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边絮语(三)
写字也需要玩味(7)
以前,我认为自己字写不好,主要是因为性子急,没有耐性。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对的。想写好字,首先得心静。心正则笔正,心很浮躁,安静不下来,怎么会把字写好?
大学毕业后,也常练字。那时,主要是在报纸上练。涂涂划划,乐此不疲。其实,很多时候也没有一颗安静的心,写出的字自然没有静气,大小不一,形神不具,一堆黑乎乎的字就如自己起伏不定的心绪。
后来,懂得了讲究。照着字贴,用毛边纸,打出格子,一笔一画地写,把汗水和时间都融入字里行间。渐渐地,写出的字有点形状了。但也仅仅是像模像样罢了,还谈不上艺术的境界。

今天早上六点半,在家,用半生宣写字,打暗格,用墨一得阁,稍渗水。伏案写张玄墓碑,历时一小时。最后两行,破格写,字稍变小。天清气爽,心情安静,感觉还可以。这两天来,对比起来,这幅字还算正常水平。但也发现了几点不足:一是打暗格容易把字写方正,但是也限制了字的大小和分布,过于规矩了。二是写的间距、行距偏小,字与字之间透不出风来,失却了章法之美。三是字的留白较少,一看就像是练字的,不能呈现出书法之美。四是安还停留在临贴阶段,还没有从形到神的转变,更没有把书法的精髓化为自己所用,当然也更谈不上创作之美,这样的字,是别人的,还不是属于自己的。我还行走在写字的路上,仅仅算是一个摸索者而已。
对于艺术,需要敬重,一笔一画都不可随意。
但是,对于艺术,更需要赏玩。用一颗欣赏的心态去看待每个字,用一颗随意的心情去书写笔下的每个字。把写与心情更好地融合起来,这样,才会更好地靠近艺术。
以前,看到许多艺术字很讲究笔墨纸砚,感觉这些过于重视器具的作法太造作,不可取。而以赏玩艺术的角度来看,确实太需要这种既敬重,也小资的态度。艺术是细腻的,婉约的,是需要情趣的,是需要涵养的,只有小心侍奉,才会渐渐靠近它,才会感受到艺术难以言说的美。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搞艺术,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修心的过程,让我们的心更有温度,更有情感,更懂得美与气韵。
不知对否,暂记于此,算作写字途中一驿站!
1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