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老县城】每条路和街的历史名称来历.
四门大街 明《汶上县志·卷二·建置》:“邑中之途以四大为经:曰东、曰西、曰南、曰北。即以隅首为中心的四条主街:东门大街、西门大街、南门大街、北门大街。隅首是城内陆面至高点,也是城内最繁华之处,大街两侧纵横旁置僻街小巷、庙宇楼舍、门市商号、大街之上矗立着数座高大雄伟的过路石牌坊,皆为官宦贤达所立。故城日中之市有:关庙市、学前市、隅首南北市、马厂东西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为农贸市场)、东门市、小城市、南门内外市、东岳庙市、冉阁市、 西桥市。现今东门大街与西门大街为尚书路所取代,北门大街与南门大街为中都大街所取代,故原四门大街可作历史遗存史料。
衙门县前街 在县城西北隅、衙门口之前称衙门县前街,即县署之前至菜市口。过去有一俗语:“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但在汶上就不适用。汶上是孔子教化之地,有很厚重的儒文化设施,汶上人又有打抱不平的正气之风,一般官司县令都能秉公而断。忠过两思匾即是县令的警示,其它地方的衙门都没有见到。衙门口的四大石狮留存很久,解放后称县前街,后县政府北移,因原有爱民坊,又更名安坊街,此街的牌坊,中都余韵楼及县公署建筑,一两千年构成汶上德治仁政儒韵文化区,对汶上的历史有至关重要的举足轻重影响。
黄安街 黄安街位于太子灵踪塔东北百米处,原是通往北门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街,由北门直通太子灵踪塔附近,后经改造成为东-西走向。
关于黄安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因附近有清嘉庆三年修建的黄庵寺,故名黄庵街,后改为黄安街,在今文庙院东北隅明伦堂东山侧有碑记可为证。另一说源于宋真宗皇帝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禅泰山回京时,沿兖州、曲阜、于十一月壬戌日巡视中都,亲临宝相寺(当时称广相寺)暂住停留,在通往宝相寺东北西南的大道上,遵照《尚书》典籍中所说:“西首东尾”的例队方式举行黄麾仪仗。黄麾仪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上千面各类黄色旗帜遮蔽于道路两侧,被遮蔽的大街形成长长的黄色甬道,天子及陪同大臣乘黄麾车舆,行于其间,显示出极其威严盛大而又安全肃静的景象。后人形象的把举行过黄麾仪仗的道路,俗称为黄安街。
以上两种说法各有佐证。黄安街北侧原确有黄姑庵,至今还留有碑文石刻。黄姑二字是织女星的别称,古人把二十八宿分成东西南北四宫,每宫均为七宿,北宫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织女星占居北宫,故名黄姑庵。
宋真宗的黄麾仪仗排列是西首东尾,其中二十八宿的旗帜,例于南北两侧各十四面,北侧为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黄姑星旗亦居北侧。古人把天与地合,地与人合的思想联系起来,按照姑姑庵占居的地理位置,命名为黄姑庵。而要说明的是:最早黄姑二字是河鼓的转音,指的是牵牛星宿,又因黄姑的姑字含女字旁,转而又讹指为织女星宿。从河鼓到黄姑,从牵牛到织女历史演变的流年分析,黄姑庵的筑建要比黄安街的得名晚的多。
根据第二种说法阐述的依据,可从两个方面解释:
一、宋真宗确实来过汶上: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宋史·卷八》记载,宋真宗封泰山,在回京的路上,途径兖州、曲阜后,於“壬戌日,次中都,幸广相寺。”但这于上海古籍出版社所记载的“次东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为了解除读者的困惑,中华书局出版的《宋史》在《校勘记》中作出说明曰:“中都县,原作'东都县’,据本书卷八五《地理志》,《长编》卷七·改。这是出版单位本着对历史古籍负责的原则,根据历史事实和各类史书对同一事物的记载,相互对照,相互印记作出的更改,与明《汶上县志记载:“祥符元年,真宗封泰山,幸阙里,取道中都,还汴”得到证实。
二、黄是黄麾仗的简称,皇帝的仪仗队伍称黄麾仗,根据出行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四个等级;《宋史》云:“有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黄麾细仗,”又云:“其卤薄之等有四:“一曰大驾,郊祀大飨用之;二日法驾,方泽,明堂,宗庙,籍田用之;三曰小驾,朝陵,封记,奏谢用之; 四曰黄麾仗,亲征,省方,还京用之。”据《中国通史》记载:“皇帝用黄麾仗(出行的一种仪仗)一万零八百余人,骑三千九百余。”又据《宋史》记载:政和三年大朝会仪卫,黄麾大仗五千二十五人,同年视朝用黄麾半仗,共二千二百六十五人。政和中,辽使朝紫宸殿,用黄麾角仗,共一千五十六人。又是政和中,文德殿发册,用黄麾细仗,共一千四百二人。《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丁卯,设黄麾仗于殿前。”既指宋真宗封太山,幸中都之重大活动,参
加人员上万,旗帜上千,尤如一条黄色长龙。
