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功成名就,带妻子回老家,却发现童养媳等了自己一辈子
童养媳是旧社会的产物,可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革命者,本就生在旧社会,其中一些人本就有明媒正娶的童养媳。
然而年少离家,征战南北几十年,思想上早就脱离旧社会,他们早就跟进步女青年情投意合。
也就是说,革命队伍中的男男女女,都拥有共同信念和理想,所以他们往往会组建新的婚姻。
既然有了新的生活,那故乡的童养媳,注定会成为婚姻的悲剧,在家等待丈夫几十年,从少女等到白头,可最终……却等来了一世凄凉。
(图片来自于影视作品)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开国少将易耀彩的爱情,至今读起来都让人感叹,他以为童养媳已经被敌人杀害,实际上却等他等了一辈子。
(少将易耀彩)
1927年,刚满十周岁的易耀彩,按照江西泰和县的旧社会风俗,所以就娶一位童养媳,名叫张凤娥。
当时女人的地位很低下,父母要么是因为家境贫寒,无法承担养育的压力;要么是希望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早早的便物色好人家。
张凤娥便是这样的一位少女,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她长到十六七岁时,就会跟易耀彩成亲。
张凤华进入新的家庭之后,照顾丈夫易耀彩的生活,也孝顺易耀彩的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养鸡、放羊……完全融入了新的身份。
俩人对爱情虽然懵懂,但双方的关系非常好,再加上易耀彩长得着实帅气,而张凤娥的容貌也实属上等。
易耀彩家里的父母,对张凤娥也很满意,其实他们都开始憧憬,过几年要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事情,这是旧社会一成不变的童养媳模式。
可是,浩浩荡荡的大革命,早就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早在1924年的时候,也就是早在三年前,孙中山于广东宣扬三民主义,进而席卷全国。
创办了举世闻名的黄埔军校,带领国民党和共产党,决心彻底推翻旧社会。
到了1925年的时候,虽然孙中山先生因病去世,但大革命的势头,依旧在全国蔓延,反帝、反封建、唤醒愚昧的群众,一起打碎旧社会。
可是1927年的时候,也就是在易耀彩十岁这年,汪精卫和蒋介石一众,开始大肆搜捕共产党人,违背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导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破裂。
两年后,共产党的革命思潮,传到了泰和县的农村地区,这时的易耀彩刚刚年满十二岁,毅然决然地加入共产主义阵营,于1929年的5月份,成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位小战士。
紧接着,易耀彩跟随队伍,参加了当地的农民暴动,队伍一度高达600多人,在泰和县的多个地方,举行了农民武装运动,打击土豪劣绅,争取土地革命。
只有共产党的队伍,才能带给农民希望,才能真正推翻旧社会,穷苦阶级也就是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地当家做主。
易耀彩的父母都是赤卫队,正是他们把孩子送到队伍的,交给红军的一位舅老爷照顾。
所以易耀彩很小就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该恨谁该爱谁,谁才能改变中国农村的悲惨现状,谁才能带给农民更好的生活。
易耀彩所在的泰和县,获得了万安县的农民起义军帮助,一起攻打泰和县城,不仅惩治了贪官污吏和土匪恶绅,还从监狱当中,救出了许多的被捕共产党革命人士。
易耀彩每次出征离开家,张凤娥这位童养媳就感觉吧,犹如是一颗心跟着丈夫的背影远去,当初的好弟弟同床共枕,而今却浪迹天涯,聚少离多。
时间来到1930年,易耀彩从八月份开始,便担任江西万泰县的独立团特务连战士,随即做到班长
因为作战英勇,再加上年轻人的学习速度快,他在1933年的2月,便已经是连队的指导员,到了同年的八月,更是担任69团的青年干事。
因为易耀彩一直在外作战,所以跟妻子的婚事也就耽误了,几年的时间里也都是聚少离多,每次相遇也仅仅是短暂的缠绵。
1934年,正值国共分裂的严峻时刻,易耀彩因为要随着队伍转移,而且这次的转移,跟往常不一样,所以他回到家中,跟父母和妻子告别。
张凤娥的年纪还小,再加上女孩子受的教育不多,她和千千万的农村女性一样,并不懂什么主义什么思想,只知道朝夕相处的爱人要走,而且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张凤娥问:'你要去哪里?'
易耀彩回答说:'跟着队伍,去别处闹革命。'
张凤娥很疑惑地问:'什么是革命?'
