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中文名
沉香
拉丁名称
AquilariaeLignumResinatum
别名
蜜香、栈香、沉水香
用药部位
含有树脂的木材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微温;归脾、胃、肾经
医保类型
医保(沉香)
曹俊岭 | 主任药师 药学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级甲等
功能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主治
1、主要用于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胃寒呕吐、肾虚作喘等。
2、西医诊为支气管哮喘属肾不纳气者,痫证、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痛经等属寒凝气滞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后下;研末,0.5-1g;或磨汁服。
注意事项
辛温助热,故阴虚火旺者慎用。气虚下陷者也应慎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和树脂等,成分有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螺旋醇、白木香醇、苄基丙酮、呋喃白木香醇等,还有酚性成分等。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沉香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所含挥发油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及胆汁分泌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沉香可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增强小鼠耐缺氧作用;有降压作用。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沉香有延长睡眠时间、抗痉挛作用。
4、此外,沉香尚有一定的麻醉、止痛、肌松等作用;沉香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抑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通玄》: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运行不倦,达肾而导火归元,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洵为良品。
2、《本草经疏》:沉香治冷气,逆气,气结,殊为要药。
临床应用
1、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如沉香四磨汤(《卫生家宝》)。
2、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常配肉桂、干姜、附子等同用,如沉香桂附丸(《卫生宝鉴》)。
3、治寒邪犯胃,呕吐清水,如沉香丸(《圣济总录》)。
4、治脾胃虚寒,呕吐呃逆,经久不愈者,可与丁香、白豆蔻、柿蒂等同用。
5、治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证,常与肉桂、附子、补骨脂等同用,如黑锡丹(《和剂局方》)。
6、治上盛下虚之痰饮喘嗽,常与苏子、半夏、厚朴等配伍。
相关配伍
1、沉香配丁香:沉香味辛行散,性温祛寒,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其性温而不燥,行而不耗,降而不泄;丁香味辛性温,可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二药配伍,相须为用,降逆止呕,温中和胃功效增强。
2、沉香配木香:沉香苦辛性温,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木香辛苦温,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两药伍用,理气健脾、行气止痛效增。
3、沉香配乌药:沉香芳香行散,能醒脾开胃,行气止痛,且性专下降,直达下焦,入于肾,引上逆之气归于下;乌药辛温,理气散寒,行气止痛,既能通理上下诸气,又能温下元逐寒而缩便。二药伍用,共奏降逆行滞、散寒止痛之功。
鉴别用药
进口沉香与国产沉香:进口沉香为传统道地药材,香气浓郁质量优良;国产沉香质稍次,临床使用广泛。现多用国产沉香。
相关药品
沉香化滞丸、苏子降气丸、贝羚胶囊、宽胸舒气化滞丸、沉香化气丸。
相关方剂
沉香散(《金匮翼》)、五磨饮子(《医方集解》)、沉香桂附丸(《卫生宝鉴》)、四磨汤(《济生方》)、礞石滚痰丸(《玉机微义》)。
采收加工
1、7-10月采收,种植10年以上,树高10m、胸径15cm以上者取香质量较好。
2、结香的方法有:在树干上,凿一至多个宽2cm、长5-10cm、深5-10cm的长方形或圆形洞,用泥土封闭,让其结香;在树干的同一侧,从上到下每隔40-50cm开一宽为1cm、长和深度均为树干径1/2的洞,用特别的菌种塞满小洞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封口。当上下伤口都结香而相连接时,整株砍下采香。将采下的香,用刀剔除无脂及腐烂部分,阴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枯废白木,刷净,成小块,镑或刨成薄片,或研成细粉。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射线宽1-2列细胞,充满棕色树脂。导管圆多角形,直径42-128μm,有的含棕色树脂。木纤维多角形,直径20-45μm,壁稍厚,木化。木间韧皮部扁长椭圆状或条带状,常与射线相交,细胞壁薄,非木化,内含棕色树脂;其间散有少数纤维,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
2、取〔浸出物〕项下醇溶性浸出物,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于油状物上加盐酸1滴与香草醛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渐显樱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6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沉香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以色黑、质重、油足、香气浓者为佳。
1、沉香:本品呈不规则的棒状、片状或盔帽状。表面褐色,常有黑色、黄色交错的纹理,稍具光泽。入水下沉、半沉水或浮水。质坚实,难折断,破开面灰褐色。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香气较白木香浓烈。
2、白木香: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片状及小碎块状,有的呈盔帽状,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淡黄白色,有黑褐色与黄色相间的斑纹,并有加工刀痕,偶见孔洞,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刺状,棕色,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发浓烟,香气浓烈。
饮片性状
参见药材性状。
植物种属
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沉香、白木香。
形态特征
1、沉香:常绿乔木,高达30m。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具短柄,长约3m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5-9cm,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绢状毛。伞形花序,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被绢状毛;花白色,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5裂,裂片卵形,长0.7-1cm,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10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雄蕊10,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4.6-5.2cm,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颗,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
2、白木香:常绿乔木,植株高达15m。树皮灰褐色;小枝叶柄及花序均被柔毛或夹白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约5mm;叶片革质,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2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后渐脱落,光滑而亮。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小花梗长0.5-1.2cm;花黄绿色,被绒毛;花被钟形,5裂,矩圆形,长约7mm,宽约4mm,先端钝圆,花被管喉部有鳞片10枚,密被白色绒毛,长约5mm,基部连合成一环;雄蕊10,花丝粗壮;子房卵形,密被绒毛。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2.5-3cm,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带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黑棕色,卵形,长约1cm,先端渐尖,种子基部延长为角状附属物,红棕色,长达2cm,上部扩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
分布区域
1、沉香: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国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国。我国热带地区有引种。
2、白木香: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道地产区
沉香主产于海南、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生长环境
1、沉香: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
2、白木香: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短期霜冻,耐旱。幼龄树耐阴,成龄树喜光,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可在红壤或山地黄壤上生长,在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壤土上生长较快,但结香不多。在瘠薄的土壤上生长缓慢,长势差,但利于结香。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在秋季果熟期,采摘果皮开裂的种子,播于苗床上,按行株距15cm×10cm下种,每1h㎡用种量75kg。幼苗经培育1年,苗高50-80cm,按行株距2m×1.5m挖穴移栽定植。
病虫防治
虫害有卷叶蛾,每年夏、秋间幼虫吐丝将叶片卷起,在内蛀食叶肉。卷叶前用25%杀虫眯水剂5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