文化)
宋·绍兴元年(1131年),延福寺慧邃禅师倡以佛戒改造世俗化道教通远王祠杀牲祭祀行为。赋闲寓居泉州17年的资政殿学士李邴对此表示赞赏:“师以佛戒信于神,其有不信于人乎;神以佛戒惠于物,其有不惠于人乎?是佛与神交致其道、人与物两蒙其利”。[10]但是,南宋泉州地方官员对此佛戒不置可否,依旧我行我素,每年夏、冬两次祈风于通远王祠,“桂酒椒浆,为舟预请”,礼毕“饮福”。
九日山民间祈风早于官方祈风近百年
九日山祈风祀典最早源于民间,“泉之南安有精舍,曰延福,其刹之胜为闽第一。院有神祠,曰通远王,其灵之著为泉第一。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暨番夷者,必祈谢于此”。[11]祈风最早的记载见于《泉州府志·灵乐祠》所述九日山三十六奇之一的“肉身佛”系“元丰间(1078—1085年)从守祈风延福寺神运殿”从神陈益感佛之灵而舍身为佛。
九日山东西两峰摩崖上,迄今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题刻75方(景迹题名15方,登临题诗11方,游览题名29方,修建记事7方,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13方),以宋刻居多,内容有景迹题名、登临题诗、游览题名、修建纪事、海交祈风等,蔚为奇观,其中以13方宋代航海祈风碑刻最为著名,是研究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来源:陈英杰/摄)
如果从九日山最早的祈风石刻(1174年)倒推,泉州民间祈风早于官方祈风近百年。而且民间祈风规模也很大,“通远王在宋时最为灵著,州人祈祷翕赫,酒内滂沱。及乎散胙饮福,觞豆杂进,喧呼纷藉。”[12]遗憾的是,民间祈风仅有文献记载却无留下石刻。
九日山现存最早与市舶海交有关的石刻,也是最早出现“提举市舶”这个官名的石刻。这是泉州在北宋设置市舶司的确切证据。碑文中的方正当时任泉州郡守,章炳文任提举市舶,林深之当时任南箭州观察推官。(来源:宋元郎/摄)
  九日山有关市舶司最早的记事石刻期年是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泉州市舶司已建立17年。在九日山现存的13方关于海交和祈风石刻中,明确记述祈风经过的有10方:最早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虞仲房所刻;最迟为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赵希㤞所刻。这些祈风石刻,清楚记述祈风时间、地点、参与官员姓名,以及“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13]之盛况。
南宋最早的祈风石刻,亦是九日山唯一的隶书石刻:“淳熙元年(1174年)岁在甲午季冬朔,吴人虞仲房帅幕属洪子用、朱彦钦、赵德季、赵致孚祈风于延福寺 通远王祠下,修岁祀也。与者,许称叔、吴景温、闻人应之、赵子张。”(来源:乡音文化)
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祈风石刻:“淳熙十年,岁在昭阳单阏闰月廿有四日,郡守司马伋同典宗赵子涛、提舶林劭、统军韩俊,以遣舶祈风于延福寺通远善利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遍览胜概,少憩于怀古堂,待潮泛舟而归”。(来源:乡音文化)

“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祀事既毕,登山泛溪,因为一日之欵。淳熙戊申(淳熙十五年,1188年)夏四月,会者六人:林枅、赵公迥、胡长卿、韩俊、折知刚、赵善罙。冬十月,会者五人:赵不逷、胡长卿、韩俊、赵善罙、郑颐孙。” 这是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一段记载一年两次(夏四月冬十月)祈风的石刻内容。

(来源:乡音文化)

