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故乡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夏夜

作者: 中国摄像师潘长宏

2021年5月12日

春天已过,夏天来了,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是住的土嶍堆砌墙的房子的时候,每到骄阳似火的夏日夜晚,全家人掺着小桌子在室外的门口场上,吃晚饭,那蚊子专门趁大家吃晚饭的机会,到桌子的下面,人们的脚,腿上吸血,大家的手可不能闲着,用扇子赶着蚊子,亦或用铲来的青草和枯草一起,做起了蚊烟,那烟直往人住的方向飘来,蚊子怕烟,这样人们就能吃上一顿晚饭了。吃完晚饭后,就躺在小桌子上纳凉。每天的晚上,邻里的男男女妇们都来我家,谈天说地,他们专门想听我讲一段《今古奇观》的故事。

我记得,那是读初中的时候,讲完故事后,我们便做着夏夜有意思的游戏,其实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萤火虫,它很可能只会在记忆中出现了吧!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不会让人能去触及伸手难见五指黑夜了,更不用说在伸手难见五指的黑夜下纳凉了。萤火虫的闪闪光芒在科技的面前似乎不再耀眼。再一个夏早虫便是蟋蟀,那清脆的唧唧声,响彻了稻田和草堆旁,为我纳凉的夜晚增添了欢快的乐章。虽然不曾去捕捉过这些乐手,很少见到这些神秘乐手的模样,但对于那“唧唧唧”的声响却至今在脑海中回荡。似乎城市的发展不再需要这些乐手了,他们的歌声已在我所居住的地方消逝了。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明月高悬,在时空的流变中,似乎只有月亮自始至终是那样的皎洁。但细细想来,明月已然寂寞了,儿时漫天的星光已经暗淡了,天空除了明月,再无星光。还能在辨别不清方向的夜晚,靠着天空中最亮的星星辨明方向吗?还能对着满天的星光联想出各色的图案吗?还能在无月的夜晚,借一片星光引路吗?

现在我来到了我过去所出生的村庄,夜过去后,天大亮,我们看来看去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十车道的陈庄路从姜堰直通泰州,两边全是绿色的长带,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相隔不远就有一座公交站台,这站台都有电子显示屏,哪一辆车次到了什么位置,还有几站就到本站,直接是明明白白,让你再省心不过了,这都是村民们因为拆迁得到了相对富足的生活,建立了自己的小区,小区里的管理也学着城市化,只不过,怎么管理当然也不是城市,因为,那里就是农村刚刚变化而来的,农民的意识没有城市化的意识,文明程度也不可能进化到那个程度,在那样的地方,也搞垃圾分类,真是笑死人了,几个桶放在那里,冬天还可以,一到这夏天,那油菜籽杆子,蚕豆杆子,还有许多园田中的杂杆,别说五个桶,就是五十个桶也放不下,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就是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产物,不切实际。我不得不说自己的一点想法了,原本村民的古朴民风已荡然无存,原生态的夏夜再也无法找到星夜下的萤火虫,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