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刊误志(第二部分)
赤开封县(笔者加)
【赤开封县】本汉县(功臣表高帝十一年,陶舍封开封侯),属河南郡(今县南五十里开封故城,即汉治所)晋属荥阳郡。东魏于此置开封郡。北齐天保七年废。隋县省,开封,六年复属汴州,炀帝改隶荥阳郡,唐武德四年复置汴州,以县属焉。正观元年省入浚仪。延和元年析浚仪十四乡,尉氏三乡复置。后为望县。梁开平初,升为赤县(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张衡《灵宪图》曰:昆仑东南,有赤县神州,风雨有时,寒暑有节。左思《魏都赋》曰:神州之略,赤县之畿),迁于仁和门内(按此录前载,丽景门,梁曰观化,晋曰仁和,而此言梁迁于仁和门内,恐误)。后唐同光中,降为望县。晋天福三年,自洛都汴,复升为赤县。皇朝开宝三年,徙于今治(按唐以开封治东界,今县本仓,事具开宝中范阂修县记[炳案:《十万本》作“范旻”])。
【厢】(京东第一、第二、第三、京南)【坊】(安节、明义、清明、含晖、务本、嘉豫)【园苑池】(宜春苑、玉津园、讲武池)
【国子监】建隆三年重修。有文宣王殿。其后建阁,以藏太宗御书。又有真宗御制御书碑二(其一《祥瑞论》、《勤政论》、《俗吏辩》;其一《崇儒术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修监碑》,翰林学士承旨陶谷撰),太学在其东。
【景灵宫】在太平坊,大中祥符八年置。正殿曰天兴,有奉真、孝严、英德三殿,以奉三宗圣容。又有章懿太后广孝殿,宫之东隅建碑,刻景灵宫赞并序,真宗御制御书(按《景灵宫颂》及《奉真殿醮献记》,并刘筠撰;《奉真山亭记》,晏殊撰;《奉真殿瑞橙诗序》,盛度撰)。崇先观,旧曰寿星,本上清宫寿星殿。庆历三年火,此殿独存,因以为观。嘉佑七年更今名,有永崇殿,以奉真宗圣容。
【集禧观】旧曰会灵,大中祥符七年置,以皇佑五年火,更今名。正殿曰奉神,殿之东庑有奉神述碑,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仁宗亲謄篆额于右(按《奉神述》,蔡襄摹写,碑阴文,梁适撰。又有神藻殿,以藏真宗御制)。有奉真园、芳华园、凝祥池。
【醴泉观】旧曰祥源观,天禧二年置,以至和元年火,更今名。正殿二,前曰宁圣,后曰感通,其西涵清殿有涌泉,饮者疾多愈。有灵嬉园。
【奉先资圣禅院】乾德二年置,有宣祖昭宪皇后庆基殿。大相国寺,唐建和元年立今额(本北齐大建国寺,后废。唐为歙州司马郑审之宅,因疾施为招提坊。复置寺,睿宗以旧封相王,改曰相国。事具《汴州记》,一云郑景之宅)。至道中增修(《修寺记》,宋白撰)。太宗御题额(《手额记》,吕夷简撰)。正殿北资圣阁(按寺旧有重阁,高三百尺,敌扬州西灵塔。唐大顺初灾,后唐长兴二年复修构,咸平中改曰资圣,又重楼三门,至道元年造。)。其南仁济、宝奎二殿(东曰仁济,立铜人式,并刻《针灸图经》于石。有仁宗御篆,夏竦撰序。西曰宝奎,有仁宗飞白书,章得象篆额,晏殊篆记。宝奎北有经藏,天圣初降,真宗御集),其西法华院有佛牙碑,太宗真宗仁宗御制颂偈赞(按佛牙碑,贾昌朝书,御制,韩琦立石,赵槩篆额,王珪撰序并书。又寺之东庑有真宗《御制〈法音集〉笺注题名记》,晁文庄公撰)。东南隅普满塔(案:普满塔,唐至德中建,寺旧有僧惠云铸弥勒像,睿宗书寺额,王温装佛并善神,吴道子画文殊维摩,李秀刻障目[炳案:目,或为日字之误,障日板],边思顺造排云阁,石抱玉画变相,车道政画天王,瓌师画梵王帝释,僧智俨造位次图,世以此为十绝。又有玉阶石鉴、李邕书、韩干画,亦皆绝伦。又据《汴州记》,有田神功、李坤真,今失其所)。塔旁罗汉院、有桂籍堂(案:新赐第进士多集于此,揭碑以刻御诗并题名云云。寺中又有《设粥院记》,宋绶撰;《资圣阁新院记》,李淑撰;《裕堂记》,吴育撰)。
【明圣观音禅院】(梁乾化元年置《经藏楼碑》,晋徐台符撰)。定力禅院(本梁庙,后唐同光二年置,天成二年立今额,《院记》,李昉撰)。普净禅院(唐长兴二年置,晋天福四年立今额。案:《游普净院序》,陶穀撰,赵安仁书)。
【景德寺】本相国寺之东圃,周显德中置寺;六年曰天寿,景德三年改今额(案:《舍利塔碑》,陶穀撰)。
【天清寺】在繁台下,周显德二年置,在清远坊,六年徙于此(《三门记》,王著撰)。有兴慈塔(开宝中建)。
【乾明寺】旧曰报先,太平兴国三年改今额,乾明,太宗诞节名。后徙无相寺入焉(《修寺碑》,李昉撰)。
【万龙冈】在县东南五十里,兔冈在县东北七里。旧云即梁孝兔苑,俗曰兔敌冈。
