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错觉的魅力——《石壕吏》新解(作者 徐景洲)

错觉的魅力

 ——《石壕吏》新解

徐景洲

对文学作品富有创意的欣赏,常取决于欣赏视角标新立异的选择。读杜甫的名篇《石壕吏》,若能从诗中人物的心理错觉--诗人的错觉、老妇老翁的错觉、差吏的错觉--着眼,就能领略到那看似诠释殆尽的字句里所隐而未露的别具诗情戏味而又令人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

诗中展示的第一个心理错觉,就是那位“暮投石壕村”的诗人所作的“有吏夜捉人”的判断。这是诗人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把后来听了老妇人的哭诉才知道的“征兵”错当成“捉人”,即官府捉拿犯人。诗人为什么会对征兵产生“捉人”的错觉呢?这就要从他当时对征兵现状所了解的程度说起。诗人在“暮投石壕村”之前,曾在新安县目睹了一次征兵。当时,他就为“次选中男行”的征派少年娃娃兵的荒唐、残忍之举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发出了“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安吏》)的质问。但那次征兵还没发展到强捉的地步,还允许母亲为新兵送行。而现在,从新安县到石壕村,不过很短的时间,从酣梦中被差吏的砸门声惊醒的诗人,怎么会想到已经令人难以接受的“次选中男行”的征兵竟如此迅速地发展到夜半突袭的疯狂程度,甚至发展到连老翁老妇都要征的地步呢?此时的他,即使有着再大的想象力,也是难以把差吏深更半夜、执灯仗火的砸门喊叫同征兵相联系的,特别是当他看到了“老翁逾墙走”时,他就更自然地会把眼前这突发事件与官府捉拿犯人相联系了--这可怜的老翁不知又触犯了哪条王法!

但历来论者大都忽视了这个错觉的存在,认定诗人清楚地知道差吏夜来的目的,而有意把“征兵”说成“捉人”的,并进而断言,诗人之所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的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唐诗鉴赏辞典》第484页)这种理解的偏颇之处,就在于忽视了作品的正在进行时的叙事方式,把诗人后来听了老妇人的哭诉后才明白的“捉人”即是“征兵”的将来时的事实,强搬到事件的开端,来逆推此时还根本摸不清头绪的诗人心理。其实,诗人描绘的只是他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心理错觉,在那样一种令人心惊胆战的恐怖气氛中,不把“征兵”错当成“捉人”才怪呢!

也只有把“捉人”理解为诗人的心理错觉,才能更令人信服地显示出诗作的作为“诗史”的沉郁份量和那强烈的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因为透过“捉人”的错觉,读者方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官府的征兵已经到了怎样穷凶极恶的地步,进而深切地感受到安吏之乱形势的空前严重,以及这场战乱给下层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深重,揭露批判之意也因此而不言自明。再从错觉的艺术效果上来看,它不仅从侧面刻划出用“捉人”的手段征兵的差吏那如狼似虎的凶恶嘴脸,同时还造成了扣人心弦的悬念:要捉何人?为何捉人?从而使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结局产生强烈的了解欲。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石壕吏》“起有猛虎攫人之势”,如果从错觉的悬念效果上来理解这个评语,不是更见其精当深刻吗?

面对半夜征兵的突发事件,“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从这迅速、果断的行动上看,老妇老翁是知道差吏夜来目的就是征兵的,而且还想当然地认为征兵的对象就是老翁。所以他们以为老翁一“走”,就可躲过这次厄运,保全这已经残缺不全的家。但事件的发展证明老妇老翁的如意算盘其实也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觉,因为征兵不仅征到了老翁,而且连老妇也在劫难逃。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

(0)

相关推荐

  • 和女儿一起细读《石壕吏》

    壹 女儿正在诵读课文,是杜甫的<石壕吏>,不知她是否读懂了,于是问了几句. 问:"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答:"我觉得作者很同情底层的百姓们.&q ...

