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之美的几点看法
关于书法之美的几点看法
近些日子粗略地看了几篇关于汉字书法之美类的文章,引起思考,现就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字是书法的唯一载体
书法是我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之美同样是中华文化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汉字起始于由线条构成的图画,若从考古发现半坡文化刻画符号算起,已有六千余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字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方法逐渐增多,并逐步发展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直至楷书七种书体。其间线条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结字形成为方块字形,为书法美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持续发展的源泉。
字是书法的唯一载体,离开了字就不存在书法,书法之美也就无法谈起了。现在有些人把字变为象形的画,有的人乱写乱画,丑陋不堪,让人无法辨识。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现象,虽有“创新”的借口做掩护,但因失去了书法的本意,终归不可取。
书法的美
书法之美是通过结字、章法、墨色间接反映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事物的美,它表现在许多方面。
形式美:书写过程中,通过结字时线条的粗细、长短和字的大小结构等变化,通过字与字、行与行章法布局等变化,通过墨色浓淡、干湿等变化,形成一种形式美。整幅作品或明快清秀,或苍劲古朴,或厚重沉稳,或流畅飞扬,……让人赏心悦目产生一种美感。
运动美:结字过程中,用笔的提按、转折,笔画间的连接、字间的连接,形成一种生机盎然动态的运动美,使人产生一种与之同步运动的快感。
音乐美:书写中运笔的起止、顿挫、快慢,识读文字笔序和语句的过程,会形成一种节奏和韵律,使人感到一种音律的美,岂不快哉!
文学美:诗词、杂文、书信是书写的主要内容,对于自撰自书的作者来说,会享受到书法创作和文学创作的愉悦感;对于观者来说,书法与诗词结合过程中,使人联想到诗词的意境美,与杂文结合过程中,使人获取教义,从而得到一种新的文学审美享受,岂不乐哉!
书法之美的最高境界
在书法界有一个共识,认为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是第一行书,颜真卿写的《祭侄文稿》是第二行书,苏轼写的《寒食诗稿》是第三行书。这三幅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书者的草稿,都自然、真切地反映出书者当时的心情。《兰亭集序》是在一些文人雅会饮酒、赋诗之后所写,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笔下;《祭侄文稿》是在安史之乱丧失侄子的背景下所写,悲愤的心情铸就了这一名篇;《寒食诗稿》是在流放黄州背景下写的,郁闷无奈的心情显露无疑。
依靠自己习惯性或娴熟的结字、章法布局、墨色功力,不做作、不修饰,自然随意书写,流露出书者真实的心境、情感,是书法之美的一大特点,也是书法之美的最高境界。
美的相对性
古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不长是相对而言。同样,美不美也是相对而言。美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感知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自身的学识、经历、性格和爱好的不同,对事物美的感知范围和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对一幅书法作品会有不同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欣赏罢了。书者、观者大可不必过于较真,享受书写、观赏的过程就是一件美事,切莫被名呀利呀所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