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近,如何正确使用三伏贴?

又是一年夏至日,冬病夏治正当时。说到冬病夏至,就不得不提中医天灸疗法中的独特疗法——三伏贴。“天灸”出自《针灸资生经》,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穴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发泡的治疗方法。“冬病夏治三伏贴”采用“白芥子、细辛、元胡、甘遂”等刺激性药物贴敷穴位,使局部皮肤潮红或发泡,具有温经散寒、温阳补虚、防病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调节虚寒体质

阳虚体寒者冬季反复生病,常出现咳喘、鼻塞、流涕、肢冷、腹泻等症状,以至于经常就医,所以这类人群非常渴望冬季不生病或少生病。

冬天发作的疾病多因患者虚寒体质所致,耐热不耐寒,治疗往往采用温阳驱寒的方法,即温补阳气。古人往往会借助大自然的力量,选择热天阳气旺盛之时,借天之阳气补充人体之阳,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在夏天补足体内阳气,冬天就不容易发病。

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冬病夏治可有效预防阳虚患者冬病发作的次数和程度,通过调理体质可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三伏贴适用于寒性疾患

现代研究证明,三伏贴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血清总补体含量,改善血液黏稠度,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虚寒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

根据疾病情况辨证取穴,选择药物贴敷,或祛寒达表,或强身健体,或暖五脏,或通经络,适用于所有寒性疾患。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性胃溃疡、痛经、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

贴敷时长因人而异

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阳盛于外而虚于内,虚寒病患者阳气更虚,此时贴以辛热药物,借助自然界阳热之气,使两阳相加通过腧穴透入人体,至冬则增强御寒能力,故可少发病或不发病。所以选择每年夏天初伏、中伏、末伏贴敷,每次间隔10天,体寒重者,可增加贴敷次数。

药物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灵活掌握,药物耐受强者可贴2小时~4小时,老年人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儿童皮肤娇嫩,只贴1小时~2小时即可。皮肤出现热辣烧灼明显,不能耐受者,可提前去药。贴敷的最佳情况是去药后局部皮肤潮红,有痛热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即发泡疗法)。需要注意的是,水泡过大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如局部无反应则达不到治疗目的。

(河南省中医院 边红恩 吕沛宛)

(0)

相关推荐