  • 名篇名诵 | 虹云诵咏杜甫《石壕吏》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虹云   雷声 撰文/制作:雷声 夕阳西下. 一抹血红的残阳轻轻地涂抹在石壕村上空. 石壕,这 ...

  • 【夜听】唐诗,杜甫《石壕吏》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

  • 王开东:杜甫的棺材板咣当直响

    近日某师大有教授点评<石壕吏>,在网上引起热议. 教授讲解之后,我觉得我读了一个假杜甫,我被教授惊呆了,不妨胡说一番. 第一,教授要我们搞清几个事实.首先,这是大唐的军队,是"我 ...

  • 金瓶梅赏析:潘金莲为何骂应伯爵把脸都丢尽了(作者 徐景洲)

    韩道国给西门庆送礼,西门庆只收下鹅与酒,然后下帖儿邀来应伯爵与谢希大一起品赏.这一天西门庆的妻妾们都去吴大妗子家吃喜酒了,应伯爵之前忌惮于西门庆妻妾的白眼,不敢在西门庆家放开来尽兴吃喝玩乐,如今天赐良 ...

  • 百味人:生活五态(作者 徐景洲)

    粗粗分析起来,我大致生活在五种状态中吧? 第一种是自然状态.我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与动物植物打交道.那十五六只笼鸟儿,要换两次食和水,要清理一次粪便,还要专门喂点虫儿水果蛋黄,还要为它们洗洗澡.当然, ...

  • 啼笑皆非:鼓掌(作者 徐景洲)

    门口的大路两边插满了红红绿绿的彩旗,办公大楼上垂下来巨大的欢迎条幅,门厅前铺上三十米长的红地毯,公司全体员工统一服装,提前上班一小时,整齐排列在办公大楼前的台阶上,等候县领导前来慰问.据说县领导携来一 ...

  • 细品金瓶梅:西门庆给三等级官人送礼用三法(作者 徐景洲)

    来保给太师送生辰大礼,由门吏到总管再到太师,由低到高依次送了三次礼.这三次送礼,因为接受者官职高低不同,送法各异,收法不同,活灵活现上演了一幕揭露"贿赂公行"社会现状的讽刺小品. ...

  • 细品金瓶梅:夏提刑娘子入场式(作者 徐景洲)

    李瓶儿过生日,宾客盈门,略而不提的是西门庆专门发八个帖子邀请的乔家亲眷及相关贵客,特别提到的是未提发帖邀请的几位官太太."不一时,周守备娘子.荆都监母亲.荆太太与张团练娘子,都先到了.俱是大 ...

  • 细品金瓶梅:潘金莲输棋调情西门庆一波六折尽其妙(作者 徐景洲)

    潘金莲与西门庆赌棋输后的耍赖表现,可谓娇态可掬.风骚迷人,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描画得如雕如绘,声情并茂,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无怪乎能调逗得西门庆撒欢儿似的追逐.嬉戏,最后"双手抱住,按在湖山 ...

  • 细品金瓶梅:西门庆为何能一两银子说门大亲(作者 徐景洲)

    神通广大的媒婆冯妈妈,以最快速度寻到韩道国女儿,解了西门庆燃眉之急,何况又是为翟大管家说亲,说媒的费用应该很可观,而且,西门庆还亲口允过"你若与他成了,管情不亏你".让人大跌眼镜的 ...

  • 细品金瓶梅:为何夸来旺情人说黑胖、老婆说黑肥(作者 徐景洲)

    来旺从杭州办事回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的私通情人孙雪娥.正是情人相见,分外亲热.且看小说如何写孙雪娥的情态: 那雪娥满面微笑,说道:"好呀,你来家了.路上风霜,多有辛苦!几时没见,吃得黑 ...

  • 金瓶梅赏析:清河名妓吴银儿争风三部曲(作者 徐景洲)

    同为清河县名妓,李桂姐与吴银儿天然具有竞争性.这种竞争性,两人在小说中最早出场时就显露端倪.那是在花子虚的家宴上,两人都"花枝招展",引得西门庆情不自禁打听她们来历.因为吴银儿已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