【汴河】(案:《水经》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郦道元注曰:阴沟、蒗荡渠也,汳受旃然水东迳仓垣城,南即大梁之仓垣亭也,《说文》云:汳水出陈留浚仪阴沟,东入泗。亦作㳎汴。戴延之《西征记》曰:二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汴从涧中东南流,今涸。《北征记》,中牟台下临汴水,是为官渡水。张华曰:一渠东南流,经浚仪谓之洪沟;一渠东经阳武,为官渡水也,自禹塞荥阳泽,开渠以通淮泗。汉平帝时,汴河决坏。明帝永平中,引乐浪人王景使陈利害,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诏景与谒者王吴共治渠,起自荥阳,水至千乘海口。景乃十里立一水门,共相回注,无复溃漏之患。宋武帝北征后,复皆湮塞。隋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七百万,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杜佑曰:通济渠,炀帝引河以通江淮,兼引汴水,即浪荡渠也。《坤元录》曰:通济渠者,受黄河。孔颖达曰:汴水自荥阳受河,濉水受汴,汴从河出,濉从汴出。众说少异,疑各从所据,故并存之。太宗至道中,参知政事张洎,尝讲求汴水源,语在《国朝会要》。《前汉书地理志》云:荥阳颜师古注云:汴水漏池皆在西南,有狼浪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应劭曰:故虢国亭是也。师古曰:狼音浪,浪音宕,泲音子礼反,本济水字)
【广济河】即荷水也(《括池志》,荷泽在会州济阴县东北)。俗曰五丈河,开宝六年改曰广济(案:周显德六年,发滑亳二州卒濬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于济,以通青郓)。
【惠民河】自尉氏县界,经县入祥符县界。复过县境,东南入于蔡。俗曰闵河,开宝六年改曰惠民(案:建隆元年,导闵水与蔡水合,贯京师,以西南为闵水,东南为蔡)。
【蔡河】在县南八里(案:周显德六年二月,命韩令坤,自京南引闵水入蔡河,以通陈颍水运)。又蔡渠在县东南二十里。《水经》云:蔡水东流至于颍(案:六典桑钦《水经》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郦善长注《水经》,引其枝流千二百五十二。桑钦见《前汉志》。郦道元,字善长,后魏人。又据《后魏书》:道元郦范子,撰注《水经》四十卷),源出济腹。自尉氏县界入县境,今涸。
【浚沟】在县东北五里。诗曰: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案:《诗注》,浚卫邑。《舆地志》曰:夷门之下,新里之东,浚水经其北,而《旧经》不载其源。郦道元以为汳于大梁北,又曰:浚水理或然也)。
【琵琶沟】在县南十里,自中牟富户沟入祥符县界。过鹿渎,自鹿渎而东,贯建城、甘石二陂。经县境入尉氏县界。一曰新渠,以形似琵琶故名(案:《旧经》又有涡水,在县东南三里。引《水经》云:阴沟东南至泲,为涡水。隋大业三年开。唐正观十三年,长史柳实续建斗门。引注琵琶沟。今废)
【沙海】《战国策》曰齐欲发卒取周九鼎。颜率说曰: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为日久矣,即谓此也。隋文帝疏凿旧迹。引汴水注之,习舟师以伐陈,今涸(在县西北十二里)。
【逢泽】(案:《水经注》,鲁沟东南入百尺陂,即古之逢泽也,在县东北十四里)《史记》秦会诸侯逢泽,一名逢泽池(案:《通典》作蓬池)。唐天宝六载,改曰福源池(案: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今浚仪逢陂忌泽)
【甘石陂】在县东南。秦太史甘公所居,亦曰甘城。
【蓼堤】在县东北七里。《陈留风俗传》云:汉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下湿,东徙睢阳,益筑此堤,至宋睢阳三百里,以近蓼城,故曰蓼堤。(案:《元和郡县志》云:蓼堤梁孝王所造甬道也)
【桥】汴河:延安、通远、广津。惠民河:龙津、安国、延福、宣泰、碧澜。
【人物】郑兴 郑冲
【仓垣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水经注》云:济水又东径仓垣城。舆地志云:仓垣城南临汴水。西北有苍颉冢。城有列仙台(案:《元和姓纂》云:地记苍颉,姓侯罡氏,又云苍颉居冯翊,又据《尚书正义世本》云:苍颉作书,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皆云:“苍颉,黄帝之史宫也”。崔暖、曹植、蔡邑、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徐整云:“在神农皇帝之间”,谯周云:“在炎帝之世”。卫氏云:“当在庖牺、苍帝之世”。慎到云:“在庖牺之前”。张揖云:“苍颉为帝王,生于禅通之纪”。诸儒之解苍颉,其说相盩,故悉载以备广记云耳)。
【废新里县】城在县东三十里。顾野王《舆地志》云:夷门之下,新里之东,是也。隋开皇十六年,分浚仪置新里县。大业二年废。唐武德四年复。正观元年又废(案:唐志武德七年,废新里入浚仪与此异)。
【吹台】《十道志》:大梁有师旷,苍颉吹台。汉梁孝王增筑曰明台。孝王当常案歌吹于此,亦曰吹台(案:《陈留风俗传》云:县有苍颉师旷城。城上有列仙吹台。梁王增筑之)。后有繁姓居其侧,亦谓之繁台。梁开平中,尝阅武于此,又曰讲武台(案:丧乱乞活凭居之,亦谓之乞活台,见《元和郡县志》)。
【南砚台】张耳墓。以其形似砚因名(汉时)。
【信陵亭】在城内,临汴水,魏公子无忌胜概之地,俗曰公子亭。旧在相国寺前,大中祥符七年徙于此(北直景灵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