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与古关

洛阳与长安东西相距400公里,山河形势使沿秦岭北麓和黄河南岸通道成为两地交通最便捷的径直路线,一条路肩挑两京,东西“双都轴心”得以连为一体。 其中,尤以从潼关,经陕州到洛阳,穿行于黄河南岸崤山之中的“崤函古道”为关键,该线路占有两京间东西交通干线三分之二的里程,路况最为崎岖,在古代战争史上极负盛名的函谷关与潼关并列于此路,使之有“襟带两京”锁钥之称,往来极为频繁。唐太宗李世民《入潼关》诗称道:“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崤函古道”释名,李久昌)

崤函古道起自潼关,以陕州为界,可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经桃林塞,过稠桑原、出函谷关,渡弘农涧河,经灵宝老城抵陕州,称为“函谷道”;东段自陕州故城向东穿行,至洛阳汉函谷关,称为“崤山段”。崤山段又分成南北两道,崤山北道由陕州故城向东,沿青龙涧河,过交口、硖石,再沿涧河河谷,经渑池、新安东行,出汉函谷关至洛阳;崤山南道从陕州城出发沿青龙涧河东南行,过交口后,溯雁翎关河,越崤山,穿雁翎关,沿永昌河东南行,再循洛河谷地达宜阳,东行至洛阳。崤函古道东西全长约200公里,蜿蜒于豫西山地,穿行于崤山和涧河、洛河河谷之中。(崤函古道:横贯东西的“中原锁钥”,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hg/zhggdxlbd_kf_95361/201710/t20171013_3667959.shtml

作为关塞交通地名,崤即崤山,关指函谷关,古今没有异说。《战国策》姚宏注“肴、函之固”云:“本肴,在渑池西。函关,旧在弘农城北门外,今在新安东。”鲍彪注:“殽,二殽;函,函关也。在弘农。” 这里所谓“崤函”,即为崤山与函谷关之合称或连称,二者系并列关系。崤山系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位于河南西部,延伸于黄河、洛河间,主要分布在灵宝、陕州、渑池和洛宁境内。函谷关位于今灵宝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崤山山间谷道上,至迟在战国时已建关,因关设在函谷之中而得名,扼守函谷天险,控制着穿行崤山北麓的东西向通道。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即汉函谷关,以故关为弘农郡。东汉以后潼关的战略地位逐渐抬升,并最终取代函谷关成为关中的东大门。(“崤函古道”释名,李久昌)

史念海论及崤山与这三关之间关系时说:“新函谷关在崤山东端,潼关近于崤山的西端。可以说不论关址如何移徙,都离不开崤山,因而崤函往往并称。” 随着关址的移动,广义“函谷”(“大函谷”)概念形成,从新安到潼关之间的地域,北有黄河之险,南接崤山之阻,中为深山大谷,崎岖迤逦,均统称为“函谷”,号称“天险”,崤函二者合而为一,地域概念益形确定。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自潼关东北流,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坂傍绝涧,陟此坂以升潼关 矣。......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是时已将原来的狭义函谷概念扩大到西至潼关下达函关之险路,而由潼关趋东崤,通谓之函谷关。(“崤函古道”释名,李久昌)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六《河南一》说:“自新安西至潼关,殆四百里,重冈叠阜,连绵不绝,终日走硖中,无方轨列骑处,其间硖石及灵宝、阌乡,尤为险要。古之崤函在此,真所谓百二重关也。” (“崤函古道”释名,李久昌)

秦国设置函谷关,既是因其地形险要,也是秦国的发展需要。秦国地处西鄙,南屏秦岭,西障陇坂,北有北山,东带黄河,地形封闭。函谷关的设立,就像在封闭地形区的东部安上了大门。凭借着关中平原周围的险要地形和丰富资源,利用函谷关,秦国进可以出关打击六国,退可以确保安全。设置函谷关之后,秦国疆域不断向东开拓。公元前324年张仪率秦兵取陕,十年后,秦派樗里疾占领了曲沃、焦。至此,秦不仅据有函谷关之固,而且把疆土又扩展到函谷关东的陕县一带,使整个函崤之固尽为秦有。此后在函谷关发生过不少军事行动,但是进攻者多没有成功。

