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非常贤明的皇子,一般也不更换嫡长子储君位置,原因何在?
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中国古代皇权制度延续的一个保障。当然,在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智力低下,无法胜任皇位的皇位继承人的情况,并最终导致亡国的也不再少数。但大体上,历朝历代都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这种方式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建立了皇权继承的规矩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种规矩是从周朝出现的,最大限度地保证皇权(王权)的安全。即使君主出现暴毙的情况,一般也不会出现权力纷争。因为几百上千年的规矩就是嫡长子继承,其他人只能自认命不好。古代君王大都妻妾成群,子嗣众多。如果没有权力继承的规矩,储位不定,或者选储不公,就会出现内部纷争,死的是亲生骨肉,很有可能给外人机会。因此,这种制度是基于王朝安定最重要的选择,没有这套规矩,容易导致王朝祸起萧墙,出现内乱。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度,很多王朝会提前乱套,究竟谁是皇位继承的第一顺位就说不清楚。
可以说嫡长子继承制,最大限度的规避了王朝内部的风险。之所以选择嫡长子继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嫡长子的地位最尊贵,父子相继的情况下(当然也出现过兄终弟及),正妻(皇后、王后)的儿子是最尊贵的,选择这样的人继位在等级社会是能够服众的。如果选择非嫡长子继位,他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会面临挑战,即使得到皇帝的认可也会面临很多风险。毕竟一个皇位的延续是整个皇家的一事,不是某一个帝王拥有绝对决定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明显就变成了天经地义。有时候,一个王朝开始的时候很有可能改变或者挑战嫡长子继承制度,因为以往没有先例,但后面的大都是情况都遵循这个制度。清朝相对例外,历史上只有道光帝一人出身为嫡子,但并不是嫡长子。
二、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合理的选择
嫡长子继承制度看似残酷,却有道理。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是谁是最大的儿子就可以继承,重点在嫡,不在长,嫡是女字旁,巩固权力要靠继承人的娘舅家。这是权力安全的一个保证,有时候,皇权并不是绝对的,某种程度上,因为世族或世族集团足够强大,形成联合掌权的局面。君王为了确保权力还在自己儿孙手里,选择联姻。联姻的好处就是绑定世族,在血缘上,一个王朝的继承人不仅属于皇家,也属于世族。
从汉光武帝开始,到唐高宗时代,长达600多年,中国的地主阶层和传统意义上的皇族保持联合执政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地主豪强势力往往左右局势的变化,除了个别雄主可以挑战外部地主阶层外,基本打破不了世族对权力的影响。联姻成为帝王笼络实权派的关键手段,一个外孙、外甥成为继承人,是双方最好的联合。而一个能力突出,出身低微的皇子,打破世族垄断,巩固权力,非常难。
三、正妻利益的保障
皇帝的正妻也就是皇后,不管是否受宠,都是最尊贵的。皇帝家里和普通人家也是一样,整个国家都是他的财产,给原配最多是理所当然的。有些开国君主,原配本身就参与了权力的建立过程,理应正妻的儿子获得皇位继承权。比如历史上的李世民(实际上的开国君主),面对非常优秀的李恪,不能立,也不敢立,只能在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中选择。李世民作为马上皇帝都不敢选择自己喜欢的皇子继位,其他皇帝更没有胆量挑战嫡长子继承制度了。
而在历史上更加可怕的是,帝王的皇后一族大部分都是名门望族。一旦改立非嫡子为皇位继承人,皇后一族基本不会支持,有亲外甥不支持,谁会傻冒到支持一个没有血缘的人?在缺乏足够支持的情况下,皇位继承人也很难维持下去。中国历史从来都不是皇帝一家独大的,与望族结盟是维系王朝的需要。皇亲与国戚是并立的,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的外戚专权,这都与皇族和外戚的力量对比有关,外戚握住了权力,皇帝就是傀儡。而改变皇权力量对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皇帝去世后,由皇后成为皇太后的皇帝的正妻。
汉朝初年出现了吕太后和吕氏外戚专权,东汉小皇帝众多,也大都是外戚掌权。外戚成为皇权路上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有时候是权力的保证,有时候则反过来危害皇权。选择嫡长子继位,既名正言顺,又给未来皇位继承人找到了未来权力的同盟,那就是的皇帝的母舅家。而与此同时,皇帝也会给自己的继承人选择一个好的联姻对象。新皇帝一旦继位,依靠后族和母族的势力,再辅以忠于王朝的文臣武将,基本框架就已经形成了。如果非嫡继位,所有的安排都将打折扣。
历史上也出现过因立嫡不立贤的例子,然而相对于已经确立好的皇权架构,只有能够稳住局面,谁来做皇帝,封建帝国照样运转。只不过不要像司马炎那样把皇位传给一个智商有问题的嫡子(司马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