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幸:比年味
日出西山雨,无情又有情。
月光清清淡淡铺洒在房中,关于故乡的记忆被轻轻包裹在恬淡静美的星空里,越走越远。我快记不清了。
以前的故乡年是充满乡村气息的。草际鸣蛩,惊落梧桐,霎儿雨霎儿风,草木间落的是星辰闪烁,水塘里也积的是虫声阵阵。腊梅飘香,飘出香肠与馒头的气息。鞭炮声也是新奇自然,一大家子人站在楼下定定地望着那绚丽的烟火,炸成团,柔柔落下,色彩斑斓。谈笑间少不了打闹追逐。
祭祖是必不可少的,在微红的烛火中,在浓稠的檀香里,我似是看到了大人们的虔诚与信念,对一年的期盼与希望。
“奶奶,压岁钱呢?”我们一同问奶奶,那时连我才只到奶奶的腰,只能仰着脸。
奶奶拿来一个大红袋,从中掏出几张分给了我与妹妹。我们可是激动了好一会儿呢。藏到哪里都不放心,最终只有被母亲骗着给她,那时的我一脸的不情愿呢。
那时啊,大人们还会挤在一个电视机前,看着十分不清晰的电视屏,期待着赵本山小品。就算是到凌晨他们也是要等的,我啊,就是在那时爱上小品的。
秋来气凉,叶已枯黄,花也暗淡了,又逢一夜冰霜。
现在的故乡早已不同往常。
处处是水泥路面,铁丝瓦房。草木的清香淡了,多的是科技的味道,从前的那口井,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井壁上不知是否已长了苔草。
腊梅树早已不知何时换成了桃树,于是,在这冬日里,便少了一份静谧的花香。
红灯笼依旧是挂着,发出柔柔红光。从二楼望下去,发觉一切都变了。地基上突起一栋高楼,是钢筋水泥土的,不再是瓦房了,也没有人站在楼下看烟花了,个个都闷在房中,低头抢着手机中的红包,就好像那个冰冷的金属,比什么都重要。
祭祖也没人在意了,只当是个形式。
奶奶是照例发红包,但再也没有谁向她要了,拿到钱也并无欣喜,只是应付地说了几句,便自然将钱交给了母亲。
春晚也是无聊极了,没了往昔的赵本山,父辈们再也无挤在电视机前的欲望了,虽春晚的场面是比往昔大,电视的清晰度也是比往昔好,但人们的心冷了,再也没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感受了。人与人之间似是比从前疏远了许多。
这就是变化啊。
旧比今,我更爱旧,不是不爱科技发达,产品高端,而是更爱过去人的简单,过去日子的热闹,过去人情的浓厚,过去的年味足。
(作者系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一4班学生。)
简评: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着力渲染出“年”的味道。腊梅的香、香肠与馒头的气息、浓稠的檀木香味、孩童的嬉笑声、鞭炮声……无一不是“年”所特有的景象,给人以浓浓的春意。作者巧妙地选取了生活中的片段来加以描写,祭祖的场景、对压岁钱的期盼、春晚的怀念……这些都是“年”所特有的烙印,深深地印入作者的心田。而这,已成过去,因为,“祭祖只当是个形式”、“拿到压岁钱也并无欣喜”、看春晚,“再也没有睡不着觉的感受”……“比”中,“我更爱旧”“更爱过去的简单,过去日子的热闹,过去人情的浓厚,过去的年味足”……作者观察细致,感触甚厚,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了“比”中见“情怀”这一主旨。但文章中的“比”尚显不足,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变化”。如在写作中注意到这一点,那就更为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