潼关的战略地位正是代替秦函谷关。但它的设置原因恰与秦函谷关相反,不是为了防御和出击东方的敌人,而是堵塞西方关陇地区的进犯。东汉都城在洛阳,从秦函谷关向西,到潼关,再往西是关中平原,西望川途旷然无险可据,所以在平原进入豫西山地的险要位置上设立了潼关。(考察崤函古道的地理形势与人文内涵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hg/zhggdxlbd_kf_95361/201710/t20171013_3667960.shtml

崤函古道以北有天然屏障黄河,黄河出龙门峡谷后,由北向南,到今风陵渡口,南遇秦岭山峰,北堵中条山脉,不得不在此拐弯向东,在两山之间滔滔东去。古道以南是秦岭自华山、亚武山向东延续的余脉小秦岭。小秦陵南北两侧均以大断裂与盆地相接,其山势高峻雄伟,不可逾越。在这河与山之间的三、四级台地,一般都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长年的雨水冲蚀,沟壑纵横。只有在黄河南岸的一级台地,地势平缓,狭窄修长,形成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因此崤函古道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锁钥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地处黄河中游的崤函古道西端是关中平原,东端是河洛平原,北边是晋南平原。这个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地区,从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间的4000多年间,都是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因此,崤函古道形成很早,无论是豫、秦、晋三个文明核心区之间还是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一切交流与流通,崤函古道成了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商周之际东西方商贸和交往的重要通道一崤函古道,郭胜强)

岁末年初,从洛阳至潼关,独行崤函古道,探访千年雄关,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厚重。

途经新安县,那里应该是杜甫写《新安吏》的地方。国道边有西汉函谷关遗址,可惜路过的时候大门不开,只能远望一眼。遗址就在310国道边,涧河的一个拐弯处。

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地处秦岭山脉东段的峡谷之中,始建于公元前114年。汉函谷关遗址是一处东西狭长的小型城邑,城墙、道路和建筑遗址等要素均已发现。关城卡在峡谷之中,关城东墙与南北山上的夯土长墙相连接,达到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的目的。关城中部的古道路东西向贯穿关城,是唯一的通关道路。(http://www.haww.gov.cn/wbzt/2014-03/11/content_164827.htm )

《汉书》卷6《武帝纪》183页(中华书局1962年):“(元鼎)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应劭注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原来,最初汉武帝移函谷关于新安,就是为了满足杨仆做个关内人的愿望。就地理位置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位于灵宝市的秦代函谷关。

经过硖石乡附近的310国道边石壕村和车壕村一带,是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遗址处有介绍:崤函古道是中国古代对洛阳至潼关间道路的统称,石壕段遗址是崤函古道东段的一部分,位于河南省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金银山北麓,目前经考古探明的道路遗存全长1317米。其开通时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废弃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洛阳至潼关段道路全线开通之时。崤函古道南依巍巍崤山,北临九曲黄河,是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组成部分,“襟带两京”的锁钥;也是自古以来,中原通往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又是丝绸之路长期、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珍稀道路遗存,是目前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唯一一处历史悠久、真实、完整的古代道路遗迹。

沿路登山,通往山顶的斜坡上有深陷于天然石头古道上的车辙痕迹,和京西古道上的蹄窝一样,都是真实的古代道路遗存,只是这条路的历史更为久远。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夜宿于石壕村,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

沿G310继续西行过函谷关镇,便从如今的函谷关景区旁穿过。一路行来,皆是黄土台地与沟壑相间,也知晓函谷之意,亦知今日所有多为后人修复或重建,便没有特意进入景区,继续往潼关前行。

进入陕西界,便是潼关县,潼关古城就在黄河边上。沿路就看见了潼关故城的牌子,高大的夯土城墙,就矗立在路边。

据潼关古城墙简介:潼关古城沿山河之势修建,自唐代起,即筑有城墙。明代,城墙走向“依山势曲折”,东北、西三面由黄土版筑,城墙高约5丈,南与东南一隅,顺山势之高下,削成垛口,高达10丈,城墙周长约11.2里,有6座城门。清代,为提升城墙防御能力、减轻黄河与潼河水患影响、塑造“雄关重镇”的城垣景观,朝廷花费白银135万两对潼关古城进行大规模修建,将北城墙修补成砖表土心,高3丈,底宽3丈,顶宽1丈8尺。

