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3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路第十三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中行”就中庸之行,知进退,懂分寸。

“狂”是行为偏激过分、锐意进取,左派。

“狷”是洁身自好,畏手畏脚,很多事不敢去做,右派。

孔子说,如果不能和中庸之士结交,那么就只剩下狂和狷两种人了。狂是过,狷是不及,过犹不及,都不是良选。但也要看到这两种人的优点,狂者进取,狷者坚守。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南人”指南边的人。宋国在鲁国的西南,结合其它文献,大概是指“宋人”。宋人是商的后代,商人热衷卜筮。

巫医就是用卜筮给人冶病的人。

孔子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恒心,是做不了巫医的。

孔子评价这句话:说得多好啊!正符合《周易》里“恒”的精神。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出自《易·恒》,意思是不能持之以恒地修养德行,半途而废会被人看不起,就有可能承受羞辱。

“不占而已矣”是说“这是告诉那些没有恒心的人是不能够去做占卜罢了。”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在一起。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相似的东西混同。

古人认为,相异相反才能产生和谐,完全相同只会产生单调。

君子是上层,重视和谐胜于平等;小人是下层,要求平等胜于和谐。越没有什么,越重视和想要什么。

孔子尚和不尚同,他讲的礼追求的是和,而不是同。

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善其妙”,人各一面,从来都是参差不齐的,道德上的君子尊重人的不同,追求的是在一起的和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而不讲道德的小人则非要整齐统一,步调一致,共同进退,同生共死。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乡人”指乡党邻里。古代的群众关系主要是邻里关系。

子贡问老师:“如果乡里人都说这个人好,那么这个人是不是就是好人?”孔子说:“不能这么说。”子贡又问:“如果乡里人都说这个人不好,那么这个人是不是就不是好人?”孔子说:“也不能这么说。”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果乡里有德望的人都说这个人好,乡里的乌狼混鬼们都说这个人不好,那么这个人兴许是好的。”

群众的眼睛未必是雪亮的,群众的评价也不能作为是非标准。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事”“使”同源,下奉上曰“事”,上使下曰“使”。

孔子的意思是:事奉君子容易,但要说服他却难。如果讲得不对,还不如不讲。君子对待下属,总是知人善任、量才而用。

事奉小人比较难,但要说服他却相对容易。小人重利,所以劝说他应以利为中心而不是道。小人对待下属总是求全责备,非常苛刻。

“说”可作“说服”讲,亦可作“取悦”讲。

事奉君子容易,但刻意取悦他比较难。如果你的行为不符合道,虽然你是顺着他的话说或者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但是他并不会高兴。君子使用人比较公正,不偏私。

事奉小人比较难,但取悦他还是比较容易的。小人不讲道义,你只要迎合他,符合他的利益,他就会高兴。小人使用人不看你能力大小,而看你是不是对他忠心,听不听他的话。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自尊自重,泰然自若,但对人并不傲慢;小人外强中干,对他人傲慢,但内心里并不自信,甚至潜意识里是自卑的。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刚强,无欲则刚。金刚的刚。

毅,坚毅,威武不能屈服,匹夫不可夺志也。

木,质朴,真情流露。木的反面是令色,令色就是装模作样。

讷,言语迟钝,拙于表达。和巧言相反,巧言就是花言巧语,能说会道,滔滔不绝。

刚、毅是褒义词,人们都喜欢。木、讷并不是褒义词,人多不喜欢,但是孔子喜欢。

孔子特别讨厌“巧言令色”,所以就喜欢“木讷”。“巧言令色”不好,但是“木讷”也并不见得就好吧?取其中庸怎么样?

“仁”是孔门的最高标准,标准细分,或者说标准和具体要求是刚、毅、木、讷。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愢愢,兄弟怡怡。”

子贡也问过同样的问题,但是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子贡是适合当外交官,所以孔子跟他讲的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脾气不好,所以孔子跟他讲的都是搞好关系。

切切愢愢(si,1声),切磋勉励,是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怡怡,是和睦高兴的意思,用来形容兄弟之间血浓于水。

孔子对子路说,先和朋友、兄弟搞好关系,才能称得上“士”。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善人,孔子对统治者道德素质划分的一个层次。

即戎,指把民众投入战争。

当时,训练军队很费时间,为使参训的人达到实战要求,孔子说要用七年。

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以,用。

不教民,指没有受过训练的老百姓。

孔子对军事训练很重视,他认为驱赶未经训练的老百姓上战场,等于是白白让他们送死。

(0)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卫灵公篇(三十九)

    原     文 卫灵公第十五 15.39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     解 老师说:"在位君子正定于仁德,事君以谋仁德善道的通达为职责,教民以谋崇仁向善的教化 ...

  • 论语:好勇疾贫(8-10)

    民众如果长期居于穷困地位,必定心生不安,还会犯上作乱.但是,对于那些不仁之人,不能逼迫得太过厉害,不然也会生乱.这都将影响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 ...

  • 十方:论语选读(五)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论语选读(五) 5 子路第十三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冉雍 ...

  • 表里如一真君子,引人向善大丈夫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表里如一,是谓「君子之道」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第七> 燕居 ...

  • 【《论语》阅读札记(十三)】/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十三) 傅安平         什么是圣人?         古代文学.网络文学中很多圣人的概念很玄,不仅无所不知,而且好像无所不能,这当然是虚构.         那现 ...

  • 【第299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4章》为什么乡人“皆好之”或“皆恶之”的人不足为凭?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4章>为什么乡人"皆好之"或"皆恶之"的人不足为凭?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 ...

  •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4和而不同泰而不骄刚毅木讷君子悦道

    题文诗: 子曰善夫,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作巫医.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恒有一德, 损以远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也者, 同而不和.君子积善,小人积恶.子贡问曰: 乡人也皆,好之何如?子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阳货第十七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孔子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2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3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7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0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先进第十一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9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q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8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7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