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祈风石刻:“嘉泰辛酉()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 正甫、提舶余茂实 腾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而归。统军韩俊 用章、同僚朱曾 景参、戴溪 肖望、钱簞仲渊、曾应 定之、 陈士龙 云卿与焉。”(来源:乡音文化)
由上可见,泉州官方祈风源于泉州海商祈谢通远王祀典。显然,泉州官方亦是希望借助神灵的庇护,招徕蕃舶,贸易兴旺。毕竟舶税不仅是泉州官府之命脉,亦是朝廷之“国库”。嘉定十年(1217年)、绍定五年(1232年)两知泉州的真德秀坦言:“福建市舶司(即泉州市舶司)正仰蕃舶及海南船之来供国课”。[14]
南宋淳祐三年(1243 年)祈风石刻:“太守贰卿 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彝典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重司存也。礼成饮福,尚羊岚壑,真胜践也。别驾卢同父,左翼权军陈世才、舶幙赵幕 崇盀、邑令君薛季良从与祠事也。宗正徽猷赵师恕适拜开国令,弗果至也。时淳祐癸卯,孟夏乙丑也。书者同父也。”(来源:乡音文化)
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祈风石刻:“宝祐戊午四月辛卯,莆阳方澄孙被旨摄郡兼舶,越十有八日戊申祈风延福(延福寺),寿阳纪智和,开封赵梦龙,三山彭樵、王广翁,赵时繙,豫章李宏模同会,遵故事也。时农望方切,并以雨祷,瓣芗谗(即“才”)兴,豚(“雨”字头)霖随至。乃书于石以纪之云。”(来源:乡音文化)
于是乎,为迎送蕃商首领,鼓励来泉贸易,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泉州官方都在通远王祠举行“冬谴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盛典,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顺风往返。祀典由泉州郡守或提举市舶主持,隆重肃穆,礼毕勒石记事。据10方祈风石刻所载,四月举行的有4次,十、十一月举行的有7次(其中有一方记述夏、冬两次)。
九日山与晋江金溪。宋时,泉州官员上九日山大多乘舟顺涨潮而上,再登山到昭惠庙(通远王祠)举行祈风祀典。礼毕,待退潮时再乘舟顺流而下打道回府。(来源:陈英杰/摄)
季风带来“泉南蕃坊”的形成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季风一词源于阿拉伯语“mausim”,意为季节。中国古代称信风,意为这种风的方向总是随着季节而改变。古代木帆船航海动力便是依靠季风到达目的地。
季风地理分布图(来源:网络)
东南亚、南亚、西亚的蕃商一般在春夏之交起南风(夏季风)时北上来华,航程较近的东南亚国家蕃商待当年秋冬之际则乘北风(冬季风)南下归国。而马六甲以南、以西的地区(如南亚、西亚)因航程遥远而赶不上风信,必须等来年季风再起方能归国。外国蕃商必须在泉州居住一年半载方能返程归国。因此,季风航海贸易带来“候鸟式移民”,而“候鸟式移民”造就了闻名天下的“泉南蕃坊”,南来北往的季风便是泉州外国侨民社会形成的自然原因。
《诸蕃志》 南宋 赵汝适著
泉南蕃坊居住的有“候鸟式移民”,也有“永居蕃客”。这些“永居蕃客”有的是与泉州妇女通婚,有的是因商务、传教或其他原因不能归或不愿归者。成书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的地理名著《诸蕃志》就是时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赵汝适深入泉南蕃坊,“询诸贾胡”而成。

美·珍尼特·阿布—卢格霍特:《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杜宪兵、何美兰、吴逸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泉南蕃坊的“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往来,致象犀、玳瑁、珠玑、玻璃、玛瑙、异香、胡椒之属。”[15]泉南蕃坊的侨民其实就是来自欧亚大陆的“商人社群”:“中国的泉州更是汇集了阿拉伯商人、意大利人、犹太人和印度商人等以从事海外贸易著称的几大商人社群”。[16]
最后的祈风石刻隐藏的惊天大案


这是九日山最后的祈风石刻:“咸淳丙寅,南至后十日,祷风此山。知宗兼郡事古汴赵希㤞安宅、提举纟集事眉山王橚茂悦领郡优三嵎虞会 和叔,三山郑君为 瑞国,寮居番禺史霆声 宏甫,天台卢应 伯和,东嘉赵东崇晹卿, 三山林起东 景仁、黄以谦谦之、潘昌廷 孔时,邑令三山陈梦发 以道,陈山公 仰卿。是日也,霜日熙明,溪山献状,登怀古,景先哲,宛然有得。彝典云何哉!”(来源:乡音文化)
咸淳二年(1266年),赵希㤞(字安宅,号见泰)知泉州兼南外宗正司,率官员上九日山祈风并勒石记事。这是九日山最后一方祈风石刻,距离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灭亡仅13年。石刻记录当年祈风同行者还有提举市舶王橚(字茂悦,号会溪,四川眉山人)等十多名高级官员。王茂悦是奸相贾似道的亲信,贪暴成性的贾似道将其亲信安插至泉州任福建市舶使兼监丞,目的就是妄图刺桐港之舶利。

