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巨刹红螺寺(上)

京城佛教界有个说法“南有普陀,北有红螺。”

能将红螺寺与普陀山进行类比,说明红螺寺在佛教界的地位非常之高。

十余年前,单位组织去过一次红螺寺,那次去红螺寺好像也不是去参观寺庙,而是去红螺寺进行爬山比赛。

以至于我都忘记,当时是否进了寺庙,因为,对红螺寺我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写了很多北京的寺庙,这里没有红螺寺,总感觉缺了一点什么。

有好多次想顺道去红螺寺,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成行。我都理解为,跟红螺寺的机缘未到。

春节的时候,城里的景点不仅人多且需要预约,红螺寺再次出现在我的心里,我感觉,缘分已经来了。

在一个午后,我冒着蒙蒙细雨自驾车来到了红螺寺。

虽然是下午,寺庙里依然人头攒动,近山门的停车场找到一个车位,停车后火速网上购票入寺。

北京的景点都比我事先想象的要大,很多景点我进去后,最终都没有尽兴就出来了。我也担心红螺寺会是这样。进门之后,我的顾虑便打消了,一个不大的三进院落就是红螺寺主体庙宇。

庙宇前最有气势的还是那个牌坊,牌坊中间部位由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匾额,其上面是启动线上题写的“红螺寺”三个字。假如不是落了启功先生的款,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他的作品。牌匾背面用篆书写着“紫霓天”三个字。

寺庙群坐北朝南,过了牌匾即是检票门。现在都是网上售票,检票直接刷手机支付吗即可进入。

进门后,展现在面前的是一片翠竹林,号称御竹苑。翠竹属于南方的特色植物,它能在红螺寺生根发芽,说明这个地方真的有灵气,或者说这些竹子真的不简单。

资料上说,这片竹林是元代云山禅师所植,到清朝康熙帝巡视红螺寺时有613颗,因为康熙皇帝十分喜爱,并在寺内认真欣赏了这些竹子,现在竹林已达30多亩,竹子数量达到数百万颗。

穿过竹林,爬上几十级台阶,便到达古庙区,古庙的山门上题字“护国资福禅寺”,这几个字是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镇在正统年间所书。

山门后第一间大殿是天王殿,天王殿前面供奉大肚子弥勒,后面立着金光闪闪的、手捧金刚杵的二郎神塑像,两边供奉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天王殿门前的对联是“长乐慈悲性欢喜,其心善极恒清凉。”

天王殿东边是伽蓝殿,里面供奉财神赵公明和关公,西边是祖师殿,里面供奉的是际醒祖师。祖师殿前的对联是“常得出家修净戒,善为众生作世灯”。

大雄宝殿的西边有一株雌雄合体的银杏树,看树龄应该是千年以上,这与红螺寺千余年的建寺历史也是相称的。

大雄宝殿是单檐庑殿顶建筑,不知道以前就是这样,还是后来建成这样的,资料上说,大雄宝殿1972年拆除了,现在见到的是90年代重新盖的,也许因为这个关系,大殿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好看的。

大殿正面是摆放的是药师佛、释迦摩尼、阿弥陀佛,即横三世佛,背面是海岛观音,两边立着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里让我感兴趣的是东南角挂着的一口铜钟,上面刻着《金刚经》全文,据说这口钟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献给红螺寺的,现在近400年了。我仔细端详的只有这口大钟,我奇怪的是,大钟上为什么没有魏忠贤的名字。

大雄宝殿的北面是三圣殿,殿里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和三圣殿之间有“藤缠松”景观,一颗松树被一株藤子紧紧地缠绕着,它们共荣共生,组成了一个天然的休闲空间,现在,这株“藤缠松”成为红螺寺最有价值的景观。

出了古庙往后面山上,有一条新修的观音路,沿着观音路上山,路两边有各式各样的观音像,我一时不知道这些观音像的来历。观音路的尽头就是观音殿,观音殿里供奉的是送子观音,估计来这儿的香客中,有很多人都是来求子的。观音殿后一趟几十级的台阶,台阶顶端是会乘殿,里面同时供奉着观音、普贤和文殊三位菩萨。

从建筑的样式和形制来说,山半腰的观音殿和会乘殿都是后来修缮的,如同山下的十二生肖园和弥勒佛像园,不然,红螺寺的寺庙几乎难以构成一个4A级景区。

看到弘一法师的字,还是很亲切。

前面的牌坊

山门

真的不像启功大师的字。

御竹苑

朱祁镇题写的山门和寺名。

天王殿

韦陀菩萨

大雄宝殿

寺庙所在地的保护神,或者说当地财神。

关公和赵公明。

际醒禅师

印光禅师

三圣殿的阿弥陀佛

大势至菩萨

侧面的壁画,有点像众仙礼佛图。

观音寺供奉的是送子观音。

文殊菩萨。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0)

相关推荐

  • 寺庙里各大殿都供奉着谁

    文化小舒心2021-01-23 23:31:11 据2012年数据,我国大概有3.3万座寺庙,其中汉传佛教寺院有2.8万座,约有僧尼10万众.那么寺院各大殿都供奉着谁? 寺院一般布局 寺院一般都依山而 ...

