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图:神志病,可从脾胃入手治疗

关于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今特从中焦气机为五神脏气机枢纽角度再行探讨。

1.中焦气机为五脏气机之枢纽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至”,有往来之意,“至阴”,有承阳启阴之用,说明中焦脾胃有上下升降、转输往复的作用。

《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使”与“市”可引申为通畅之意,即肝心肺肾四脏之气的升降出入,要依靠中焦脾升胃降的作用。

中焦脾胃气机为五脏气机之枢纽,主要包括三方面。

其一,从中焦脾胃位于中央而言。

五脏位置,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居下,居下者宜升;脾胃位中,通连上下,故为升降之枢纽。

五脏的升降无不依中焦脾胃升降气机配合来完成,故吴达《医学求是》云:脏腑之气机,五行之升降,“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轮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

其二,从中焦脾胃属土,不独主于时着眼。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即人体五脏六腑均有脾土之气,故李杲《脾胃论》中就有“肺之脾胃虚”的论述。

明代周慎斋的《慎斋遗书》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人体胚胎发生到形成五脏之时,五脏中任何一脏都具有了类似脾胃的形质和功能,明确提出“心之脾胃”、“肝之脾胃”、“肺之脾胃”、“肾之脾胃”、“脾胃之脾胃”,即五脏之中,每一脏皆有脾胃的论点。

实际上这是把脾胃分成五脏之中的“宏观”脾胃和一脏之中的“微观”脾胃。

这一观点反映到脏腑气机即脾胃气机为五脏气机枢纽有两个含义:

一是在五脏这一整体中,宏观中焦脾胃是其气机之枢;

二是在每一脏气机运动中,也有中焦脾胃气机,即每一脏的升降之力依靠的是中焦脾胃升降;

中焦脾胃升降,主持诸脏出入。五脏虽主藏精气,但亦有出入问题。

首先,五脏精气皆靠后天水谷精微来滋养、填充,这是五脏的入,当由中焦脾胃升降气机所主。

而五脏的出,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向全身输布精微物质,如肺主宣降,布散精微透达上下等;二是浊气通过传化之腑或自身排泄,如《素问·五脏别论》云:“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

五脏向全身输布精微和自身排泄浊气靠的是脏腑本身的升降功能,但亦需中焦脾胃升降气机为之主持。

可见,五脏之气的升降出入由中焦脾胃气机所主,即中焦脾胃升降气机为全身气机之枢纽。

2.神志活动由五脏气机所主宰

《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情志活动的调节由以心为主的五脏所主,故又把五脏称之为“五神脏'。

如《灵枢·本神》谓:“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

五脏藏神,不是说每脏都分别产生某种精神活动,也不是把某种精神活动单纯地归属于某个脏腑,而在于强调人体内部有承担精神活动的统一系统。

神志是在全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最为高级的功能,正如《灵枢·天年》所言:“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即说明各脏腑间的整体协同作用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先决条件,故《素问·灵兰秘典》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灵枢·平人绝谷》也说:“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如果各脏腑之间不能协调和谐,则不可能有正常的精神活动。

上海钱静庄分析了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脉象的波幅变化,其中与四时的关系是:男病人每4个月形成1个周期,即1年内表现为三峰波;女病人每6个月形成1个周期,即1年内表现为双峰波。这与正常人每12个月形成1个周期的变化有极显著的差异。

提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是某个单一脏腑病变所为,其关键在于体内五脏关系不协调和谐、不能与自然界相适应。故可以认为,神志病变是以体内脏腑间协调关系被破坏为前提的。

人的生命现象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综合,而脏腑的生理功能无非是摄入所需、排出所弃的升降清浊、出入交换的过程。

气机升降出入是脏腑的特性,也是其内在联系的基本形式,故脏腑间协调和谐的关系依靠脏腑的气机来维系、来实现。

气机升降出入异常则脏腑间协调关系就会被破坏,脏腑功能也会异常,故《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神志活动既然是以脏腑间协调和谐为前提条件,故必定与脏腑气机关系最为密切,这一点可以《素问·举痛论》为证。

《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生于气”,在列举的九气为病中,精神情志致病占六气,其机理均是影响了脏腑气机进而产生了病理变化。

如该篇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则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下)行矣”;“惊则心无所存,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而《内经》提出的“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也是通过改变气机的逆乱而达到治疗目的。

