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082】细雨中的哈尔滨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细雨中的哈尔滨

包作军

从长春抵达哈尔滨那个下午,忽然落起了细雨。细雨中的哈尔滨,没有了酷暑,没有了焦躁,也没有了夏的沉闷。

安顿好住处,我便上街去浏览哈尔滨的市容。雨,细细的,如丝如缕,像湿毛巾轻轻拂过,又像是轻风拂面。温度这么合适,高一点则热,低一点就冷。远处的高楼,在雨中越显巍然。雨是在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做一次洗浴,挂了灰尘的楼宇恢复了它们以往的色彩。

我住的饭店就位于松花江畔,于是,我沿着松花江随意地漫步。这样怡人的天气里,徜徉在自己神往已久的城市里,仿佛在梦中,心里泛滥着喜悦的浪花和无尽的遐想。哈尔滨是座依偎着松花江崛起的城市,这条母亲河自城市的东南流向西北,江对岸就是歌中常常唱颂的风景如画的太阳岛。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哪怕仅仅念叨一遍这几个地名,即可在喧闹的心里注入一支宁静剂,在阴霾弥漫的心野洒下一片和丽的阳光。

“松花江上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二十年前唱这首歌,生活中总是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如今在歌曲吟唱的地方再听这首歌,那欢畅、轻盈的调子和诗意氤氲的歌词,依旧令我唇齿生香。太阳岛、江心岛、江畔餐厅、江上俱乐部,这些松花江特有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人慕名而来。在全国的大小江河中,松花江可称得上是与人们最亲近的江河了。

雨如丝,扯着很密的帘子,屋檐就滴一串的水珠。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果戈里大街。果戈里,光名字就已透出浓浓的俄罗斯风情。也只有这个名字和周围的建筑、酒吧以及街上的一砖一石相配,而更具有俄罗斯味道。果戈里大街是一条充满异域风情的街道,也是一条时尚的街道,它是哈尔滨最著名的酒吧一条街,是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东北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使得这里如同天然的美容院,让这里的女子肌肤如玉,让这里的男子体态健美。随便在街上走,瞧哪个都惹眼。那白里透红,细腻丰腴的肤色,令粗而糙的西北姑娘望尘莫及。哈尔滨小伙似乎更为帅气,个个挺拔健壮,风流潇洒中添了几分野性,绝对的北方男子气概。

哈尔滨最有洋味的街道当属中央大街。那些没有去过莫斯科、巴黎、罗马、希腊的人,尽可以在这条街上领略这些城市建筑的特色。中央大街是亚洲最长的步行街,它与长安街的气派,王府井大街的富丽迥然不同的。它曾是远东地区最著名的殖民街,叫中国大街,1924年改为中央大街,一直沿用到现在。整个一条街的地面是用小小的方型花岗岩石精心镶嵌成拱型的街面。路的四周,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群,有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拜占庭式的……世界建筑史上几百年形成的风格和流派,展示在这几百米的长街上,如同一条美丽的世界建筑史实物长廊。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渐渐弥漫成一种情绪,迷蒙而不可捉摸。蓦然听到一阵悠扬、悦耳的钟声。在回荡着钟声的天空上,掠过一群群鸽子。原来无意之间,自己居然来到了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宏,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室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整个教堂分成四层,高度五十余米。耸入云端的圣·索菲亚教堂,那墨绿色、洋葱头形的顶端,神秘幽深的窗棂,赭红色的砖墙和厚重的大门,引发了我对这座教堂,这座城市的种种联想。

离开教堂走出好远,再回首时,细雨无声底洒在庄严肃穆的教堂上。老教堂的砖墙泛着暗红的光,像是行将熄灭的火焰,在忧郁地燃烧。

黄昏的雨一直滴到天明。在太阳尚未升起的清晨,我已踏上进开往海滨城市大连的列车。当火车驶过松花江大桥时,我久久地凝望着窗外薄雾笼罩下的哈尔滨,直到迤俪的松花江仅剩下淡淡的一条白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