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综合、实践、探究”理念的馆、校、家合作小学科学教育活动——家庭科学实验开发实践

作者:陈 洁(浙江省科技馆馆员)
欢迎转载,须注明作者与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年第4期)
【摘要】本文从小学家庭亲子科学实验入手,以“浙江省趣味亲子实验赛”为探究载体,分析该赛事成功的原因及存在的不足。从实践层面上探讨构建与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活动这一教育新模式。期望通过研究探索这类活动的开发模式和思路,有效发挥科技博物馆的教育优势和价值,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关键词】科技馆;科学教育;教育理念;亲子实验

小学阶段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能够为未来的公民奠定较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小学阶段而言,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将环境、行为等教育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对提升科学素养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无论是家庭的教育观点与方法,还是社会环境的转变,都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001年我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自然”学科的名称改为“科学”,从此科学课程承担新的使命进入教育领域。它不仅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使命,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

一、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需求

当下的科学教育不仅涉及科技知识的传授,同时延伸到了对学生科学的思维、信念、探究能力的培养。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科学课标》)将科学课程由以前的启蒙课程变为基础课程,并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倡导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旨在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综合性

《科学课标》作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规定了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由发现现象开始,通过进一步学习,最终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课程内容包括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以及技术与工程领域,知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同学科领域相互结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充分说明了小学科学教育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

(二)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性

《科学课标》更注重实践能力,发掘学生动手实践的潜力。实践力作为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或缺。实践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与内化过程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从教材中获得的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从实践中得来的直接经验是实现间接经验的“内化”并构建知识体系的最有效方式。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掌握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可能发现新方法、新理论。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生活,品味生活,科学素养需要在实践探索中建立与完善。

(三)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

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学习科学应是学生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他们掌握新知识需要经历“认知—学习—应用”的过程,而这必须建立在满足其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类科学探究活动。“科学”离不开探究,科学素养最核心的部分是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力和价值观。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认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亲身感受真实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爱上科学,进而提升其科学素养,为今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落实“综合、实践、探究”这一小学科学教育理念,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承担责任,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而社会教育则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完善,三者的有机结合与横向上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开展馆、校、家合作的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我国现阶段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课外多数时间身处家庭多位成年长辈精心呵护的核心位置。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少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机会。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他们虽然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博览群书”,但获取信息的方式却往往停留于各类网络“百科”的相关搜索,掌握的科学知识虽多,但大部分为通过书本和变相书本(如网络)获得的间接经验,较少对其真伪作进一步验证,严重缺乏综合实践机会,大都缺乏应有的探究能力。

(一)学校科学教育的现实问题

小学科学课是学生认识世界奥秘的课程,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认识世界本质,探究式学习模式在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仍是大多数学校衡量教学水平的标杆。在这种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多数学校的教学目标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导致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长期存在且影响深远。虽然当下的小学科学课程依据《科学课标》规划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但实际操作受限。多数校方缺少可落实“综合、实践、探究”这一教育理念的教学资源,如:缺乏合格的科学课教师,对相关教学方法不理解不掌握;大班制教育中的科学课程多为每周两节共80分钟,一般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人人动手实验;需要进入实验室开展的实验课大多仅由多媒体视频实验演示替代,获得的并非直接经验。学生对科学课实验环节的最终理解仍停留在孤立知识点和用于应试的间接经验,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

(二)家庭科学教育的现实问题

家庭是孩子的母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发达国家一贯非常重视亲子相处时间,而在我国,父母因经济压力和传统教育观念,普遍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将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托付于学校和隔代长辈,周末才有时间陪伴孩子。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访客占据了科技馆周末及节假日观众的很大一部分。新时期我国家庭教育环境呈现出新特点,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的观众调查结果表明:科技馆的成人和家长观众中,大专以上学历和“白领”职业的观众占比均在80%左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精神和文化需求就越高,越关注自身和子女的科学素质培养。同时,高学历观众的经济收入一般也较高,对自我知识更新和子女教育的投入会更大。

至于我国家庭科学教育的现状,多数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只是简单地随堂听课,或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大多数家长参与的场馆教育只是带孩子走马观花地参观,或是任由孩子在场馆内无目的地玩耍而自己在一旁浏览手机。一部分家长虽有强烈的学习需求但缺少教育资源,一方面对于单纯灌输知识的应试教育较为反感,希望提高孩子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缺少符合“综合、实践、探究”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学资源。如何优化家庭教育的学习方式,发挥家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使家长能在孩子学习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并与孩子共成长,是现阶段家庭教育的需求。