贾似道(1213年-1275年),字师宪,号悦生,台州天台县人,南宋晚期权相。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年),贾似道率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建议作者在2002年初参与《光明之城》真伪论战中发表的论文,曾就南宋咸淳年间刺桐港“免税”问题,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所涉人物作一番考证。其中就有该石刻所记的时任提举市舶王橚(王茂悦),并断定“蒲八官人案发”、王橚罢官、“铀屏十事”、王橚病故发生在咸淳四年(1268年)之前,终结了史学界关于王在泉任职、罢官时间的争论。而这方石刻的背后则牵涉了一起惊天大案。
王茂悦背靠贾相,身居要职,有恃无恐,受贿贪渎,并有“权力捐客”为其暗箱操作:“林乔,泉州人,寓信州。得罪押回本贯,与蒲舶交,借地作屋。王茂悦为舶使,蒲八官人者漏舶事发,林受其白金八百锭,许为言之。既而王罢去,蒲并攻之,且夺其所借地。”[17]蒲八官人漏税行贿东窗事发,王茂悦亦因受贿被罢职。王回临安后,为图复出,特制极为精美贵重的“螺钿漆器桌屏十副”献于贾相,投其所好,极尽献媚之能事。贾似道收下“钿屏十事”“大喜”,每次宴客“必设于堂焉”。贾相收礼后还来不及做出回应,“而茂悦殂矣”。[18]
“殂”即迅速死去。王茂悦之死有可能是罢官送礼后不见贾相回复,郁郁寡欢,突病而卒。有的则认为王被贾毒死。如此说来便出现另一种可能就是贾为了掩盖王向其输送利益的秘密而杀人灭口。荒淫无道、心狠手辣的贾似道不是做不出来的,“时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惟故博徒日至纵博,人无敢窥其第者。其妾有兄来,立府门,若将入者,似道见之,缚投火中。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重事邪?’”[19]
漳州木棉庵为尼姑庵,位于在福建龙海市九龙岭下木棉村口,故名。因南宋奸相贾似道被押送县尉郑虎臣击杀于此而名闻遐迩。(来源:网络)
漳州木棉庵大殿入门处(来源:网络)
木棉历代石碑群(来源:网络)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破鄂州,克安庆,势如破竹,沿江而下.贾似道被迫督师出征,结果鲁港(今安徽芜湖南)一役,宋军全军覆没,贾单舟逃回。元军直逼临安,朝野震恐,要求杀贾以谢天下。谢太皇太后无奈,“谪似道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籍其家。”“福王与芮素恨似道,募有能杀似道者使送之贬所,有县尉郑虎臣欣然请行。“似道至古寺中,壁有吴潜南行所题字,虎臣呼似道曰:'贾团练,吴丞相何以至此?’似道惭不能对。” [20]原来理宗时,左丞相吴潜反对右丞相贾似道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后,被贾诬陷,景定元年(1265年)吴潜也是贬谪到循州(今广东惠阳),也是入此古寺并题诗壁上。“八月,似道至漳州木绵庵,虎臣屡讽之自杀,不听,曰:'太皇许我不死,有诏即死。’虎臣曰:'吾为天下杀似道,虽死何憾?’拉杀之。” [21]
此碑高3米多,宽1米许,镌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十个大字,明代平倭名将俞大猷所立,后断半截。清乾隆间(1736-1795)龙溪知县袁本濂重立。(来源:网络)
九日山祈风石刻的核心价值
泉州知府和市舶司一年两度在九日山主持规模盛大的祈风祀典,便是借助道教轨仪直接服务于海洋贸易的制度创新,即是为中外海舶顺风出洋或乘风回港祈祷海神通远王保佑平安,又是给漂洋过海的中外海商以心灵慰藉。对于异教徒的蕃商来说,他们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对此他们心存感激。其实,这就像泉州官方每年迎送蕃商举行犒赏盛宴热络感情一样,目的是希望他们来年再到刺桐贸易。
作者认为:“九日山祈风石刻核心价值在于它是中世纪木帆船时代人类掌握季风自然规律进行航海活动唯一的石刻记录遗存,同时也是泉州地方政府招徕蕃商、热络感情而独创的市舶管理制度的唯一石刻记录遗存。它不容置疑地提供了12—13世纪欧亚大陆所有港口城市闻所未闻的、且长达上百年之久的官方祈风祀典的证据。不仅如此,九日山祈风石刻所记录的泉州道教体系的海神祈风祀典,能吸引不同宗教信仰的蕃商参与,则是刺桐“四海一家”特质的杰作。”[22]
下期乡音君将邀请建议作者聊一聊泉州道教体系的海神系列之二:北极玄天上帝与真武庙的由来。欢迎诸位看官继续关注。

[1]民国《永春县志·卷27·方外志》

[2]民国《永春县志·卷16·祠祀志》

[3][4]乾隆《泉州府志·卷16》

[5][9]北宋·王国珍:〈昭惠庙记〉《安海志·卷20·庙堂志》

[6]北宋·林献可:《昭惠庙献马文》

[7]清·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

[8][12]清·康熙《南安县志·卷2》

[10][11][13]南宋·李邴:〈延福寺水陆堂记〉,清·乾隆《泉州府志·卷7 ·山川·九

日山》。

[14]南宋·真德秀:〈析风文〉《真西山文集·卷50》,四部丛刊本。

[15]南宋·祝穆:〈泉州·土产〉,《方舆胜览》卷12,文海出版社,1981。

[16]美·珍尼特·阿布—卢格霍特:《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杜宪兵、何美兰、吴逸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17] [18]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9] [20] [21]元·脱脱等:〈奸臣4·贾似道〉,《宋史·列传》卷233,中华书局,1977年。

[22]戴泉明:〈刺桐港考证及其申报世遗的文化意义〉《泉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以上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