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雍正是如何赚到5200万两白银的?和康熙比怎么样?

清朝时期,经过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清朝逐渐增强,到乾隆年间,达到了巅峰期。正是有了这几位帝王的努力开拓,清王朝版图达到了极盛的局面。如果提起康乾盛世,很多人首先想到康熙和乾隆,而雍正的名气并没有那么出名似的。那雍正帝在清朝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有过哪些贡献?

雍正年间,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实行哪些改革?

1:实行摊丁入亩。这项改革,是中国封建历史上重要的一次变革。它取消了长达上千年的人头税,实现按田地数量多少来征收税银,对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了人头税,家庭的重担得到减轻。平民也敢多生孩子,在那个年代,多一个劳动力,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雍正年间,实行这个政策,极大的平衡清朝的税收,地主田地多,交的也多,平民田地少,交的也少,间接导致清朝人口迅猛发展,到1834年,已经突破四亿多。

2:惩治贪污腐败。康熙末年,社会腐败已经严重,加上九子夺嫡事件,让康熙头疼。雍正继位后,开始改善腐败现状。由于各地官员的腐败,导致清朝许多地方库银亏空。雍正一个月就下达命令,让各地方三年内,补充亏空的库银,如果逾期无法满足,将会受到惩罚,轻则降级,重则下狱。一连串的政策下达,中央到各地方都动起来。三年时间,有的贪官污吏被查,抄出巨额财产,效果不错,最终弥补国库空虚的局面。

3:火耗归公。清朝初期,继承明朝的制度,地方官员征收银两时,以损耗为由,多征税收,搞的许多官员都有贪污行为。朝廷决定归为公家,地方官员不得私自多征收,由国家统一征收,一定程度杜绝了贪污。同时有养廉银,作为补助各地方的清官。

4:改土归流。针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的改革,由于元明时期,西南的土司制度,已经很落后,世袭制一直困扰少数民族的发展,朝廷又管不到下面,都是由少数民族领袖统治各民族。为了改变这个制度,雍正时期,大力推广改土归流,把土司制度的少数民族地区,变成:府、厅、州、县。派遣官员前去任职,这样极大地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结构,真正掌握这些地方,促进这些地方发展。

5:改革主佃关系。清朝初期,许多地方存在地主绅士,和佃户农民的关系矛盾尖锐,有的绅士仗着有钱有势欺压农民,有的农民耍无赖,一直拖欠租金,两方关系越闹越僵,影响经济发展。朝廷按照法律,禁止地主殴打、霸占佃农妻女,一经发现属实,将会获刑。佃农也不能拖欠地主的租金,一旦被发现,按律将会被惩罚,并追缴租金。这极大改善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有利于经济发展。

从这五条政策可以看出,雍正年间,清朝库银迅速增加,雍正帝在位13年,为清朝国库增加了5200万两白银,当时康熙只留下800万两白银给他,到乾隆登基时,清朝有足足的6000万两白银,而且每年都有上千万两白银收入。所以才有乾隆把清朝推向巅峰的壮举,如果没有这些白银做支撑,乾隆能否统一准噶尔汗国,能否打造康乾盛世还真不知道,毕竟没有银子,一切都难以支撑起来。

和康熙比起来,雍正是一个特别能赚钱的皇帝,但康熙在开疆拓土这方面更加显著,先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收复漠北蒙古、收复西藏,把清朝的版图扩大了许多。但常年的战争,也耗空了国库,毕竟把战争放在第一位,经济没那么多精力去发展。总得来说,康熙对清朝的版图起到很大的作用,雍正对清朝的经济起到很大的贡献,各有各的功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