安指安全,安静,远离危险,或者怀疑有危险的地方。《新唐书·仪卫志》云:“唐制,天子居曰卫,行曰驾,皆有卫有严羽葆华,盖旌旗,罕毕(帝王仪仗之旗)车马之众,盛矣,皆安徐而不哗”。《晋书》云:“天子出,旌头罕毕以前驱。”《史记·周本纪》:“百夫荷罕旗以前驱”。《独断》云:“前驱有九 云罕。”《宋史·仪卫一》云:皇帝“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卫,一以明制度,示等威;一以慎出入,远危疑也。” 根据以上文献证明黄安街的来历,是指宋真宗来汶上留下的街名。以上两种来历说法,均可参考,但黄安街确为汶上城区历史悠久的一条古街。
塘子街 在原城关粮所西侧,与衙门县前街斜对。唐、宋时期称趟子街,意为从衙门出来遛马至常家洼的走道而名。后因居民以拖坯为生,形成坑塘甚多更名为塘子街。塘子街南北走向,三面环水,是城内最大面积的水面,今之长乐湖是水面的中心点。塘子街最南端有座奶奶庙,庙内古木参天,碑碣林立,庙东又有城内最大的水簸箕,大青石板铺砌,光滑明亮,是盛夏纳凉避暑之处。坑塘内盛产蒲苇、鱼类,鸟语花香,风光绮丽。塘子街多为张姓,其他姓多在动乱时投亲居住。张氏以前也有过骡马成群的时代,清末出过几位官员,其中第四支后裔张振山为鲁西南剿匪司令,得过万民伞,受过省巡抚封赏,什么“千年黑,万年白”。
他的挚友胡培熙晚年常来看望他。塘子街北端路西设有基督会教堂,教堂门前广场上立有石牌坊,旧时星期日居民常去参加礼拜。其主人乔牧师德高望重,热心公共事业,医道很高,看病不收费,是城内顶级人物之一。其长子解放初为铁道部陇海线总管,全家人有坐火车不花钱的待遇。次子乔迁为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成果颇丰厚,汶上县志有其传略。
值得一提的是塘子街之东北部,居住一大户——刘氏家园,占塘子街的四分之一,清咸丰年间刘韵珂深居此处。
刘韵珂(1792—1864),字玉坡,号荷樵,又号廉访,山东汶上人,鸦片战争时任浙江巡抚。与林则徐关系密切,是在战争初期与林则徐等一样坚决主战的高级官员之一。后曾仕至闽浙总督。
刘韵珂是位著名书法家,小坝口碑文是其代表作。他在道光年间政绩卓著,官至闽浙总督,从一品兵部尚书。当时江南众多官员中降级、撤职、开缺的人很多,唯有他一人连连升迁,这足以证明他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他还忧国忧民,提出“十可虑,十不可不虑”等一系列施政措施,得到道光皇帝的赞赏。最让人们赞誉的是他曾冒险渡海巡视台湾,安抚少数民族等。他与民族英雄林则徐来往密切,交情甚笃。还带出一位惊世人物——兰儿(慈禧之小名)对其待如亲生,收为义女,努力培养,倍加爱护……当时全国仅有两辆小轿车,皇宫里有一辆,塘子街就有一辆,为刘家的——是慈禧得势掌权后孝敬刘的。刘韵珂之后,儿子正四品官,孙子正一品高官。
曹家街 塘子街北端原武装部家属院南是一条东西街——曹家街,因一大户曹家而得名。解放前东至小城,西至西城墙。
小庙口、神路口 塘子街与曹家街交叉口处有一高土台,上立一小庙,庙口之北紧贴曹宅高墙有一上西门大街的窄胡同,此胡同派生地名小庙口,仅为一行人过道,又窄又短,是一附属地名。小庙口之东不足二百米处有一宽畅的路为神路口,因神路口路北有财神庙得名。财神庙之西紧靠城隍庙,庙内有“三山加(夹)一井”的典故,即三面屋山的夹道中有一眼井,此处解放后成为人民法院。
鼓楼街、钟楼街 财神庙东三十米处有通往向北去的弧形路称鼓楼街,长约百米,此街宽畅,能过往大车,中段路东有诺大空闲场地(操场),路西有一宏大的建筑群,原为宋氏之宅院,为三进院落,门口有五个台阶。解放前设立“中都完全小学校”,规模为城内最大的学校。鼓楼街解放后扩大为公安局,学校等均被占用。鼓楼街北通钟楼街,东西走向,在原公安局院后面,公安局成立后改为公安后街,钟楼街东侧有一龙王庙,紧靠大寺坑。钟楼街西侧路北有著名的“中都余韵楼”,上悬钟鼓,为定时刻、别昏晓之用,故名钟楼街、鼓楼街。此街西通县前街,解放初是最热闹之处,演戏、跳舞、开大会、诉苦会、公判会、庆祝各种活动,敲锣、打鼓、扭秧歌,还有扫盲活动,各乡镇来人参加,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后因经常召开大会,全县第一个大会堂就盖在此处。后扩建成招待所,文革后期将招待所移至朝东的西大门。
马厂街 即今宝相寺路宝相缘楼南邻街穿心河桥东,再向东至今中都大街,明修《汶上县志·卷二》:“邑中之途以四大为经:曰东、曰西、曰南、曰北,其旁通者曰县前……曰新……曰马厂、曰寺路。”贸易之市有……东西马厂市。马厂街南有马神庙,故名。马厂街与铁路口交接处往东至中都大街段,又称小隅首。马厂街解放前后长期设有集市,也是人员来往密集之处。
铁路口街 即今实验小学门前南北走向街道,南起花园路,北至尚书路。此街因有干铁器活的炉匠作坊得名。原称铁炉口,打铁修整农具、钉马蹄掌等伙路很多,铁路口南端有一历史悠久的书院学校,是来往行人的重要之路。
关后街 关帝庙后街称关后街,东西走向,东起今中都大街,西至今宝相寺路,因关帝庙之后故名。关后街东段解放前曾名小隅首,是城内名气很高的繁华街道,民国初期设有慈善机构卍(音万)字会主办的育德小学,还有日伪时期的商会机构等,均有著名绅士胡培熙担当。胡陪熙不仅担任社会机构的会长、校长等职务,还是医学专家、大学问家和著名书法家,在当时是汶上声望最高的一位。他拥护共产党,解放后是第一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关后街解放初期还很宽畅,集市长期设在此处,且有多家面食作坊、粥铺、盐店等。关后街之北,宝相湖之东排列着小庄胡同、兴隆胡同、刘家胡同,再北即今之农贸市场,原为大坑塘水面。
仁义胡同 即今关帝庙西邻往北之巷。今据清末马焕奎《三续汶上县志·杂志》载:“明尚书路北村任兵部尚书于南京,家居与邻各欲筑墙,界址久不决,家中禀尚书,欲其函告邑令,力争之。公乃书一绝云:“千里遗书为一墙,相让一墙有何妨。长城万里依然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遵训让于邻,邻亦相让不居,遂成巷。人皆为'仁义胡同’。这是争者不足,让者有余,以仁义处事的典范。胡同的地理位置与俗称有异,父老亦相传即今铁路口云,情节也稍有差别,今天如何裁定,可商榷。笔者倾向县志载。
