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的杆儿,溥杰的尖儿,舒同的圈儿,南阳的弯儿。”究竟是啥意思?
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有法,不得法无效率,甚至适得其反。学书法写书法也一样是讲方法的,书法最基本的三法笔法、墨法、章法。笔法首当其冲,写书无笔法就是提笔写字,是信笔写俗体,没有艺术可言。
书法是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从一点一画开始,结成字在组成行形成篇。写字千人千面,但以一个原则必须遵循,那就是上边说的笔法。笔法的内容包括但部分,也就是说每写一个笔画都要三过笔,南宋姜夔《续书谱》曰
“故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佛。皆有三折。”
要即起笔、行笔、收笔,哪怕是很短很短的点,也要经过三个过程,尤其是楷书的点更能体现三过笔,如下图。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
颜真卿开水点的写法,都有起行收过程。
起笔
露锋,就是笔尖锋颍外露,顺势书写,直接入纸。露锋起笔的有人为自觉还有“势”的讲求。如果一行中第一个字露锋起笔,一般是由书写者自己决定,一则行文需要,一则是书写习惯。再还有书体的区别,帖学的行书多露锋起笔,追求一种随意性自然书写和潇洒状态,而篆书、隶书、楷书一般藏锋起笔,但无论是帖学还是碑学两种起笔方式皆有。
大概有取“势”要求时,体现上下字之间的连绵萦带关系,便呈现出一种运动势态,承上又启下。从书法艺术性上讲,露锋起笔有提神的效果。由于露锋起笔,笔画较尖,视觉效果越强烈,“有锋以耀其精神”给欣赏者以亢奋心理感受。在古代唐以前,尤其是魏晋人行书,多用露锋起笔,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中说:
“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
露锋起笔即可中锋亦可侧锋。王羲之的行书侧锋起笔很多,朱和羹《临池心解》说:
“王羲之《兰亭》取妍处时带侧锋。”
侧锋更显尖利,字体更妍美。但露锋也有其弱点,就是笔画比较单薄和软弱,为了克服这一弱点,往往提高书写速度来补充,因为速度与力量是成正比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大,就像秋鹰搏兔,“侧翅一掠”有动势感。对功力较强的书者,可随机应变,但初学书法者最好还是多藏锋起笔,笔画饱满,充满力量。
王羲之《平安帖》
“点画起止不露锋芒也”藏锋是起笔时将笔锋裹藏起来,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即入笔与行笔的方向恰恰相反,逆锋人纸,后反方向折笔前行。逆锋起笔会形成两种效果,圆笔和方笔。由于逆锋入笔是两次书写的过程,表现出一种浑厚、圆润的效果,因此圆笔藏锋内敛含蓄饱满。如果在入笔时迅速折返,纸上留下的磨墨痕成方形,还有一种方笔,是落笔时与笔画运动方向垂直切入,也就是横竖直人笔锋,竖画横入笔锋,形成一个横截面,就形成方折的起笔形状。方笔有棱角有骨力,表现出豪爽、雄强效果。
起笔形成的三种形式,尖锋、方笔和圆笔在审美就有形和势两个方面。
从形的方面来看,露锋偏向三角形,方笔为方形,圆笔为圆形,造型角度不同,视觉效果不同,给赏者心理感受也不同。
书法发展为艺术,为增强其艺术效果,充分地利用这些造型变化,可以提高书法艺术在抒情写意上的表现能力。再从势的方面来看,任何笔画都是一种运动轨迹,书写过程制造一种势能的隳突,越是有力的点画势能越强,达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艺术效果。
行笔
信笔亦有中侧锋的实用,但历来书家们多讲求中锋行笔,汉蔡邕《九势》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要使笔心常在笔画中间行,必须有控笔能力,能提得住笔,新词董其昌提出:
“发笔处便要提得起笔,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之语。”