易耀彩沉思半天,说道:'带领农民翻身,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土地,只有战斗只有战斗到底,才能打出来无产阶级的一片天地……'
张凤娥根本就听不懂这些,她一脸关切地问:'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易耀彩回答说:'我也不知道,组织没有说。'
'我等你……'张凤娥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估计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等会是几十年,满头青丝等成白发苍苍。
(图片来自于影视作品)
至于易耀彩要去什么地方?接下来展开的,那便是英勇雄壮的长征!易耀彩小小年纪,便跟随共产党,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在当时,大家都在思考,该怎样才能救中国?连小孩子都知道,八国联军侵华,与日本甲午海战,城里到处有租界。
此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半殖民地时期,炎黄子孙备受欺凌,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进入了至暗时刻。
革命前途尚不可知,而小小年纪的易耀彩,便随着革命的导师,踏上了长征的道路,前途一片迷雾,但心中相信共产党,会带领农民得解放,会拯救中国。
结果易耀彩前脚刚走没多久,国民党的军警和还乡团,后脚便来到家中,要搜查共产党的家属。
在国共分裂的大背景下,国民党不仅大肆屠杀我红军的武装力量,对红军家属也痛下毒手。
张凤娥比较机智,急忙躲在了柴禾垛里,算是惊险地躲过了一劫,但是家里的父母被国民党军警抓走。
估计此时的张凤娥,内心多么希望丈夫能归来,能够保护弱小无助的自己。
家里的两位老年人,落在国民党的手中,命运自然是悲惨的,再加上易耀彩小有名气,所以老人家双双丧命。
至于逝世的经过,则是用粗粗的长钉子,将两位老人钉在了门板上,随即丢入了赣江。
土地革命时期,斗争是极其残酷的,各地的还乡团,对共产党的家属,展开了打击报复。
张凤娥虽然是童养媳,但是在这几年的相处当中,早就拿易耀彩的父母,当成是自己的父母。
在附近的村民,送回父母的尸身之后,张凤娥变卖家里所剩不多的财产,将父母的尸骨安葬。
从这之后,张凤娥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等待好弟弟的归来,当然也是等待好丈夫的归来。
按照旧社会的女性思想,既然嫁给了易耀彩,一辈子都是易耀彩的人,所以一直呆在易家。按照那个时代的风俗,女人其实是很少改嫁的。
贫苦的泰和县小村庄,张凤娥这位年轻的女孩子,守着两间破房屋,生活中除了柴米油盐之外,剩下的便只有等待等待,漫长漫长的等待。
(图片来自于影视作品)
曾经的屋里,似乎还留有易耀彩的味道,那些没有带走的衣服,依稀可见易耀彩的身板,和帅气又年轻的面孔。
张凤娥本以为,顶多两三年,心心念念的好丈夫就会归来,殊不知此时的中国社会,正处在波澜壮阔的变迁当中,这一等可就遥遥无期……一年两年三年无数年……
残酷的战争就此拉开,易耀彩没走多远,便转身朝着赣江鞠躬,深深地弯下腰,告别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随后转身便远走他乡,成为长征路上的一份子。
长征结束之后,易耀彩还以为,自己的家人都已经牺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报仇报仇报仇!
到了1937年的时候,因为卢沟桥事变,所以抗战全面爆发,而易耀彩担任的职务,是八路军第120师358旅作战的科长。
说起这120师,师长正是未来鼎鼎大名的贺龙元帅,而358旅的旅长名叫卢东升,其实也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各位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多了解。
总之,在抗日战场上,易耀彩升任团长,又在1941年升军分区参谋长,1944年7月任冀察军区参谋长!进而身居高位,成了抗日战场的百战名将。
再有就是,易耀彩到此时已经老大不小,再加上人长得的确帅气,自然不乏追求者,组织上也开始张罗他的婚事。
这里不得不说范家的三个女儿,老范是村主任,也是地下党员,三个女儿嫁的丈夫,那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分别嫁给了上将、中将、少将!一门三女婿,而且都是将军,在我新中国是极其罕见的。
而范景阳这位这小姑娘,在战地医院的药剂科工作,在某一天的晚上,一起上班的张医生,过来找范景阳。
张医生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女医生,她说:'组织上找我谈话啦,让我去见易参谋长。今晚你陪我去!'