闵子街 在城东北隅,县酿酒厂向东至土产公司地段。《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我必在汶上矣。”明修《汶上县志·游寓》:“汶虽偏小,子骞居之,以全其节。”“季氏尝召为费宰,子骞迁汶以避之。”此为坚持原则,保持气节,不与异党为伍意。明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有“损也不宰费,顾此逃权臣”赞誉。闵子街因过酒厂原称酒厂街,整顿地名时,此地古有闵子庙,更名为闵子街,其南是位居城内之三的大坑塘水面,名曰“圣府塘”,其东为农田底洼地。
花园路 在原中都市场向东至南市,系以按察副使王世雍(王杲之子)怡怡园得名。
文昌街 由文庙向南至城东南角魁星阁止,系此处原有文昌祠得名。文昌街是一条长街,直通城区南部转弯直驱东南城墙角,后将此路分割数段。从文庙口至韩家胡同处路面较宽,更名为汇文街,往南之段穿过牌坊街与花园路相交,此段更名为花园街,南段东移为花园村路。斜弯处废止。
文庙后街 由原十六中向东戴家胡同、徐家胡同、周家胡同,交会于教堂街。
教堂街 即今明星路东门小学至宝塔东路段。教堂街原是一条长街,北起故城东北隅的北市,南至故城东南隅的南市。因临东门里的天主教堂而得名。
新街 原西门里路北有一当铺,斗大的“當 ”字在城门外犹为夺目,走在西关桥上就可看到。当铺后有一大深坑,标准名曰“清水潭”, 解放后当铺拆除建有新华书店。清水潭之东建有职工俱乐部,后改为文化宫,再后改为教育局。清水潭之北是新街,向北直通北护城河即今泉河。新街原规模较小,也较偏僻,解放后逐步扩大,有两道出口,西有通往西城门口的弯曲小道,城墙拆除,命名新华街,还有通往东去到衙门前的路。
新街原有一千佛庙,是“千眼千手佛”之庙,此佛是黄铜所铸,铜佛高1.5米左右,形态逼真,造形美观,慈祥而端庄,佛体光滑明亮,解放后曾放在关帝庙戏楼之下过道处,后置于济宁太白楼。新街早期还有通往宝相寺的路称寺路街,因寺院早已废圮,此路也同时废止。
原汶上故城四城门外护城河上均架有石制栏杆桥,栏杆两侧石面上内外雕有菊、竹、兰、梅、荷花、荷叶等装饰,画功精巧,生动逼真,亦为汶城一景。四桥分别为:
感化桥 在旧城西门外,明《汶上县志》载:“冉伯牛墓,在西 门外感化桥侧。宋时改葬东平西北十五里。”冉伯牛为继孔子之后第二任中都宰,他广施仁政,鞠躬尽瘁,后死于任上,中都人深感其德,在西关建冉子阁。伯牛病重时,孔子尝亲探望,民受感化,故名。
望岳桥 在旧城东门外。工部尚书郭朝宾重修,改名通议桥。
迎仙桥 昇仙桥 迎仙桥在旧城北门外,桥侧又有一昇仙桥,盖因东北方向有泰山,泰山为五岳独尊,高可通天,神仙居处,故名迎仙桥、昇仙桥。又,汶邑东北有太白山,因李白游,故名。李白称诗仙,亦有迎仙之意。
坝口桥 因此处有闸坝而得名。此桥为济宁至东平必经之径,咽喉要道。此桥原是木质结构,能过往大车,位置在今桥之南数十米,设在河道较窄之处。桥之北百米处设有拦水坝,坝面很宽,有五十余米,围绕四面的城河水汇聚于坝前,水量较大,如同瀑布,落差有1.5米左右,响声震耳,解放后改为石板桥,下设漫水坝,后又不断改进,改为桥闸两用。现改建为加宽加长的钢筋水泥结构,铁制栏杆大桥,更为壮观。
文庙 亦称孔庙,是祭祀文圣孔子的场所,为庙学合一建制,位于隅首东近二百米路北,它同圣泽书院、思圣堂称为汶上三孔庙。文庙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始建于唐初,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县尹刑审容始葺新,后经历代修缮扩建,至明代甚具规模,占地三十余亩,形成了建筑近百间的庞大古建群,其形制规格之高次于曲阜而优于周边各州县。建在月台上的大成殿是其主体建筑,为斗拱彩绘歇山式琉璃瓦型制。大成殿前有戟门、凿池象壁桥、棂星门,棂星门对峙路南为文明坊,其左又有瞻贤、仰圣二坊。大殿之后有训导宅、教谕宅等。
解放前文庙多称大学,千百年来培育出大量参政理国之才。解放后为“山东省立汶上一中”师资力量雄厚,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六十年代后期一中逐步移入南校。1991年文庙经过大修, “大成殿”与“戟门”匾额,由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嫡孙女孔德成、孔德懋题写,殿内重塑孔子及四配像,即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彩塑像。
圣泽书院 原在次邱镇湖口、朱庄一带中都故城址。系孔子宰中都时,政暇与群弟子讲习之地,始称孔堂。北魏孝昌丙午顺大夫陆愍重修,唐称夫子庙堂,宋称讲堂、讲书堂、圣泽书院,元明时多次葺修,长盛不衰。明嘉靖时,因漕运扩湖,抚台陈凤梧求移址,县令吴瀛移县城今址,即今铁路口之南端路西。后经县令赵可怀、张惟诚继修,称为复古书院,尚赞继修,殿宇一新,易门以坊,仍题“圣泽书院”。后又屡次修葺增广,至道光、咸丰、同治时达到鼎盛。书院在清代设有考棚,同文庙一样,历为全县教育重地。清末光绪三十年,废科举,改称高等小学堂,解放后称“汶上县立书院完全小学校”, 文革称东方红小学,今称实验小学,是全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圣泽书院经数次拆迁改造,校址移至路东,路西为幼儿园,规模十分壮观。