(三)科技馆科学教育的现实问题

在全面推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强调科学教育应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式学习的当下,科技馆这一社会教育阵营的主力军是校外教育强有力的补充。科技馆的大多数展品是以科学实验、科学观测、技术发明活动为原型。科学家与工程师使用什么样的器材设备、进行了什么样的实验和考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获得了什么科学发现,最终有何创造和创新,这全部的探究过程可在科技馆中直观化、具体化的呈现,转化为观众可以参与的实验、观察实践,并揭示科学发现、科技发明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技馆科学教育应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情境化学习环境,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学习者获取直接经验。“综合、实践、探究”本应是科技馆教育资源与教学特征的优势,但实际工作中存在展教分离、重展轻教等问题,加之科技馆教育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稳定性且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对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脉络的理论剖析,上述情况是目前科技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倡导研发与学校教学内容相贴合的探究式教育活动是当下科技馆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学校、家庭、科技馆资源互补,共建科学教育

综上所述,虽然学校教育与时俱进,教育理念逐渐更新,但学校对于《科学课标》提出的“综合、实践、探究”教育理念掌握和运用得并不充分,且因活动场地、时间空间、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师资不足,课堂教学中理应被重视的综合性探究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家庭教育虽对体现“综合、实践、探究”教育理念的学习活动有强烈需求,但缺少科学教育资源与能力。科技馆具有的设施与条件,在对“综合、实践、探究”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教育资源方面拥有优势,但教学体系尚待完善。

科学教师对教学大纲和学科知识脉络的理论剖析是科学诠释者急需补强的领域;而科技馆拥有的丰富的展品内容和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急需的。学校课程在时长、教案和教学用具方面的局限性通过与科技馆教育的交流融合得以弥补,家庭在此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则是必不可少的支持与补充。科学教师的正确引导、家长的通力配合、科技馆教育资源的有力支撑,三方资源互补、有效配合,有利于统一探究式学习这一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科学教育方向,形成合力,大大提高科学教育的实效。

三、“馆、校、家”小学科学教育活动开发实践的理论基础

小学科学课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众多学科。这些学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包含实验内容。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号)中明确指出: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件提出,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学校要将实验教学纳入校本教研,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校本教研活动。以实验为基础是科学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认知发展理论

《科学课标》提出的要求建立在学生认知特征基础之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认知思维发展大致经历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心理特征是:他们只能对具体事物和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和推理,如果在纯粹语言叙述的情况下,对新事物的接受会感到非常困难。

与其他学科认知方式不同,科学以实验与自然证据为基础解释客观世界的运行机制,实证性是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国内外的教育研究者普遍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验研究的迫切性。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将教学内容形象化,还可以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具象的感知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起到的效果由于单纯的知识讲授。实验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使他们意识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科学研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进行的活动,而是人人能够参与的,帮助我们认识并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二)探究式学习

1961年,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Joesph Schwab)教授在哈佛大学做题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的报告,首次提出“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重视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不仅在知识上获得了发展,而且培养了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是主动参与的,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施瓦布提出,要想使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教师应使用探究法开展科学教育,并建议科学教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向学生讲授科学概念及原理,之后再通过实验来解释与验证教材中的内容。探究式实验教学,就是在探究过程中引入课堂科学实验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理论

美国学者约翰逊兄弟(Johnson, D.W. & Johnson, R.T.)等人创立了合作学习理论,并提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协同合作,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同伴的学习优势”。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使成员在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达到互补,具有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个体责任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等要素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把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团体之间的竞争,形成学习共同体,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整体性的全面发展。关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及教学策略种类繁多,采用较多的活动方式有师生互动、教师间互动、学生间互动和全员互动,其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的学习方式。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一部分科学教师并不能将上述先进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而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验,重结果轻过程,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于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不利。

四、馆、校、家合作下的科学教育实践案例

“浙江省趣味亲子实验赛”是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亲子类大型科普活动,自2012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以2018年第四届比赛为例:该赛事由浙江省科技馆、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主办;立足学校教育,广结社会联盟,利用家长资源优势;科技馆、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合作,构建长期互为学习伙伴的关系。教师和科学诠释者在此过程中建立紧密联系,为进一步开展馆校合作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赛事内容依据亲子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创新性四大要素进行综合设计,旨在营造家庭探究式学习的氛围,提高青少年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和科学素养。赛程分为报名、初评、复评、网上投票、现场决赛五个阶段。浙江省范围内就读的小学阶段低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组)在校学生及其家庭(一户或多户家庭,总人数限定5人以内),以及由学校推荐的学生团体均可报名参加。初赛的内容设计和视频制作由学生和家长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配合完成;复赛阶段引入经验丰富的科学诠释者,从实验内容、实现效果、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为参赛家庭提供一对一的建议和帮助,从始至终保证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一)活动亮点