笔锋不能偃卧,力量始终在笔画中间,点画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毛笔一旦偃卧,笔锋与纸面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很难保证笔锋不偏锋,消减了用笔的力量。这样笔画就会单薄无力。
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帖学和碑学的行笔往往不同。帖学注重两端,碑学注重中间。碑学尤其强调中段行笔方法,为了写出浑厚苍茫的笔画,在行笔时把毛笔向行笔的方向小于90度,形成一个夹角,相当于在纸面逆行,这叫涩进,碑学帖学行笔方法不同,表现效果大相径庭。
还有一个关键行笔,就是转折处。如果只是按一个方向行笔,只是避免偃卧相对好控制,但出现方向变化的转折偏侧是难点,这就要求会调峰,转换笔心。包世臣说:“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卸皆成偏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
调峰实属不易,单单是静止调峰没有难度,到笔画转折换向时,如果直接写下去,就会出现偏锋,就要求行笔的过程中调峰能力。
一般采用的办法主要有四个:
一是接搭法:就是在转折的地方不连写,成为一竖一横的接搭,“笔笔断,断而后起”。
二是提按法,:是靠笔毛本身的弹性,转折处提笔使笔锋复位,转换方向再按笔,继续写下面部分的笔画,本质上也是接搭法,只是书写的速度快了,没有明显的搭接。
三是顿挫法:在笔画的转弯处,通过顿挫调整到中锋,然后再往下行笔。
四是捻管环转法:写草书和篆书多用这种笔法,明代赵宦光说:
“篆法圆转相续处,若指不转,锋何粘续。”
就是通过手指捻管和腕的环转运笔,将笔锋慢慢地调整到中锋状态。写草书一定是指腕并用的,在转折处顺着转的方向顺势适当捻管,同时手腕改变方向,让笔锋回到笔画中间,继续行笔。
历代书家强调中锋运笔,但是汉字书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笔锋在运动中随体势应变,中锋和侧锋并用,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写出雄秀不同的线条质感,产生厚薄变幻的墨色效果。
笔法难就难在,中侧锋并用,提按加使转,使转同时有提按,这能不难吗?史上书法大家基本都能娴熟掌握运笔法,但还是有差别的。我们简单分析比较唐张旭和宋黄庭坚。
张旭《断千字文》
张旭《断千字文》中的书法线条体现了这种超难笔法,如上图:这个长线条并非是一味地提按,通过线条的边缘看,在行笔的过程有提按,有调峰动作,才有了粗细、宽扁变化。
再看黄庭坚《诸上座帖》中的线条,是直上直下的圆线,几乎没有提按,即便是有的头提那么,是他那种常规的震颤笔法。
黄庭坚《诸上座帖》
当代的书家水平与古人比较,还是逊色不少。在书坛流行这样一句话“启功的杆儿,溥杰的尖儿,舒同的圈儿,南阳的弯儿。”究竟是啥意思?
舒同,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成立首届主席,被誉为马背上的书法家,军中一支笔。说他“圈圈”就是他的草书多是使转,几乎没有提按,更不用说中侧锋并用了。而“启功的棒”那就是启功先生的字大多都是“直线条”。在上世纪七八是年代,在很多书画市场里大卖特卖先生的字,当然都是赝品了,几乎可以乱真。笔者以为大概就是先生的字好模仿,就因为笔法简单,多是直直的用笔,就像一根杆,所以才有了那句话“启功的棒”。当然赝品与真迹还是有区别的,懂行的人一看便知,那是功夫和精神的体现。后来,这句话倒成了四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的写照。
舒同作品
收笔
收笔,出锋有回锋。出锋增加与线条运动方向无限延展性,回锋,可能回出不同的效果,三角形、方形、圆形,是丰富点画的变化,交相辉映,再就是完善笔画运动势的节奏,戛然而止回出方笔,或折笔裹束回出圆笔。笔法,不仅体现书法家的技法工夫,就书法艺术性讲,形成各种对比关系,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