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前的今天,这首歌引爆了全亚洲

18 年前的今天,一首歌被全亚洲超过 50 家电台同步首播,引来 8 亿人收听,创下了令许多歌手望尘莫及的记录。

在那个我们还用收音机听歌的年代,这首歌引爆了全亚洲。

后来,电台联合命名每年的 7 月 16 日为「周杰伦日」。

10 年后,收音机几乎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再也没有任何一首歌,能以这种笨拙又直接的方式,缔造乐坛的神话。
18 年后的今天,这首歌依然是周杰伦的巅峰之作。
甚至还有人,将它奉为「华语流行乐坛天花板」。
不论如今的周杰伦是否「江郎才尽」,当年的他肯定凭借这首歌「一战封神」。

《以父之名》

周杰伦

打开这首歌,就意味着你将进入到一片阴郁而深沉的世界。
《以父之名》 的优秀,离不开它的「史无前例」。
你可以在 90 年代的香港乐坛听到中国风。
但在周杰伦之前,你绝对想不到在流行音乐里,还能感受到暗黑的哥特风格。

《以父之名》流露着些许古典与严肃,但你仍然能嗅到周杰伦的个性,和富有个人特色的唱法。

前奏足足 50 秒的歌剧女声和意大利语念白;贯穿全曲酷似黑管的主旋律音色;时不时冒出的怪异声响;穿插在后半段的左轮手枪枪声...
周杰伦用这些编排,营造了复古、潮湿、灰暗的氛围;失落、无奈、压迫、悲寂的底色。
也让《以父之名》弥漫着欧洲经典电影《教父》的黑帮味,黄俊郎的歌词更是充斥着耐人寻味的描绘。

微凉的晨露 沾湿黑礼服 石板路有雾 父在低诉

--《教父I》老维托交接权力给迈克时候的天气,以及告诉他怎么查内鬼的那段情节;

低头亲吻我的左手 换取被宽恕的承诺
--教父的吻手礼;

无奈的觉悟 只能更残酷 一切都为了 通往圣堂的路

--迈克的人生写照,尤其在《教父III》;

........

——知乎网友@BearBearBear

03 年,周杰伦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这首歌是为自己的父亲而创作。
而童年时期的他,经历了父母离异,一直跟着妈妈生活。
但周杰伦自述:「虽然和父亲没有什么话聊,但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
或许这首歌里,有着周杰伦基于父亲内心世界的思考与想象。
当然,这些我们迄今仍不得而知。
《以父之名》就如一座神秘宝藏。
没有任何人知道黄俊郎在写歌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周杰伦创作,在唱这首歌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留下的,只有令人琢磨不透的歌词,和堪称鬼才的旋律与编曲。
以及其之经典。
在「2004 无与伦比演唱会」上,《以父之名》被定做开场曲。
惊悚阴郁的舞台特效,搭配上电影配乐般质感的音乐,在那个年代令无数人震撼,也成为了《以父之名》少有的经典现场。
但在那之后,周董很少再唱这首歌。
一代神作,渐渐地只留在我们的回忆里。
之前乐叔看过一篇《一个 90 后周杰伦粉丝的死心史》,感触良多。

文章既感性又理性地讲述了,如今写着「哥练的胸肌如果你还想靠」、「唉唉唉,你说这是爱爱爱」...的周杰伦,对音乐的进取停滞在过去,甚至不及过去的周杰伦。

让粉丝们感到失望,再也看不到早年的才华与光点。
文章里有一段话,乐叔认为写得一针见血:
「他还赖在青春期,但也没有像 20 岁那样,一次次带我们冲出庸俗时代的包围圈,打破想象力的极限,把流行歌唱得像诗,像电影,像艺术,关注更多人的挣扎和苦难。」
幸福和安逸,可能是一种甜蜜的阻碍,也可能是一种堕怠的借口。
于是 18 年后,再无《以父之名》。
也让人格外怀念《以父之名》。
怀念它如平地一声雷,引爆了全亚洲。
怀念从音乐从耳机里传出的惊艳,和宛如推开新世界大门的体验。
18 年后的今天,拿出它再听一遍,你还会有恍如隔世的震撼感。
甚至几十年后,它还是震撼。
这句赞叹听着有些失落。
像极了《以父之名》。
精彩、华丽,却带着悲郁的底色。
《以父之名》永远的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