家庭科学实验指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一种实验形式,是课堂实验的补充和延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家庭资源确定实验主题,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分析原理、反复实验,在实践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进而培养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亲子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和老师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学生与家长在地位平等的感情沟通基础上进行互动,教师在活动中通过适当指导,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并对亲子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庭科学实验是一种理念先进、效果良好的科学学习方式。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和观念的冲击,许多家庭的教育仍是片面追求高分、忽视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们回到家很难获得较好的实验条件和体验,家长的教育理念仍有待更新。

探究式学习非常注重合作性,历史上许多影响重大的科学研究并非出自某一位科学家之手,而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因此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学会合作。“实验赛”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分工合作,着重展现家长与孩子在科学实验中的互动交流。从活动内容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亲子”是参与比赛的主体;第二,“互动”是赛事全程的体现形式。通过科学实验任务展现学习者的协作与沟通,体现孩子与父母、孩子之间、孩子与他人之间的相处与沟通情况,其价值不仅在于丰富孩子的实践,激发好奇心,锻炼思维与动手能力,更关注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

1. 学生即实践主体

家庭实验的探究模式将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即实践主体。为使实验获得成功,学生在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把自己当作新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学习活动在教师和科学诠释者的指导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围绕学生这一主导对象开展。学生与家长、教师合作,共同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实验方案。这种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自由发挥,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探究式学习逐渐深化的过程中,他们有了自己的新发现、新收获,成功带来的喜悦便油然而生,进而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

2. 学习主题回归生活

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期,但科学教学的改革普遍侧重于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忽略了科学课程源于对自然界的探究活动的特点。另一方面,科学现象源于自然界和实际生活,而传统课堂中的教学实验大多已脱离了生活的实际。科学离不开生活,科学学习也不能脱离生活。在理解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回归实际生活,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是举办“实验赛”的初心。

据调查,该赛事的参赛家庭均参观过浙江省科技馆,并在操作互动展品的过程中基本理解了展品的科学原理。参赛实验主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熟识的自然事物确定,实验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易得的物品,很好地体现教育资源生活化这一特色。科学知识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要渗透到现实生活中。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发掘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抽象的科学理论和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和实践,这样的学习才更有动力。远离生活的理论知识和抽象化的习题,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家庭科学实验的器材方便易得、操作简单、内容多变、方法灵活,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很好地弥补了课堂实验的短板。

3. 亲子亲合,父性教育凸显

亲子关系具体表现为亲子亲合与亲子冲突,现实中的亲子关系经常是亲合与冲突并存,而亲合是赛事活动策划的出发点之一。亲子亲合是亲子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既可以表现于积极的互动行为中,又可以体现在父母与子女的心理感受上。有效的亲子互动会使家长和子女的预期目标趋于一致,而家庭目标的同一将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实验赛”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孩子同发现共成长的机会,从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育这一角度出发,从活动设计、资源开发、平台创建及实施场所等多方面提倡家长充分参与,与孩子一起商定实验主题。初评报名需提供4分钟的实验视频,充分考虑孩子与家长的分工明确度和配合默契度。比赛中家长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监督者和指导者,而是学习者和合作者。他们与教师交流获取经验,可以加深他们对孩子能力发展的认知。不同教育理念的家长进行交流和相互借鉴,也能取长补短,进而对家庭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家庭科学实验在家庭教育中架起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让家庭成员在交流中去感受与表达,在积极的亲子沟通中收获良好的亲合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今社会普遍认同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趋势。在传统的家庭分工中,父亲在职场上全力打拼,而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母亲肩上。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逐渐被弱化、甚至淡出,这阻碍了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和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本赛事的过程中,父性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力军,参与的家庭中父亲和孩子的组合占多数,并且有几位父亲比孩子“玩”得更起劲。一般来说,父亲具有独立、自信、热情、勇敢等个性特征。比赛过程中也可以明显地发现,由父亲与孩子共同完成的实验,对主题的表现更为胆大开放,现场观众的回馈也更为热烈。

