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生的山间旅行 | 功夫问答
本文字数:1522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在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很多同仁有了豁然开朗的体验,同时也难免存在困惑:如何破除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如何减少对他人的腹诽?如何少一些“表面功夫”?
针对大家的诸多疑惑,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的老师进行了解答。
提问1:
最近状态不佳,感觉心力及勇气明显不足,原先积累的能量仿佛用光了,脑子里出来乱七八糟的念头,让自己有一份深深的无力感,不知道怎么办?
老师回应:
这位同仁所讲到的“无力感”,在成长的道路上并不少见。
阳明先生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大意是说,功夫有起有伏,是正常的事,跌倒了,就自己爬起来继续走,但不要装作没有跌倒过的样子。此时心里不要急,这是观察自己内心的好机会,也是格物致知的好机会。
细致地追踪,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从何而来?是哪些因缘触发了这些念头?顺藤摸瓜,或许可以翻出一个大冬瓜。
今天,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但更要看到自己心中本有的无尽宝藏。这份宝藏,被情绪上的沮丧与无力包裹,被外在的问题与缺陷包裹,被内心的不明和贪欲包裹,但它始终存在,只是一时被灰尘遮蔽住了。
此时,信心是黄金。相信美好,相信良知的力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无尽宝藏的心,有这颗心在,永远能够点燃生命的希望。
不要心急,成长是一生的山间旅行,起伏摔趴都是正常的。
照看好自己的心,心安、心静,就好了。心平,路就平;心宽,路就宽。事上起伏进退一些,没关系的,从容就好。超越这一次低谷,前面将是一片开阔的新天地。
提问2:
总是忍不住评论别人的是非,自己知道这一点不好,但是是非还是横在心中。即便嘴上不说,心底也有腹诽在。如何减少内心对他人的评判?
老师回应:
短短几句话,能够感受到这位同仁的为人,想必平常一定是善恶分明,眼底揉不得沙子。这比阳明先生所批判的圆滑世俗的“乡愿”珍贵一百倍。
当然,我们还是提倡不言他人是非。但是,“不言”是非,不是糊里糊涂地“不知”是非,而是“不染”是非,努力做到心中一尘不染。
阳明先生言:“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又言:“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看到身边人犯了原则性错误,该说就得说。但若说出口时自己心里忿忿不平,甚至愤怒感良久不能平复,那就是“动气”,即是遮蔽良知了。
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自己的立场应鲜明而且坚定。但是,不要抱怨,不要制造负面情绪。要反求诸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那些不好的种子?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让这个社会多一分美好?
这样,心里明辨是非,却又不为是非所缠绕,良知即会越来越清澈,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最终,我们可以“对外了了觉知,对内如如不动”。
提问3:
观照到自己言语中有许多水分,比如,总喜欢夸大自己的体悟和收获,但其实是半懂不懂的。请问老师,如何才能减少自己的“表面功夫”?
老师回应:
只有切实地在自己心上用功,去除错知错见、贪心贪欲,让这颗心清澈起来、纯粹起来,才是真正的成长。如同水有源、树有根,这样的成长才是扎实的、笃定的。
否则,就是颖悟。“颖悟承速者,往往多无成,甚可忧也。”
“颖”在古代汉语里是“麦芒”的意思,麦穗最上方的那一点芒,又尖又细又扎手,所以还有句俗语叫“针尖对麦芒”。
“颖悟”就是很表面的浅浅的一点东西,就像麦芒一样尖尖细细的,但是到了秋天,一般没有哪位农夫会将麦芒作为收成的作物。
事实上,到了麦子收割的时候,麦芒都会被去掉。去芒之后,一个饱满的麦粒脱落出来,这个麦粒才是真正的收获。
只有真正在心上用功,才会有真收获。
不做研究者,要做践行者;不着文字相,要做体证者。
做一个深沉厚重的人,慢慢地体会先贤的教导,让那些教诲直接撞到自己的心上,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才是真实的收获。
深深深深地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