此段城墙遗存(即路边所见的高大城墙)即是北城墙土心,外表城砖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而拆除。史料记载,东门至北门城墙因截阻黄河冲击,在水下10余米深处,打有梅花桩,桩上均铺巨大条石,用糯米汁灌缝,再以大铁钯钉铆扣而成,全长约一千余米,名曰“汉台”。雨季黄河水涨,波涛汹涌,城墙如同坚固的大堤,历史上从未被洪水冲垮。通过考古挖掘证明确实不虚。现存潼关城址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所建潼关城的遗存。

最先看到的,是路边的夯土墙,城墙朝向黄河的北侧,外表重新用老城砖砌筑,城墙顶部可以行人,地面经过浇筑,看起来是当年的做法。沿着台阶下坡,可以看到城墙基部的巨大条石,上面还留有许多铆钉的痕迹,只是铁钉早已不见。

城墙脚下,还留有几处考古断面,可以看到汉台石基和旁边黄土堆积的痕迹。

城墙的北侧,如今是黄河湿地公园,黄河边有潼关渡口,只是此时已不开放。潼关段黄河河面较宽,大量的流凌冰块在河心处随着流水去往下游。

回头望去,城墙沿着山势延伸到了路南的山上,山上的城墙比路边的城墙高出了几十米,如今,黄河水继续向北退去,低处城墙底部的汉台石基,应该也不太容易受到河水冲击了。

寻路上山,山上是正在重建的潼关古城,一切都是崭新的。然而由城中南望,不仅可以看到近处山坡上的明城墙遗迹,有巨大的城门和马面,还能隐约看到更高处的山顶上似乎也有夯土城墙的痕迹。

继续往高处走,虽然雾霾深重,仍然可以看到渭河入黄河处的三角洲。道路盘旋而上,到了陶家庄村,此时已经处于从山下所见的山顶处了,眼前却是一片平台的黄土台地,应该便是崤山的山前台地了。

村边立有潼关汉城遗址的标牌,附近便有一道夯土城墙。请教了城墙下的一位农妇,告诉我们汉城在向东不远的四十亩地,于是继续前行找寻。

据标牌介绍,汉献帝建安年间,建关城于今秦东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汉城遗址东起原望沟西沿,西至禁沟东岸,东西两面临沟,南北以夯土城墙为界,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1500米,地势平坦而广阔。现北夯土墙断续存在,夯质坚硬,夯土纯净,夯层清晰可见,南夯土城墙毁损严重,仅留少量遗迹。汉城遗址是该时期少见的大型城池遗址。

循路而行,又遇见一位老人家,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汉城,现在叫四十八亩地,大约是近年来平整土地,在城内整理出48亩耕地。

北城墙高大完整,站上城头,周遭地势一览无余。城墙就在台地边缘,北侧地势迅速下切,明代关城在北部一处相对高些的台地上,而如今的道路,则处于比明城更低的黄河边。可见随着黄河的下切,河边道路由高处到地处的变迁过程。

站在汉城,可以看见黄河拐弯处,渭河入黄处,潼河入黄处,可惜天气不好,否则应该还可以看到西侧的华山。九曲黄河由北部的晋陕大峡谷奔流而来,在潼关这里拐了一个90度的弯,进入晋豫大峡谷,这才奔流入海。

站在汉城之上,才更适合吟诵那首著名的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西出潼关,便进入八百里秦川;由此渡河北上,便进入晋南河东重地,由此东出函谷关,便是中原腹地。足见潼关位置之重。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的始置年代现已不确知,最初见诸史籍应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时间为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与马超、韩遂在潼关大战,潼关之名,始见于史。唐代杜佑云:“后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胁帝西幸,出函谷关。自此以前,其关并在新安。其后二十年,至建安十六年,曹公破马超于潼关,即是中间徙于今所”。(崤函古道“四关”,陈隆文)

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麟趾原)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杜甫游此后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这便出自杜甫的《潼关吏》。

潼关东约3公里,有一禁沟,自唐至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沿禁沟两岸,夯筑方形土台12个,是防御性的军事堡垒。由于土台与潼关城基本连接,故称“十二连城”。

由汉城下山进入沟谷,便是著名的禁沟,禁沟在河口附近汇入潼河,一并进入黄河。继续向西不远处便是渭河河口,由此西去,便是长安故城。崤函古道的核心之旅,至此告一段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