4. 角色扮演,情境化展现

相较前三届比赛使用白大褂、魔术帽等服饰作为点缀,第四届比赛进入复赛的作品《相亲相爱象一家》表演中的“大象牙膏”大受好评。代入感强烈的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情境模拟活动,融知识与表演为一体,为开展合作性的探究式学习开辟了新途径。故事性的情境化构建与展现,如创设场景、组织语言、编写剧本、协调人员等,需要科学教师与科学诠释者的交流指导与角色扮演者间的配合沟通,进而增加三方的感情交流。角色扮演也让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他们在其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其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获得了提升。获奖家庭中的学生有机会成为“科技馆小达人”,与更多热爱科学的孩子一起体验课堂之外的创客教育。优秀选手获得“科学家加油包”——得到科技馆STEAM课程专业科学教师的免费一对一辅导,与科学教师一起开展科学实验。这些举措可以促进参赛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观察,比赛中的表演任务也主要由学生承担。这就需要他们理解角色、体验角色、展现角色。家长作为参与者引导作为表演主体的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以自己扮演的角色为立足点,在情境化体验中共同经历科学探究全过程。角色扮演结合了肢体活动与大脑思维,多种感官参与更利于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如某个家庭组的表演主题为“法老之蛇”,把实验内容与古埃及文化元素相结合;“火焰掌”将实验与消防安全相结合……在提升参赛者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引起了评委和观众们极大的兴趣。参赛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比赛中的体验和收获,在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与身心的成长,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方式的探究过程使科学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多方合作,引领价值导向

首届“浙江省趣味亲子实验赛”选择了与浙江省科技馆有多年馆校合作经历且反响良好的杭州市上城区几家小学作为试点,合作媒体选取了有一定知名度、且节目理念与赛事内容契合度极高的亲子类电视栏目《生活大爆炸》。比赛全程通过电视台公开播放,极大地拓展了赛事的影响力。随着赛事的发展,“实验赛”越来越受到学校及科学教师的重视,参赛作品的质量稳步提高。从第二届比赛开始,主办方接纳了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等多家合作单位,赛事对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和职称评定均有助益,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师推荐自己指导的高品质作品报名参赛,第四届比赛还开设了团队评选通道。

科技馆有丰富的融媒体资源,如为推广比赛举办的实时直播和路演,可以为赛事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方案,使学生、家长、教师充分了解比赛的参赛条件和相关要求,以便引导学习方向.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比赛中的网络直播、电视新闻报道及后期出版的活动手册,围绕赛事全过程展开宣传,将优秀参赛家庭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指导其他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资源。通过精心设计的评选和颁奖过程,让参赛家庭感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同时激励更多家庭积极参与到亲子教育和场馆科学教育中来。

五、实践反思

反馈和评价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对教育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后续教育活动的实践与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信息反馈和分析,以及笔者在全部四届比赛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而言,科技馆、学校、家庭三方在比赛的前期和中期联系最为密切,活动手册发布后的反馈信息相对较少。活动参与者的反馈意见对场馆科学教育活动的改进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后续活动中可尝试进行反馈意见表的编制、分发和回收,以便对活动方案进行优化。

活动成果交流的形式和途径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及时性,把握最佳的活动宣传推广时机、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是确保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长期开展的法宝。每届比赛开始的初期,家庭方面的积极性最为高涨,但这样的积极性会随着赛事的进行逐渐降低。因此,建构和引入更为有效的公众激励制度并使之有效实行很有必要。科技馆也需努力与教育部门寻求多种途径的合作以共建有效的机制,鼓励学校参与合作,例如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育。对参与活动的优秀典型予以表彰,树立“榜样”,以家庭、学校、科技馆三方合作的机制推动科学教育继续良性发展。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小学科学教育在立足学校的同时,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共同的教育目标把家庭、学校、社会联系在一起,共同的责任和心愿把家长、教师、科学诠释者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有利于三方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般通过政策或制度推动家庭参与学科教育,如美国有一系列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国的中间协调人制度、日本的父母会、新加坡的国民教育、澳大利亚的家长参与权利法律化;我国香港地区有“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我国台湾地区也有相应的地方法规。有了政策与制度层面的保障,合作活动便能收到明显成效。在我国国内,家庭、学校、科技馆三位一体实施科学教育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如何建立并推广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作体系,需要三方在深化合作的历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共同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