女子小学 在韩复榘主鲁时期,汶上旧城曹家街东端靠西大街的地方,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国工商银行处,设立过女子小学,当时的名气很大,也是一件新鲜事。汶上的很多有识之士把女儿送去读书,启蒙思想,学习新学,轰动一时。女子小学的设立,是汶上县妇女解放、走向文明的一大标志。
庙、祠
汶上宝相寺 汶上宝相寺始建于唐朝,原名昭空寺,宋真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历经千年,香火不衰,成为四方佛子、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胜地,是齐鲁大地上的佛寺名刹,寺中文物古迹历经千百年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1994年农历3月15日,在葺修宝相寺塔时,于塔宫地宫内发现佛祖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等佛教圣物141件,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使宝相寺在国内外享有“第二法门寺”之美誉。寺中供奉殿现供奉释迦牟尼檀木贴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罗汉,塔宫深处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牙。寺内现存佛塔一座,为8角13层楼阁式砖塔,底层东、西、南各一券门佛龛,原有佛像。塔高41.5米,精工细作,古朴典雅,造型优美而雄伟。塔内所供奉的佛牙、舍利放于金棺银椁内,并有跪式捧真身佛像,此葬祭式为佛教最高规格。佛塔北向群圆拱门,可通塔内,五层以上四面辟洞门。塔层外檐饰斗拱,上承圆椽连檐,皆作蝉肚形。惟四层外檐环雕大型莲花宝座,莲花瓣长宽各达0.3米,形成高大端庄的平座。塔内设螺旋阶梯直达顶层。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顶置黄琉璃圆葫芦塔刹,金光闪闪,故有“黄金塔”的美称。
关帝庙 关公世称武圣,在汶上故城供奉关羽的庙不下二十余座,规格最大的位于隅首西200米路北与文庙相对称的关帝庙。该庙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数次修葺扩建,形成蔚为壮观的两进院落古典建筑群。殿堂内有三尊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关羽、关平、周仓之大型彩塑。殿堂对面宽阔场院的南部是一高高的戏楼,各种戏曲在戏楼上频繁演出,不管白天夜里,场场爆满观众,是城内娱乐的最佳场所。五十年代中期此处又改建为礼堂式的戏院,仍不失热闹之地。八十年代中期恢复现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汶上县文物博物馆初期也设在此处,太子灵踪塔塔宫发掘的佛牙、舍利等珍贵文物曾在此长期展出。
天主教堂 在故城东门里路北,有一座建筑风格奇特的天主教堂,是晚清光绪26年(1900年)由德国传教士出面所建。教堂内有宽阔高大的礼堂,堂顶有尖楼(钟楼),高与塔比居二。进入高大的门楼,场院十分宽广,正北部排列着数座教室的两层楼,南面临街也建有数座教室的两层楼,是城内楼房最多的集中地。教堂内有德国修女,个头比中国妇女高出一头,她们身着黑衣,头带黑纱,眼睛深陷,举止文雅、礼貌。除了传教外,她们还免费给人看病,在抗日的艰苦年代里,日本人不敢进入教堂,当时的商会会长胡培熙、农会会长孔祥明等能与日本人说上话的人进行斡旋,在此地掩护救治过许多抗日伤残病员。
姑姑庵 南市的北端路东,离东门大街百米处,解放前有个姑姑庵,姑姑庵内多半为中年或年轻妇女,因家中贫困或其他原因出家,称为尼姑即比丘尼。她们身穿浅兰色大褂,头带兰色小帽外出各处化缘,社会上对这类人多感同情和怜悯,都愿拿出面食或粮米供给。
张仙庙、奶奶庙 在城东北隅。张仙庙内有苏洵碑,碑刻张仙像,苏老泉题跋。
城隍庙 在县治东(原法院、公安局之间),明洪武七年,知县陈宗义始建。庙内殿、寝、门、廊、戏楼,由周六书、李弘让二县令继修成。
马神庙 在马厂街南,明宣德间知县卫方建。
八蜡神庙 在东门外百步许,县令张惟诚建。
东岳庙 在东门外,庙内有碧霞元君殿。
玉皇庙、火神庙 在东门外。
梁王太师庙 在西门外感化桥西,彦章死节处有彦章墓,俗称彦章庙。明成祖靖难驻跸汶上,亲祀之,命有司每年以四月五日致祭。
火神庙、三官庙 在西门。
二郎庙、火神庙 在南门,为清县令龚璁建。
玄帝庙 亦称真武庙,在北门外。
史公厅 明洪武、建文、永乐间汶上县令史诚祖,在汶凡二十九年,特赠四品服俸,济宁知州仍理县事,死后葬南门外,春秋祭祀,以其居之家为祀,后在儒学东南史公厅建祠。
韩公生祠 即韩惟伦生祠,在西门外感化桥畔。嘉靖间有“清如水,明如镜”之谣。民久思念。
赵公生祠 即赵可怀生祠。在儒学西,嘉靖末任,实心任事,劳怨不辞,土田赋役夙弊一清,民被其泽。
张公生祠 即张惟诚生祠。在东关外,明万历初任,劳心劝稼,曲计生财,民多怀之,有爱养百姓坊旌表,邑尚书郭朝宾撰文。
吕公生祠 即吕兆璜生祠。在新桥驿东,清康熙十九年建。
汪公生祠 即汪震元生祠。在儒学门西,康熙十年建。在汶九年,廉正严明,人不敢欺,升任刑部主事。
雷公生祠 即雷一龙生祠。在城隍庙西(原法院、公安局西),康熙五十五年建。以孝著称,廉慈兼施,居身俭素,与士子讲书课艺无虚日,升迁离任之日,士民遮道相送。
雷吕遗爱祠 即雷一龙与吕兆璜合祠,在城隍庙西。因二人同为良循,为百姓所称道。吕公生祠毁于火,故移吕公于雷公祠,称之雷吕遗爱祠。
魁文阁 在城东南隅。