所谓的陪着去,实则是组织上,安排张医生去相亲,而相亲的对象就是易耀彩;至于范景阳嘛,则是陪着一起去的,大概率是女人相亲,想要找个闺蜜壮胆。
结果范景阳陪着张医生,也就进了五分区参谋长易耀彩的宿舍,接下来便是一番长谈。
到了清晨,易耀彩去找司令员,说道:'昨天见面了,张医生就算了吧,陪她来的那个挺好……'
也就是说,易耀彩相亲的时候,对范景阳印象非常好,虽然对方是陪着来相亲的,但是他的的确确,只看上了范景阳。
(易耀彩夫妇)
于是,组织就去找范景阳谈话,说:'你家的情况调查了,锄奸科长臧智亲自调查的,没问题,合格了,准备结婚吧!'
'啊?跟谁结婚?'范景阳当场就懵了,感觉莫名其妙的。
结果详细询问之后,范景阳才知道是易耀彩,乃是军区的参谋长,一时间怦然心动。
不过呢,范景阳还是红着脸说:'我建议吧,还是恋爱一段再说'
负责此事的肖科长,直接说:'打仗呀,哪有闲工夫?一般人先恋爱后结婚,你带头来他个先结婚后恋爱吧!'
因而,在当时的军区,易耀彩和范景阳,进而成了模范代表,属于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带头人。
军区举办婚礼,组织上准备了一顿不算丰盛的婚宴,晚上俩人就入了洞房。
易耀彩自然先介绍自己,老家在江西的泰和县,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讲了从小到大,一路征战的经历,不过却没有讲童养媳的事情,毕竟是刚刚结婚。
(图片来自于影视作品)
就这样,俩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他们的婚姻,成了幸福恩爱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之后,易耀彩和范景阳,小日子过得更加美满,时间来到了1953年的9月份,新中国要发展海军,所有让易耀彩要去苏联学习。
易耀彩因为即将要出国,所以带着老婆和孩子,想要回老家看看,也就是回到泰和县,看完之后再出国去苏联。
结果易耀彩穿着军装坐着吉普车,属于是典型的衣锦还乡,可是真正回到老家的时候,本以为破房子破路,却看到门口扫得干干净净。
一切的一切,虽然分隔二十多年,但易耀彩却倍感熟悉,仿佛昨天刚走一样,心中疑惑为什么没有破败?
他看到柴门没有蜘蛛网,因为一直有人进出,所以门把手油亮油亮的……到此时易耀彩可就不淡定了,急忙推开老家的门,看到院子里坐着一位妇女,正在忙碌着刚刚收回来的粮食。
易耀彩愣住了,自己当年离开家的时候,童养媳张凤娥正值青春年少,而今再相遇的时候,青丝换白发,原本水汪汪的大眼睛,也不再明亮……
反观对面的张凤娥也愣住了,她等啊等啊等啊一直等,其实几年前就已经绝望了,认为自己等来了一场空,怪只怪这个大时代太无情,战争的血盆大口,吞掉了自己挚爱的丈夫。
而且张凤娥后来听人说,易耀彩所在的兵团,渡过湘江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以至于那边人,三年不食湘江鱼。
可是今天,还是当初的小院,还是当初的你和我,只不过青春已经不在,错付了光阴和真爱。
记得几十年前,张凤娥说过我等你。而易耀彩也说过,我肯定会回来的……双方其实都实现了诺言。
尤其是张凤娥,她等了易耀彩一辈子,大好年华都在等待中度过,新人等成了旧人,然而旧爱却有了新欢。
而易耀彩,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革命如此艰难,而自己回来的如此之晚,更没想到童养媳还活着。
易耀彩一直认为,自己在世上没了亲人,然而再看到张凤娥的时候,这位年老色衰的女人,的的确确是自己的亲人。
无言,双方都是沉默无言,想起十岁那年便一起生活,结果十八岁那年因战争而分离。
他们一起去为父母上坟,原本易耀彩是想着,第二天就要走,但是因为碰上了张凤娥,对方足足等了自己一辈子,所以多留了两天。
如果再劝张凤娥改嫁,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易耀彩留下一笔钱,然后找民政局,争取了一些补助,来改善张凤娥贫困的生活。
这件事,谁错了?要怪谁?其实再讨论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两个人虽然有夫妻之约,但时间从旧社会跨到了新中国。
范景阳还是很开明的,她了解了事情的过往之后,便一直往泰和县寄钱,希望张凤娥的生活,能够过得好一些。
易耀彩乃开国少将,担任海军的司令员,按照他的遗嘱,去世之后要安葬江西老家;也按照他的遗嘱,等张凤娥去世之后,葬在自己的身边。
如果说名分的话,这应该算作是易耀彩,对童养媳张凤娥的补偿……