  •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本篇目录: ************************************* 113     61.玉皇庙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 114     ...

  • 游黄檗山万福寺

    在我印象中,著名的佛教寺院大都选择在著名风景区建造,原来美好的风景区有了这些寺塔而更加美丽幽雅,也可以说,佛教建筑丰富了中国的风景线.福建黄檗(bò)山万福寺也不例外,这里周边环绕着12座山峰. &q ...

  • 不懂佛教的人怎样逛寺庙,寺院整体布局和殿内佛像都是什么来头?

    大家好,我是老刘,之前的文章发了几篇关于像我这样不懂佛教.不信佛的人逛寺院需要了解的一点基础知识,应条友要求,需要更全面一点的介绍. 此文非学术文章,仅供娱乐,以前我旅行去寺院游览时总是很尴尬,因为一 ...

  • 端午南普陀祈福,遇见佛光

    五老凌霄 普陀黉府畔,背倚五云峰. 岧峻苍崖立,绵延朱阁重. 莲池清映塔,松壑静传钟. 不尽氤氲气,和光入味浓. 转眼已是端午节. 在这个不平凡的庚子年,似乎承受了太多.幸好,听说南普陀寺终于开放了, ...

  • 香山顶寺,与香山寺隔山相对

    ★旅游地点:无锡山联村之香山顶寺 香山脚下有两座寺,一座位于山北,名"香山寺",另一座位于山南,名"香山顶寺".两座寺庙因为都在香山山麓,谁也不愿意放弃香山之名 ...

  • 大同新荣区 破鲁宁静寺

    (文中图片自菊傲雪与晨报大同致谢侵删) 大同新荣区 破鲁宁静寺 刘建华 在山西大同新荣区境内,一段古长城遗址绵延几百里,长城内外一座座古堡宛如明珠嵌于巨龙之身,破鲁堡便是众多明珠之一,而那座建于破鲁堡 ...

  • 潜修集‖095. 独享卧龙寺

    潜修集|095. 独享卧龙寺 --"长安行"⑦ 10月22日,这已经是我们来西安的第八天了.老猫和老满本来要去看一个"大集",但上午老满有事没来,于是和我一起去 ...

  • 京北巨刹红螺寺(下)

    现在,红螺寺还不属于宗教活动场所,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僧人主持庙宇.红螺寺之所以明天那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它建寺历史较早. 据资料记载,红螺寺最早是西域僧人佛图澄主持建设的,时间要推到东晋时 ...

  • “顺义”名称因何而来?红螺寺中真有二螺?走进铁路沿线京北古迹

    近日,京沈高铁开通,北京与东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京沈高铁在北京境内有北京朝阳.顺义西站.怀柔南以及密云四站.其实,去年6月底,市郊铁路通密线开通后,副中心通州与顺义.怀柔和密云的联系也非常方便.对北 ...

  • 胶东地理:大莱龙铁路和海青铁路在北胶莱河上的大桥

    胶莱河,是胶东半岛的地理分界线.往来半岛东西的陆路交通,一般都要跨过这条河.因此,在胶莱河上有很多大桥,有的是公路桥,有的是铁路桥.下面这组图片就去带大家参观胶莱河上的两座铁路大桥. 具体来说,胶莱河 ...

  • 清北、浙大、上交大王牌计算机班盘点,你心仪哪个?

    导读 ,规划 计算机类专业是近几年的大热专业,每年高考大家都趋之若鹜,但对于真正懂行的学霸们来说,进名校不是终极目标,而考进他们的重点班才是关键. 那顶级牛校清北哪个计算机实力强?国内还有哪些大学的计 ...

  • 人生悲喜剧,清北的本科读了上师大的研究生,双非上了复旦研究生

    2020年的大一新生刚刚开始大学生涯,有些学校还没有开学.2021年的考研报名也拉开序幕,据说第一天网站瘫痪.考研大军越来越壮大. 大一的新生们,三年后,你们中的很多人会做相同的动作,考研报名. 你们 ...

  • 产地开始涨价 北港紧紧跟上

    煤炭市场瞬息万变,上周,煤价不但企稳止跌,而且小幅上涨.受沙尘暴.降雨天气影响,鄂尔多斯地区煤炭日产量降至180万吨左右:加之煤管票继续按照核定产能发放,各矿库存偏低,价格上调5-15元/吨.榆林地区 ...

  • 富春五小周宸北《黔行路上看风景》

    黔行路上看风景 富春五小 周宸北 第一次听说贵州,是五六岁时我在外婆家后院的泥地上打滚儿.老爸看着一身邋遢的我,脱口一句:"这儿子咋成了贵州佬的小孩了!"后来,我知道是因为来我们这 ...

  • 【今日关注】数字化改革为巨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我们进入数字化改革阶段,这是数字浙江建设的新阶段,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数字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 ...

  • 雷霆震九霄——聊聊中世纪欧洲的射石巨炮(上)

    巨炮时代 众所周知,我国是历史上首先发明火药,并将之运用于战争的古代国家.随着古代各国家文明之间军事技术交流的深入和商贸的拓展,火药自东向西传入欧洲.终于,在14世纪初,欧洲文献中出现了火器的使用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