曹氏家祠 曹家街之东端,今工商银行附近有一壮观的庙宇群——曹氏家庙,是城内最高规格的家庙,供奉最高的神主之位是曹丕。庙门口有九蹬石制台阶,两旁立有旗杆,加之宽广的红漆大门,四根粗大木质红漆柱支撑的飞檐斗拱,十分庄重、威严。门前有一开阔广场,解放前开大会常设在此处,广场之南,紧靠马厂街的东西路,有一又高又长的红色围墙,两端内收,亦有围城之意,从此处向西北是一斜路,斜路延伸向正北至西门大街统称为小城,小城有围绕曹家家庙之意。
姬氏家祠 在城西门外姬沟村。《姬氏志·桃源志》云:“汶邑西郭外有地名姬家沟,盖因孔子所沟于阚者而移名也。”其居之民多系姬姓,鲁公之裔也。故村西南有元圣庙(元圣,周公的封谥,元圣文宪王),亦为姬氏家祠。庙内祀周公,以伯禽配享,金人从祀。院内古柏参天,并龙枣数株,巍然肃穆。《桃源志》又载:村西南有地高耸,形势突兀,上可容数十家,远近皆呼为桃源里。大约先世类多隐逸,不求闻达,托此终老,盖取卜避秦之义也。“
忠亲王祠 在西郭门内。
孔氏家祠 在今县水利局址。建于明万历末崇祯初。建时得到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的大力支持与资助。祠内祀孔子及孔子的前五代祖,中兴祖孔仁玉,六十三代馈赠衍圣公孔贞宁,六十四代馈赠衍圣公孔尚坦,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这是孔子嫡裔明代嘉靖中由曲阜迁来汶上,后曲阜嫡支绝世,乃于天启元年,由汶上长支尚坦子胤植嗣出,返曲继承衍圣公爵位,系汶上为大宗户的史证。盖因孔子宰中都,并经久不息地影响着汶上,故此为汶邑圣人之邦的有力证据。
路氏家祠 在关帝庙西不远处,原百货公司曾在此主房作办公室,为市级文保单位。是今存汶上明代四尚书在城内的唯一建筑,是今命名尚书路的唯一依据,已拆除。
高氏家祠 在东门小学院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拆除。高氏,乃孔子七十二贤之一高柴之裔孙。高氏历史上曾有三朝九宰相,七朝九节度使,文经武纬,富贵功名无有能出其右者。迄今,居汶高氏亦名门旺族。其族谱中的“序”多为名家旷世之作,如韩愈、虞世南、司马光、苏老泉、孔庆容等。上述作序者,皆历史显赫垂世人物。
忠义祠:在城内东北隅,凡为国家立功捐躯者,经国家批准,其神牌位放进忠义祠,由国家遣官祭祀。
乡贤祠:在文庙后。凡有品德高尚者,经各乡推荐,国家批准,其神牌位进乡贤祠,由国家遣官祭祀。
宅院
曹家宅院
曹家在北门里也有一大宅院,号称“曹半城”, 其意有三:一是曹氏家族富有资产占半城;二是曹氏家园地阔占半城;三是曹氏家族为书香门第,功名多,有西旗杆、东旗杆,三省堂、余庆堂、悦和堂、进德堂、天宝堂等宦世家,门第堂号。其四至为:东至铁路口仁义胡同街,西至城墙顺城街,南至马厂街往西接塘子街水坑北直至城墙,北自铁路口西门大街,直到西门。
曹氏宅院是元代三俊之首、以诗文著称于世的曹元用后裔之家宅,是典型的明代庄园建筑,高墙阔院,高耸门楼,月台上大厅、楼阁、琴室乐厅、舞厅……七进院落华贵雍容,风格独特、别致,宏伟壮观。曹家从元代起历代享有高官厚禄,解放后破败,家宅划为县政府、县医院,后改为民居。曹家为书香门弟,曹硕亭,年轻时人称小爷,是城内顶级人物之一,个头很高,博学多才,医术高明。因声望高,成份高(大地主),解放初曾被捕入监,因未做过坏事,又曾治病救过一位县委书记,避免了牢狱之灾。为发挥其高明医术,曾在西门里西旗杆处开一中药铺,医术高超,颇有善名。
高家园
高家园位于圣泽书院之南部,高姓为主,高家园内路街纵横交错,均为小胡同,绝大部分均为农户,少数参加社会工作,解放战争后期多人逃往台湾,改革开放做了些力所能及的统战工作,因离书院学校较近,相对文化素质较高,富裕户少。其中有一张姓,民国时期为省级高官。民国二十七年,由本街富户张子和及社会名流胡培熙、孙祥明等联络各方出资捐款,仿古城楼样式于南门外修建了文昌阁、康阜桥等,使汶上城更显壮观。
房家园
房家园在高家园东南,房姓居多。原西边南边坑塘低洼地较多,居民多为沿街、沿路居住,因地理条件优势做生意的较多,相比高家园生活稍好一些。近四十年,此地人口急增,比原先扩充近十倍,又新命名从党校之东为吉祥街、济圣街,还有通往南门口的观河巷,现属住家较稠密之地,造成交通不便。
陈家园
陈家园在房家园路北,以陈姓为主,占有广大地面,大户较多,解放后为镇公所、初级小学等,后被食品公司占用,此后农业银行也占用一部分。
独乐园 位于北门里路家大院西南部,是明兵部尚书路迎宅院。路尚书不仅熟读兵法,且爱好广泛,他收藏的书画诗词等使独乐园实际成为一个艺术馆,在他身后留有大量艺术品。
后乐园 在城东门里路北,是明代工部尚书郭朝宾宅院,近处原有两座过路石牌坊。此处九十年代初曾发掘出一石板,上有类似甲骨文的字,中央文字研究部门来两位教授考察过。
怡怡园 在城东南隅,是户部尚书王杲宅院,五十年代还存放一巨大太湖石,形体高大,自然空洞很多,样式美观,十分珍贵。今之花园街、花园村、花园路均以原有怡怡园命名。
坝口 坝口村因有闸坝得名,属派生地名,明清民国时期为重要交通要道。南有南站,北有沙河站,均离此25里,是来往客商的重要驿站,常留住于此。设有客房、饭店、茶棚、酒楼多处,经济十分繁荣。
东小楼 东小楼位于城东南角,此处明代因建有两层土楼称小楼,地名普查时标准名称为东小楼,以区别寅寺的西小楼。
为防止图片在公众号里面放大看不清,小编放大后局部截图。
汶上故城(即现城址),座落在北(京)珠(海)国道、蒙(阴)馆(陶)省道的交汇处,位于鲁西南今汶上县境的中部。故城基本呈正方形,东西长三点二华里,南北宽三点一华里,城垣周长十二点六华里。
明代万历戍申(1606年)编《汶上县志·建置志·城池》中载:“邑之城周长十二里有奇,自厥以来兴废无考,唐已有之,李白之什足徵也。”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游中都时有:“城隅渌水明秋日”、“昨日东楼醉”等诗句,故而知之汶上自唐代已有城池。