可见,神志活动以五脏间协调和谐关系为基础,以脏腑气机正常为前提,其与气机关系密切。

3.中焦脾胃气机主持神志活动

神志活动是在人体全部生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最为高级的功能,以五脏间的整体协同作用为基础,即由五脏气机所主宰,而中焦脾胃气机是五脏气机之枢纽,就此而言可以认为中焦脾胃升降气机是主持人体神志活动的关键。

这一点对临床尤有指导意义。

首先,非精神因素所致的神志病变,其机理主要是由中焦气机紊乱影响五脏气机所致,或先有五脏气机逆乱进而影响中焦气机而使之病情恶化,终成难治之证。

其次,精神因素所致神志病变,精神因素可直接使五脏气机逆乱进而影响中焦气机,其主要表现有二:

其一,五脏气机障碍,各种代谢产物增加,加重中焦升降气机的负担;

其二,由于中焦升降气机为其他脏腑气机之枢纽,若脏腑气机不畅,日久必会影响中枢。

因此,我们认为在神志病变中,中焦气机紊乱是广泛存在的,它或是主要致病机理,或是恶化病情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那些顽固难愈的神志疾病,中焦气机紊乱更是一个重要环节。

鉴于此,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神志病变,或单以精神症状为主,运用传统的中医辨证,常感到无证可辨者,可以运用调理中焦脾胃气机之法,以促五脏气机恢复,使五脏协调,愈其疾病;

对于那些除精神症状外尚兼他症,可以辨证定位者,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注意调理中焦脾胃气机,选用调理脾胃药物。

(0)

相关推荐

  • 治病遇到瓶颈,去透转 “ 人体枢机 ”

    治病遇到瓶颈,去透转 “ 人体枢机 ”

  • 论气机之左升右降 | 医道学苑

    王文德 生命现象源于气机的出入升降运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藏"(<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是气机主 ...

  • 五脏精气皆靠后天水谷精微来滋养、填充…升降散治百病

    五脏精气皆靠后天水谷精微来滋养.填充,这是五脏的入,当由中焦脾胃升降气机所主. 而五脏的出,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向全身输布精微物质,如肺主宣降,布散精微透达上下等:二是浊气通过传化之腑或自身排泄,如&l ...

  • 脏腑点穴为何以土为贵

    道理自然,"万物以土为贵",万物之灵的人,必然遵循此规律,早在金元时期李东垣以<内经>理论为指导,形成为"补土"派,"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 ...

  • 王洪图教授:难治的神志病,从脾胃入手!

    关于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今特从中焦气机为五神脏气机枢纽角度再行探讨. 1.中焦气机为五脏气机之枢纽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

  • 难治的神志病,从脾胃入手!

    桂林吴氏老中医导言:关于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王洪图教授特从中焦气机为五神脏气机枢纽角度再行探讨. 1.中焦气机为五脏气机之枢纽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 ...

  • 神志病,可从脾胃入手治疗

    导读:今天学习脾胃与"神志"之间的关系. 关于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今特从中焦气机为五神脏气机枢纽角度再行探讨. 01 中焦气机为五脏气机之枢纽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

  • 从脾胃入手治疗妇科疾病的6个方法

    原创 刘柏洪 悦读中医 2月9日 小编导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有益气统血等生理功能,被称为"后天之本",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 ...

  • 从脾胃入手治疗一顽固性遗精案效果很好

    明代王纶在<明医杂著>男子阴痿篇讲到:梦遗精滑世人多作肾虚论,而用补肾涩精之药不效,殊不知此症多属脾胃,饮酒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盖肾藏精,精之所生,由脾胃饮食化生而输归于肾,今脾胃伤 ...

  • 【名医经验】王洪图教授:从中焦(脾胃)入手治疗难治性神志病

    王洪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中医系副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q ...

  • 五脏藏神尤重脾胃——王洪图教授治疗精神疾病经验

    五脏藏神尤重脾胃--王洪图教授治疗精神疾病经验 <经方临证录> 删除标签 添加标签 王洪图教授多年研究<内经>,提出"五脏藏神.尤重脾胃"的观点,认为< ...

  • 王洪图丨如何理解脾胃为枢

    导读:如何理解"脾胃为枢"?如何在临床上灵活地应用这句话?学习一下王洪图先生的经验吧! 01 脾与胃相合,共居中焦. 胃主受纳,脾司运化.受纳,是指承受.容纳水谷而进行腐熟.运化, ...

  • 脏藏神 尤重脾胃——王洪图教授治疗精神疾病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 作者:翟双庆  陈子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多年研究<内经>,提出"五脏藏神.尤重脾胃"的观点,认为<内经>五脏藏神理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