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家:一 个 已 被 滥 用 的 词!
在采访或广告中,插画师、商业设计师、装饰画者都被称为“艺术家”,各领域也都有“艺术”,爱的艺术,语言的艺术,烹饪的艺术。在越来越多被称为“艺术”和“艺术家”的对象中,是否有一些显而易见的混淆?
30年前的“艺术家”并不是人人都想拥有的头衔
看起来,创作者们用着一样的颜料,做着一样的事情,但结果却截然不同:是为了取悦客户的订件,还是为了表达灵魂面貌的创作?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而不是“人人都应该叫自己艺术家。”其中的区别是,艺术是心灵的行动,是忘我的过程,而不是功利的目的,人人都可以运用创造力投入生活,而不是将“艺术家”作为装饰戴在头上,作为身份的象征。
罗斯科说,混淆艺术和“看起来像艺术的东西”,就像将两者区分开一样是一件永恒的工作。为什么有些东西会看起来像艺术?源于一个我们对于艺术的误解:美。
拉斐尔画中的圣母也有着过于甜美的倾向
事实上,“看起来像艺术”的东西常常比艺术更“美”,而这种“美”恰恰成为了深入艺术的障碍。技术,这个容易让人坠入的陷阱,时刻诱惑着创作者,技术的操控甚至发明给人成就感,精湛的技术往往很“美”,能在瞬间征服感官,更容易带来立竿见影的大众认可。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大师的模仿者可以画得比大师更“美”,但他们在创作时运用的是什么呢?是技术,是知识,可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他们也无法描绘出一笔自己灵魂的模样。
艺术,是可以不完美的,就和真正流动的生命一样。我们在树的姿态中享受自然,而不会批判它长得不够对称,但对于我们购买的消费品而言,任何瑕疵都不会被允许。生命总是不完美的,人也会犯错,但AI人工智能从来不会。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甚至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也时刻面临着考验:是否要再多一点技巧?一旦内心能量虚弱的时刻,“技巧”就成为了最好的掩饰,它是一层金光闪闪的包装,遮蔽了思想的匮乏,遮蔽了热情的冷却,遮蔽了灵魂日渐空洞的真相。
杰夫.昆斯是一位坦诚的,“所见即所得”的媚俗大师
这并不是反技术,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艺术需要技术,但仅有技术并不能实现艺术。在真正的艺术中,技术是看似无形的,实则却又如空气般无处不在,此时的技术早已消融进了艺术家的生命,艺术成为了“心”与“法”结合后诞生的新生命。
艾格尼丝.马丁独居新墨西哥沙漠中,等待线条色彩降临于心中
该如何判断我看的是艺术,而不是“像艺术的东西”呢?
当我们看一个作品,无论它是商业艺术还是纯艺术,请先放下“物理解析”的渴望——这幅画用了什么材料?师承哪门哪派?在艺术史上的坐标在哪里?如今,这样的问题充斥于各类艺术评论和学术讨论,但它们只会让我们陷入技术和方法的探讨,却离艺术的本质越来越远。因为,艺术的理解从来不仅是方法,更是关于:目的和动机。
艺术家为何这样表达?
艺术家为何非这样表达不可?
真正的艺术诞生于时代语境,却有着超越时代的力量
我们需要抛弃对方法的依赖,而是追问艺术家的动机和目的。跟着动机,才有可能带我们进入一个灵魂的深处,将我们引向对艺术的真正理解。有趣的是,这些问题也只对真正的艺术有效,对于“像艺术的东西”而言,这些问题都有一个趋同的答案:为了满足感官需求,为了买家和市场。
如今,“像艺术的东西”与“像艺术家的人”普遍拥有更漂亮的宣传语,更强大的解说能力,如何才能消弭这些影响,去欣赏真正的艺术?这,其实是一种去伪存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建立在一件看似简单,却越来越不简单的事上——找回你自己的感觉。
什么叫找回自己的感觉?就如已吃惯了火锅烧烤的舌头,是否还能重新品尝出白米饭的甘甜?“感觉”是连接真实的,这原本赋予每个人的礼物,可感觉会在感官刺激中麻木,会在意志颓废时迷失,会在金钱与权力的标准下改变。当失去感觉时,那些漂亮的宣传话,“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人云亦云的潮流,便会让我们离真正的艺术和本质越来越远。
敢于不盲从潮流,才有可能找到自己
一个必须知道的真相是:任何文字或词汇都不可能复制出一个作品的全部意义。博伊斯曾说过:“如果艺术可以用文字表达清楚,那写出来就好了,为何还要做出来?”我们也许可以用化学分子式描述关于“甜”的知识,但只有舌头尝到糖的那一刻,才能明白“甜”的真相。艺术亦如此,它能以纯粹物质的形式,来传递纯粹的精神,而让这一切发生的载体,就是我们的肉身。是的,艺术是一个直接作用于肉身和感官之上的奇迹,它是当下的,直接的,无遮蔽的。当我们在邂逅一副画的瞬间,无需任何解释,却能感觉灵魂的某个角落被无声的抚慰,仿佛一束新光照进了生命。那一刻,一些感觉正在苏醒。
安德鲁.怀斯,《海风》,1947
在一个以假为真的时代,“真品”成为了稀有之物。可是,再高明的鉴别工具也无法保障万无一失,也许,唯有屏蔽外在声音,放下杂念干扰的那一刻,我们就能找到真相和答案。
想认出真正的艺术家,
请先保护好一些“真”的东西。
唯有真,才能与真相遇。
徐薇XUWEI
当代艺术研究
艺术写作|独立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