汶上夏代为厥国,春秋时期为中都,战国时期为平陆,汉代为东平陆,但何时始筑城,后又几经兴废,都无从查考。《山东考古录》上载:“天宝元年(742年)改平陆为中都”,即今治,证明汶上县城作为县治,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
五代时期,汶上县城因年久失修,或因战乱而毁。《五代史》记梁将王彦章事云:“中都无壁垒,抑兵乱之后偶堕废耳。”明代编《汶上县志·宦迹·武功附》记述五代时期梁将王彦章“至递坊,兵少,战败,退保中都,又败……彦章伤重,马踣被擒。庄宗见之,曰'尔尝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又曰'尔善战者,何不守兖州,而守中都?中都无壁垒,何以自固?”’上述资料证明,唐代修筑的汶上城垣,到了五代时期已毁,未复修建。
明代编《汶上县志》,没有记载宋、元两代修筑汶上县城(城墙)一事。我们可以推想,明与元相去不远,如果元代人有修城之绩,明代人不会一无所知,况且修城乃浩大工程,如果宋、元两代修过城,也不可能无文字资料留于后世,明编《县志》即无记述,可见宋、元两代未有修城之役。
今已废之故城是明代成化年间至万历十年期间所建。明编《汶上县志》对百余年的修城之绩记述甚详。成化年间(1465一1488年)王徵、正德年间(1506—1522年)王栻、后经王经、孟洋,相继大规模地修筑了土城,又计里置巡舍,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董世卿新葺城门楼,王昱创角楼于四隅,至贾淮益时城已高达四丈二尺(14米),增巡舍四十余座,外筑有城,上构重楼,屹然为巨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张惟诚复甃其旧城,至万历十年(1592年),县令李迪吉主持募捐,多处设窑,“随鸠工置陶拟甃全城”,城墙外围始有砖砌。
于此同时,四面城墙坐中俱设城门、重门,城门顶端均有城楼,以西门城楼最为壮观:三楹,翘檐飞角,四角悬挂风铃,周围有木质红漆十二柱,远看楼式形状似方形。其余三座城楼为古式起脊三间青砖灰瓦房,约有两层楼高。城四门皆镶题额,东曰“醉白”,西曰“怀冉”,南曰“观河”,北曰“望岳”。四城门外均设有月城,俗称瓮城,东月城之门名“千室金汤”,后易曰“寅宾东作”,南月城之门名“盛世崇屹”后易曰“茂对南董”,西月城之门名“平秩西成”,北月城之门名“遥拱北极”。
四城门、重门上部均为圆弧形砖拱券结构,下部大青条石包角镶嵌,浑厚坚固。两扇红漆大门全以铁皮包裹,厚二十公分,每扇门上面排列着81个整齐的铁制馒头状大钉(纵9横9),俗称馍馍钉。四城门内右侧均有上马道,骑马登城可驰骋于城垣之上四周。
城墙的主体部分曾有人测之,高十四米余,下宽上窄,底部基础多为条石、石柱(碾的半成品)、沙石层砌垒,宽三十余米,四墙基部均有差异,北宽三十八米,东与南三十五米,西又稍窄,内墙只有西部为砖砌,余均为土筑之墙。外墙四周全以大青砖包皮,顶部用大砖铺之,城墙上平坦,宽十余米。墙上距外围墙身十厘米处砌有五十厘米宽的马莲垛式城墙垛口,垛口高约两米,均采用特大型青砖垒砌,砖重四十五斤(50×24.5×17公分)。城墙上分段于垛口处下设排雨水道。
在每面的城墙上各设四座炮台,又称炮楼。每个炮楼连同城楼、角楼均相距半华里,周计二十四(四个城门楼、四个角楼、十六个炮楼)。炮楼相间即对称城门,又对称城角。炮楼凸于城墙外侧呈方形,顶部面积约五十平方米,三面垛口均设有炮眼,站在炮楼之中可看到城墙上下左右,是观察敌情的最佳方位。炮楼(台)的设置,既加固了城墙,又增添了美观,更是御敌之理想设施。
城四周挖有护城河,深、广各五丈。得天独厚的汶泉河水由北门外汇入,绕城西,过坝口,入蜀山湖。四城门外护城河上,均架有石制栏杆桥,东曰“通议桥”,西为“感化桥”,南名“通济桥”,北为“迎仙桥”,又称“五步三座桥”,呈“Y”形。
当时,整个汶上城可谓雄伟、壮观、坚固、严谨,是一般的县级城池所不及的。究其原因,明朝汶上曾仕出户、吏、工、兵四大尚书,对汶上修城之举产生过颇大的影响。
据清宣统三年(1911年)编《汶上县志》记载,明代中期所修颇为完整之汶上城池,到了明末,已破损不堪,清代又屡有修建。顺治年间(1622—1644年),知县汤文纪暂葺,守御至十年,知县雷一龙重修,始完复坏。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知县闻元炅立窑烧砖,费金千余,修葺南北二城门。直至民国二十七年,还有一张姓人家出资,仿古城楼式样于南门外修建了文昌阁、康阜桥,以助城威。
一九八一年,文物普查实测得知:1、故城东西长三点二华里,南北三点一华里,面积为九点九二平方华里,城垣周长十二点六华里,与明、清县志记载相合。2、城墙夯土大都纯净,只在南城墙的夯土中见到过杂有灰土、陶片、瓷片,最晚的瓷片为元代,可见汶上故城之城池为明代所建无疑。
汶上故城直至解放战争初期还比较完整,解放战争时因各取所需,有修有毁。解放后,汶上城池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大跃进年代,因兴修水利和修城中的穿城河等,扒城墙砖修筑之,再加管理不善,城内、乡下农民多有扒取。后来,土质城墙或因烧砖,或因用土,或因建筑规划之需要,逐年挖取,现已不复存在。城东、城西护城河为美化为水城,现已扩为东、西两湖。
据考证,原汶城南门瓮城之中有一影壁墙,墙里有一小关帝庙,庙内有关公彩塑像,身佩青龙偃月刀,似守城之态,来往行人均在影壁墙两侧通过。南城门外两侧镶有引人注目的汉画石刻像,两块(100×50公分)对称的大石上,精雕细刻着形象逼真的四辆两进两出的骡马大车。皆呼二石四辆骡马大车东进西出。可惜这一珍贵文物在十年动乱期间于泰安拍卖给英国商人,现存放在英国皇家博物馆。