文章写到最后,笔者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除了爱情之外,易耀彩的身上,还有几件长征轶事,至今读起来都能感受到那一代人的艰难。
根据易耀彩的回忆,他所经历的长征,可比后来宣传中的困难无数倍,而学生课本上的长征,也讲得云里雾里。
且说长征路上多磨难,易耀彩随着队伍,躲过了一次次的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革命岁月,进入了最艰难的时刻。
这时的易耀彩,已经年满十八岁,在红军的队伍中,一边学习一边战斗,从初入红军,距今已经过去了六年。
易耀彩是易家的独苗,而且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在他得知父母的死讯之后,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脑海中只剩下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为父母报仇。(摘自于易耀彩的家人回忆纪实)
易耀彩的心里带着仇恨,走在长征的路上,接下来便是飞夺泸定桥,他所经历的夺桥,跟历史课本上的描述,却大有不同。
当时易耀彩所在的红四团,手里端着枪,后背挂着马刀,怀中揣着手雷,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冲过去之后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抢占了泸定桥的入口。
易耀彩看到的,是河面上一根根铁索,有些战士尝试抓着铁索,然后去铺木板,可是一旦一脚踩空,下面就是涛涛的江水。所以心中断定,这种方式夺桥是错误的。
易耀彩采取的办法,并不是一块块的铺木板,那样会被对岸的机枪扫射,一旦速度慢的话,冲上去多少人都没有用。
更重要的是时间不够了,因为追兵已经很近,所以易耀彩并没有小心翼翼的铺木板,而是抱着木板,两头搭在铁索上,随后便开始往前滚,一下两下三下、速度比铺板快多了。
100多米的泸定桥,易耀彩就这样滚着过去,最终完成了飞夺泸定桥的任务。
而且也由此可见,真正经历过那场战斗的人,才会知道战场多艰难;而课本上的飞夺泸定桥,大概是怕青少年看不懂,所以才写得没有那么深入。
在接下来的长征路上,过草地的时候易耀彩险些丧命,至于事情的经过,无非是大沼泽湿气太重,蚊虫嗡嗡嗡围着战士叮咬。
所以易耀彩,不幸感染了疟疾,之前就看到很多的战友,因此而牺牲在长征路上,而今易耀彩也不幸染病。
现代人将其称之为疟疾,而红军将其俗称为打摆子,于是部队想要把易耀彩,留在当地的群众家中。
可是舅老爷不答应,舅老爷说:'孩子,不能停,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你爹把你托付给我,我不能让你牺牲,就是背,我也要把你背出草地!'
易耀彩一辈子,都忘不掉舅老爷的这句话,曾经多次向后人提起,是舅老爷救了自己一命。
长征路上食物短缺,而易耀彩又患了重病,舅老爷硬生生背着他,追赶前面的红军队伍,而且把牛皮腰带,取下来炖了汤。
而易耀彩喝着舅老爷的'牛肉汤'结果喝了几次之后,打摆子居然慢慢好转,随后逐渐痊愈。
舅老爷对易耀彩的恩情,可远远不止这些,接下来爬雪山的时候,因为大家都穿得很薄,为了抵御山上的寒冷,所以部队下达命令,每一位战士都要喝两碗辣椒水。
易耀彩年轻不懂事,并不知道即将面对的雪山挑战多严峻,所以想要偷偷躲过去,不喝辣椒水。
然而舅老爷不答应,非逼着易耀彩喝下辣椒水不可,结果硬着头皮喝下去之后,还真就挺管用,随着队伍爬上了夹金山。
(长征题材的艺术创作)
上山容易下山难,舅老爷根据经验,把铺盖卷和背包护住后背,就这样屁股贴着雪,半躺在山梁上,连滚带爬的这才下了夹金山。不得不说,感谢舅老爷的经验,也要感谢那个背包。
整整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易耀彩经过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按照他的说法,共有两大法宝,那就是精神,毅力!
这时候,再回味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摘选经典的长征诗句: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第一代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新中国;勿忘先烈,砥砺前行。
古今历史人物
perso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