原东门城楼上存有至圣先师孔子之履。今日汶上,古之中都,是孔子所宰之邑,因为政清廉、政绩卓著,故后人引以为荣,对其怀念所设。东楼上还刻有唐代诗人李白《东楼醉起》之诗,东楼并俗称“李太白赋诗楼”。
四城角面积开阔,原有角楼,外角稍有弧度,以东南城角最为宽广,据说也是坍塌较早的地方。1946年汶城第一次解放前尚存八角魁星楼,室内原有一铜制魁星神塑象,高半米余,曲身举笔作点名之状,有“魁星点状元”之说。传说人不可进入,步入之内顿生悲观厌世、自寻短见之念,也确实有多人在此上吊自尽,是否环境布局使人产生幻觉,或神道设教纯属迷信也未可知。西南城角东侧立一石碑,与衙门正遥望相对(距二华里),上书“状元碑”三个大字,背面(南)镌有修城年号、主持人等,此碑现已下落不明。
当年护城河水清澈碧绿,鱼鳖虾蟹多有繁殖。水质甘甜可口,城内近郊百姓多饮此河水。夏日儿童常在河内游泳,捞取菱角、鸡斗米、菏莲、鱼类等水生物食用。
城四关相继建有许多祠、坛、庙宇。东关有天齐庙、东岳庙、火神庙、八蜡庙、先农坛、张公祠等;西关有社稷坛、火神庙、彦章庙、冉子祠、韩公祠等;南关有风云雷雨山川坛,路东为二郎庙、蚂蚱庙,路西为火神庙等,北关有历坛、元帝庙,真武庙等。
通往四城门的东西、南北两大街划城为四等份,两条大街相交处——隅首是城内陆面至高点,与城墙顶端高度相差无几,也是城内最繁华之处。大街两侧纵横旁置僻街小巷、庙宇楼舍,门市商号。大街之上矗立着数座精雕细刻的过路石牌坊,皆为大户、名流所立,仅南门里百米之段就有三坊,东西大街计有六坊。
城内坑塘甚多,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大致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四隅,为古汶河两支流故道遗址。最大的坑塘位于西南隅的常家洼,水量充沛时汇为一片汪洋,方园五华里之余。塘子街三面环水,突出水面部分的南端有座奶奶庙,庙内树木参天,碑碣林立,庙东又有城内最大的水簸箕,全以大青石板铺砌,光滑明亮,每当盛夏是纳凉避暑之处。坑塘内盛产蒲苇、鱼类,夏日鸟语不绝,风光绮丽。
第二大坑塘位于城内西北隅的大寺坑,因有寺院得此名。原曾有始建于唐代的“昭空寺”,北宋咸平五年重修更名为“宝相寺”,寺内有挺拔秀丽、高耸入云的宝相寺塔,塔因城而增色,城因塔而添辉。近处又有唐、宋、元、明、清历代县署(丞衙)建制,是一片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名胜古迹甚多,是观光览胜之地。
建筑风格奇异的天主教堂,是晚清光绪26年(1900年)所建,位于东门里路北,堂顶施有尖楼(钟楼),高与塔比居二,也是城内一大景观。
城内庙宇、乐园各具特色:有以奉祀孔子所建的文庙,即孔庙,又称大学,位于隅首东200米路北,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县尹刑审容葺新,后经历代修缮扩建,至明代甚具规模,建筑占地三十余亩。以大成殿为主体,前有门、坊、祠、堂、阁、石桥、碧水,殿后又有教谕宅、训导宅……千百年来培育出大量参政理国之才。还有宋元佑四年(1089年)县尹周师中于县衙内建的思圣堂,堂内有孔子、冉伯牛等彩塑,设有杏坛、准字池。又有在马厂街马神庙(太仆寺)南侧,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所建的圣泽书院,后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经县令张惟诚改建,称汶阳书院,大厅、祠、堂,建筑规模宏伟,历为全县教育重地。
城内有供奉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庙宇多处,较著者系位于隅首西200米路北,与孔庙相对称的关帝庙。该庙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数次装饰大修,形成了可观的古典艺术建筑群。殿堂内有三尊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关羽、关平、周仓之大型彩塑。
还有位于西门里路北的财神庙、城隍庙,城隍庙内有“三山加(夹)一井”的典故,即三面屋山的夹道中有一眼井。城内大小庙宇不下六十余座,诸如千佛庙(在新街)、龙王庙(在公安街)、闵子庙(在北门里)、张仙庙(在北市街)、姑姑庵(在南市街)等。
汶上大地,长期以来育出了众多干国功臣、名流学士,仅明朝嘉靖时期就有“小县不大四尚书”之美誉。其中三位于城内设有乐园:西北隅有兵部尚书路迎的独乐园,东北隅有工部尚书郭朝宾的后乐园,东南隅有户部尚书王杲的怡怡园,亦称南花园。园临池塘绿水,相互辉映。
元代以诗文著称于世的曹元用后裔之家宅坐落在汶城的西南部,是典型的古庄园建筑,号称“曹半城”,故名曹家街。曹宅高墙大院,门楼高耸,殿堂、楼阁、宿房、戏楼……以月牙门相通为走廊的七进院落,华贵雍容,风格别具,极为壮观。另外还有刘家园、陈家楼、胡家大院……建筑各放异彩。加之众多家庙,均为汶上之城增添秀丽。
综而述之:汶上县城历史悠久,设计造型优美,结构方正严谨,建筑别具一格,布局错落有致,名胜古迹众多,是其他县城所不能比拟的,也是古代汶上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佐证。
始施治于公元742年的旧县公署驻地位于汶城西北隅,即百姓俗称的老衙门口、安坊街,明县志记为“县前街”。其建筑风格和设施为全国所独有,自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南自县前街口向北古建筑依次有:
古中都至圣旧治(两面题字)坊 为木质斗拱彩绘坊。此为旧县衙的最高规格。官员、行旅人等皆仰慕而瞻。
爱养百姓坊 坊额为敕封榜书“爱养百姓”。明万历二年正月,天下有司各述所职,诏举贤能卓异,共二十五人,汶上县令张惟诚居其首,受到皇上的宴请款待,并金币宝镪的奖赏和“养生送死之节”的天语褒荣。其意就是孔子宰中都时的“养生送死之节”,在汶上又做到了,张惟诚为爱养百姓的楷模。以此坊作为通往县公署的第二道牌坊,实为不凡。坊文记略为邑人工部尚书郭朝宾所撰。
中都余韵楼 万历中邑令张惟诚在葺修五椿谯楼时,纳汶大夫贤士咸议,更名“中都余韵楼”。意谓孔子之道如金声玉振,成为后之县令效法儒术新民为政的铎令。县令栗可仕在“中都余韵楼记”中叹曰:“自宣尼振铎,首重风教,嗣是而后,几于绝响。栗生不敏,既厚幸履兹圣人之邦,思铎音而拜下风,栗生知勉。”康熙五十八年,县令闻元炅在《重修余韵楼记》中赞曰:“先师为中都宰,而流风千载不泯欤,抑后之蒞斯土者,仰企圣治而懋绩异,政可垂无穷,故取此以志不忘欤。”有邑人“题余韵楼”诗一首:
中都小试亦东周,自有余风汶水流。
遥望隔城双桧阁,放怀故址五椿楼。
金声自昔传题夏,木铎于今不计秋。
更鼓每闻天际响,犹将过化注心头。
戒石亭 在大堂前甬道上,为六角亭。谓警戒敬畏之意。取《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夫道,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别人看不见而心存有,他人听不到而己独知的一已之私,都要警戒敬畏,不敢疏忽,不令其萌发。即便是容易疏忽的暗处角落,细微末节小事,都不要心存侥幸,特别是在独处之时,都是如此,如同众目睽睽一样,丝毫不能疏忽。
准字池 在大堂上。以方石为之,中刻“准”字,周刻四鲫鱼。此为中行之意。鱼走中行,不偏不倚,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即以中行中庸为准,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处事理案要公平公正,不带框子,不能偏颇。东西南北中,唯中为正。
忠过两思额匾 在二堂之后的退堂。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天之中以此三个方面三次乃至多次反省思过。如今之所说过电影一样,回顾反思办案处事是否公正无私,有无偏袒或冤枉,从而达到至善。
过化祠 在大堂西侧,木质斗拱彩绘坊,上书“过化祠”榜书金字。过,经过,化,教化、启迪。无论庶民君子人等,于此经过都受到教化、启迪而向善,使风淳政清。
思圣堂 宋元祐三年(1088年)县令周思中以继宰中都为荣,思念孔子,求孔子之意而致其政,故建堂曰“思圣”。内祀孔子,冉伯牛、岳飞配享。冉伯牛是孔子的高足,孔子宰中都时伯牛左右侍,孔子离任后以伯牛继,竟卒于任上。岳飞扫金兵时为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人心归顺朝廷,黄河两岸豪杰集兵固守,以待王师,自燕以南金之号令不行,中都黎民于此时亦遥为策应。岳飞为尊儒、忠孝之典范,故以配享。此堂供奉格局为汶上所独有。元按察使胡祇yu、明吏部尚书大学士李东阳、南京吏、礼、兵部尚书湛若水等封疆大吏都赋诗赞颂。
杏坛亭 在思圣堂之后。始建于唐,元至元间县尹王居敬重修。今宝相寺碑廊内存“大元东平路重建杏坛亭碑记”,肃政廉访使王士熙撰文。碑阴落款阵容庞大,路府州县官员及相关人员达百余人。《庄子·渔父》篇有云:“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此为孔庙中修建杏坛的根据。“杏坛”即意教育。杏坛建于县衙内,意味着县令尊师重教,遵孔子教诲,把教育育人作为放在心上、看在眼里、抓在手上的要务持之以恒地去抓,视教育为首务。旧县公署附属古建以建在月台上高大宽畅、雕梁画栋、气势威严的正堂(大堂)为主体建筑,整个建筑群既庄严肃穆又富丽堂皇。
据县志和有关文献族谱不完全计,自宋穆修迄清末,科举中试者,文进士52名,武进士12名,举人153名,岁贡生286名,拔贡47名,恩贡28名,功贡4名,武举74名,武亚元3名,武解元2名。中都出现如此多的科举功名,绝非偶然。
自古儒家文化独领风骚,现今孔子学院多达四百余处,遍布世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多次为孔子学院揭牌,更加凸显了儒学的突出地位。孔子宰中都施德治仁政,政绩卓著,一年大治,四方效之,留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器不雕伪,市不贰价等美誉,至今是汶上人的骄傲,值得赞颂。自唐置县治,继任者以孔子为榜样,诸如邢审容(唐),周师中(宋),史诚祖、孟洋、赵可怀、张惟诚、雷一龙(明、清)等十余人政绩突出,百姓为之立生祠,永久祭祀,邑之四尚书和莅汶官员对其卓异者多有赞词。明代史诚祖获永乐皇帝“治绩第一”的赞誉,赐御酒及金币纱衣,加至四品服俸,任济宁知州代管汶上;万历年间县令张惟诚为官清正,鞠躬尽瘁,居全国诏选二十五位政绩卓越者之首,此皆为在汶德治仁政之楷模。
上述一系列建置设施和政治功绩,是历任县令继宰中都,施仁爱睿智,匠心独具的结晶杰作,是孔子儒家的德治、仁政、民本、教化思想淋漓尽致的体现,是汶上历史文明的见证,是一份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他地无以匹配的、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现仅存的思圣堂,已是摇摇欲倾,亟待抢救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